《领导干部精读二十四史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云艳,喻加林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2086319
  • 页数:79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商汤伐夏桀,飞将军李广,岑彭大破公孙述,围城必文的活门,赵云救阿斗,南霁云临准谁求救兵,李建及破连索船,明太祖用刘基计破陈友谅等等。

文卫武攻 有勇有谋商汤伐夏桀  2

飞将军李广  5

岑彭大破公孙述  8

不以贼虏遗君父  11

援兵无,粮食尽,英勇不屈  14

曹、袁官渡之战  16

围城必示以活门  20

赵云救阿斗  22

肃清强盗  24

丘行恭单骑救太宗  26

南霁云临淮求救兵  29

刘鄩守兖州  32

李建及破连索船  35

宋太祖计取夔州  37

智退夏兵  39

单骑降敌  41

明太祖用刘基计破陈友谅  43

功超群将,智迈雄狮  45

刘江望海埚歼倭寇  47

武定祸乱,文致太平  49

宏图伟略 安邦定国秦孝公改革  52

力主削藩的晁错  54

景帝削藩  56

王昶陈治略  58

隆中对  60

利国济民十条  64

李安世上均田疏  67

筑长城有五利  69

安边宜取和柔之策  70

王朴上《平边策》  72

谏明宗八审  75

抚羌定边  78

马默上疏十事  81

御敌三策  83

吴表臣献十策  86

李谦言治国之要  88

一纲三目——叶兑言取天下大计  90

以古证今切正时弊  94

李贤的正本十策  97

左光斗治水利的“三因十四议”  99

广施仁义 天下归心网开三面  102

古公亶父施仁政,民多归之  104

废除收帑诸相坐律令  106

汉文帝废除肉刑  108

路温舒言尚德缓刑  111

皇帝巡视,不许扰民  113

施恩百姓乃当务之急  115

简恕才能拯民  117

王者爱民之道有六  119

卢钧行善政  120

阳城不贡侏儒  122

朱汉宾善政惠民  124

张筠善夺而好施  126

唐明宗爱人恤物,有意于治  128

为人君,止于仁  130

民有则我有  133

戒诸将  135

百姓刘鹏为太守对簿公堂  137

陈镒镇陕得军民心  139

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  141

知人论世 忧国忧民司马迁论项羽  144

班固论汉宣帝  147

广询以致治,博采以兴功  149

三老论治国  151

治国当德刑并举  154

魏征论思亡则存  156

邦国安危,如人之身  158

唐庄宗之亡  160

不足惧者五,深可畏者六  163

史官论晋高祖  166

创业垂统之君  168

玩物丧志,逸豫误国  171

居安要思危  174

处尊位更须思贫民  176

治末不治本国家岂可安  177

掌握规律适者生存  179

兴亡治乱之由在用人之得失  181

明太祖对太子的训谕  183

明太祖以汉初皇帝为鉴  185

明朝亡于崇祯帝的原因  187

轻徭薄赋 以民为本汉文帝减免田租  194

劳民不可烦  195

兵革渐息宜宽徭赋  197

哀贫恤老,王者所先  198

救治灾民  200

阔桥利民  201

设给过所,救饥贫人  202

为官宜思方略以济百姓  204

治天下以民为本  206

论宽政惠民  208

何易于拒诏  210

翟光邺去烦苛之政  212

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214

勤于农政,为民造福  217

金太祖体谅民情  219

免除苛捐杂税  221

国非民将何以为君  223

《免租税诏》  225

青文胜以死为民请命  228

周忱其治以爱民为本  230

犯颜极谏 从谏如流汉文帝废除诽谤罪  234

枚乘以喻为谏  236

百官皆悚栗,唯意敢谏争  238

简雍巧谏  240

开谏致宁  242

面谏者为忠  244

皇帝鼓励谏诤  246

魏征谏太宗闻善悦从  248

太宗闻谏而喜  251

潘好礼谏邠王  253

贾黯力谏广开言路  255

大义谏逐贤  258

广开言路,为国排忧  261

碎衣力谏  263

倪思直言谏主  266

欲闻直言,以匡其失  268

 纳谏者昌,拒谏者亡  270

直言敢谏不畏死  272

广开言路兼听则明  275

明仁宗勉大臣谏诤  277

弃恶扬善 赏罚分明刑罚不可捐于国  280

刑罚得失,事关兴废  282

杜弼论刑赏  284

迁赏旌善  286

论赏罚  288

政之兴废,在于赏罚  290

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  292

赏罚者军国之纲纪  294

严惩奸佞,民皆相庆  296

奖重恩深,卒成大功  299

恶以戒世,善以劝后  301

赏须有自  303

明镐奖善惩恶  305

赐予不节之弊  307

兵法不可不正  309

倡平法,杜奸邪  311

赏罚严明捕捉盗贼  313

赏善罚恶,号令必行  315

倡廉政须奖惩分明  317

赏罚明,国乃治  319

仗义执言 实事求是忠言逆耳利于行  322

不惧权贵,怒斥窦宪  324

慷慨直言,以对宦官  326

孔融智讽曹操  328

陈容仗义从死  330

乐运好直言  332

天子不观史  334

韦思谦刚正守职  336

直言无罪  338

刑罚岂以一人喜怒专之  340

但见血山  343

刑有所不平  345

不要以失废功  347

史笔天下之大信  349

明君不干涉著史  351

因时制宜成一代之法  353

史官实录以儆戒人君  355

慕其名,冒死救援  357

帝中国,当行中国事  359

史家心术为本  361

亲贤远佞 求才若渴五投大夫  364

用人杰而取天下  366

魏无忌食客三千  368

萧何追韩信  369

悬榻待贤才  371

曹操唯才是举  373

求贤诏  375

进贤受上赏  378

选贤授能,非材莫举  380

用人不疑  382

吾虽瘠,天下肥矣  384

梁太祖求贤哲  386

史在德主张唯才是用  388

知士难  390

不分民族量才通用  392

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393

人才,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395

贤才,国之宝也  397

天生才甚难,不忍以微瑕弃也  399

惟贤是宝  401

恪尽职守 公而忘私萧何专任关中事  406

男儿死边野,马革裹尸还  408

奉公尽节,犹称有私  410

居官必尽职  412

临终仍忧国事  414

刘穆之克己奉公  416

谢庄不为世祖开门  418

张承业不以公物为私礼  420

李昉秉政不济私  422

富弼救灾民  424

电扫庭讼,响答诗筒  427

以己俸创长桥  429

为社稷计,何憾之有  431

苟利国家,岂敢私耶  433

执法无须顾皇面  435

不以私惠邀公赏  437

兵民分权回避至亲  439

丈夫死不恨,恨不能扫清中原耳  441

不徇私情的于慎行  443

章正宸不因私情阿徇  445

整饬纲纪 严刑峻法刘邦约法三章  448

人微权轻  450

张敞治冀州  452

光武诫部下要纪律严整  454

执法不阿上徇私  456

以严法治国  458

执法不避友  460

执法不避权贵  462

治乱在于法制  464

执法抗上  466

执法不挠  468

疾奸急盗  470

整饬军纪  473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475

不畏强御,执法如山  477

行廉政须取督察措施  479

《正风俗诏》  481

刘基严以执法  483

李庆严治贪纵者  485

法者,天下之公  487

上下一心 君民鱼水将相和  490

群臣和睦荣辱不惊  493

疾风知劲草  495

大义灭亲  497

旧衣胜新装  499

社稷之臣  501

为上易事,为下易知  503

甘苦与共,众志成城  505

郭威与士伍同甘共苦  507

坦诚待臣下  509

兵精将贤,四境可安  512

滕元发与百姓共患难  513

与民奋战  515

上下协心,不战而胜  517

配合协作,切忌旁观  519

君臣交心不忘祖训  521

国与民如同一身  523

政务如乘舟  525

明成祖赖群策群力得天下  527

水之方圆,盂实主之  529

尊孔崇儒 勤勉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532

学经不明,不如归耕  534

拾柴放牧,勤学不息  536

光武重经学,东汉儒生盛  538

昼读夜诵  540

范缜孤贫勤学  542

书淫  544

克躬励己,精心好学  546

笃志于学  548

韩愈苦学成名  550

宋神宗天性好学  552

半部《论语》治天下  554

勤读苦学,百里求书  556

尊孔尚学致汉化  558

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学者乎  560

创奎章阁,著一代经典  562

明初求书  564

明代注重儒学教育  566

罗洪先学以致用  568

王冕好学  570

诲人重教 反躬自省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574

西汉末年的教育  576

皇帝称制临决  578

门第虽高教子学艺  580

一言之善,咸见礼异  581

盛王圣世在于教学  583

教随时设,政因事改  585

北齐兴学校立石经  587

李畲母教子廉洁  589

王殷母严以教子  591

盘盂皆铭  593

得勿喜,失勿忧  595

富贵勿忘俭  596

不可忘记本民族优长  598

三条成才之路  600

教育贵明体适用  602

受父拷打的知府彭泽  604

徐阶榜三语于直庐  606

刘振之“三不”以明志  608

覃吉对太子的教育  609

公正廉明 清风峻节节俭为天下先  612

晏婴躬行节俭  614

季布不阿谀吕后  616

众人皆浊孔奋独清  618

手经珍宝众,单车布被还  620

私恩公法,两相分明  622

身贵益恭简葬报国  624

关羽挂印封金  626

不以子贵为恃  629

卢怀慎清俭不营产  631

张希崇明断疑案  633

高汉筠以清白自负  636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638

一代之宝——张俭  640

为官一世两袖清风  643

陈遇超然利禄之外  645

廉吏徐钧  648

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650

敢于坚持原则的王遴  653

正直廉洁的严清  655

宽厚仁慈 重信守义齐桓公始霸  658

取信于民  660

士为知己者死  662

二年离别会,千里如期还  664

未见生死友,灵柩停不前  666

腹中能容数百人  669

皇后为害己者请命  671

赵憬为相器度弘大  673

柳宗元患难助知己  675

诚信化人  677

姚洪忠义  679

异日富贵毋相忘  681

王旦大度  683

不可失信  685

急人之急,忧人之忧  687

落难方见真情在  689

宽容得人心  692

杨士奇宽以待人  694

廉洁好义的马世奇  697

正直尚义的张可大  699

敬贤礼士 厚德载物帝尧禅让  702

周文王的政绩  705

礼者养也  707

周公待士之心  709

在德不在险  71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713

兴者在德,不以大小  715

以德感人胜于用兵  717

恩德感异族,死后群相悼  720

好德不好色,糟糠不下堂  722

贵而还乡,依然恭谨  724

诚以待人,不欺幼稚  726

礼义固于金城汤池  728

许希不忘师  730

凤皇应德来,非为竹桐  732

以德为宝  734

当执公方,毋得阿顺  736

修文德以致远  738

从小知礼以帽为尊  740

谦让为官  741

卧薪尝胆 坚忍不拔破釜沉舟  744

卧薪尝胆  746

不畏强暴  748

杀身成仁  750

宁死不屈  752

钟离保卫战  754

刘氏领兵英勇守城  756

张巡裂眦斗强寇  758

朱弁守节不屈  761

君以为难,易将至矣  764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  767

留取丹心照汗青  770

无事深忧,临事不惧  773

徐徽言宁死不屈  775

杨邦乂视死如归  778

张天纲忠金不屈  780

效马援视死如归  782

方孝孺之死  784

高攀龙视死如归  787

何可纲含笑而死  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