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知识百科》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贾永田,马建梅,邵相富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7025190
  • 页数:4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知识、写作知识、基础常识五个部分,收词条2100余条。

语音的性质 1

语音的物理性质 1

声音四要素 1

音高 1

音强 1

音长 1

音色 1

音波波形示意图 1

声音四要素的联系与区别 2

语音的生理性质 2

语音的社会性质 2

音节和音素 2

音素分类 3

元音 3

辅音 3

《汉语拼音方案》 3

字母表 3

四体字母表 4

声母表 4

韵母表 5

声调符号 6

隔音符号 6

汉语拼音方案的作用 6

声母 6

按发音部位分 6

按发音方法分 7

其他分类类型 7

零声母 7

韵母 8

单韵母 8

舌面韵母 8

舌尖韵母 8

卷舌韵母 8

复韵母 8

前响复韵母 8

后响复韵母 8

中响复韵母 8

鼻韵母 8

前鼻韵母 8

后鼻韵母 9

声调 9

声调符号 9

标调 9

变调 9

上声的变调 9

去声的变调 10

一、不的变调 10

七、八的变调 10

“啊”的音变 10

轻声 10

轻声的作用 10

哪些词读轻声 10

儿化 11

儿化音节拼写 11

儿化的作用 11

音节拼写 11

拼写y、w 11

y的用法 11

w的用法 11

iou,uei,uen的省写 12

隔音符号 12

ü上两点的处理 12

音节拼读 12

两拼法 12

三拼法 12

声介合母和韵母拼音法 12

整体认读音节 12

方音辨正 13

声母辨正 13

韵母辨正 13

声调辨正 13

拼音拼写 14

掌握基本笔画 14

掌握字母笔顺 14

注意字母在四线格中的占格位置 14

拼音识记 15

汉字 15

汉字的特点 15

汉字的结构 16

结构系统 16

汉字的笔画 16

汉字笔画名称表 17

偏旁系统 17

偏旁的分类 17

偏旁部首的作用 18

偏旁和部首的关系 18

汉字偏旁部首名称表 18

部位系统 19

独体结构 19

合体结构 19

独体结构与合体结构间关系 20

结构方式 20

不带表音成分的结构 20

带表音成分的结构 20

汉字的演变 20

古文字阶段 21

甲骨文 21

金文 21

籀文 21

小篆 21

今文字阶段 21

隶书 21

草书 22

楷书 22

行书 22

汉字的书写 22

汉字的笔顺 23

汉字笔顺规则表 23

几个特殊汉字的笔顺 23

汉字的偏旁部首在汉字中的位置 23

汉字的间架结构 24

汉字间架结构表 24

写字姿势 25

汉字的音、形、义 26

同音字 26

多音字 26

形近字 26

多义字 26

造字法(即六书) 27

象形文字 27

指事 27

会意 27

形声 28

汉字改革的原因 28

汉字改革的任务 28

汉字改革的步骤 29

简化 29

简化笔画 29

精简字数 29

简化汉字的误区 30

标准化 30

定量 30

定形 30

定音 30

定序 30

拼音化 30

汉字的密码信息 31

汉字有情有义 31

汉字的诗画美 31

汉字的重新认识 31

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根 31

汉字的普及与传播 31

仓颉造汉字 32

汉字的演变 32

汉字与方言 32

汉字的社会性 33

汉字的风俗性 33

纠正错别字 33

错字 33

别字 33

怎样纠正小学生的错别字 33

产生错别字的原因 34

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34

抓字音,记字形 34

抓偏旁含义,记字形 34

抓结构,记字形 35

抓少数,记字形 35

讲清字义,记字形 35

抓直观现象,记字形 36

反复练习,记字形 36

集中歼灭 36

不用不规范的简化字 36

词 37

词的特点 37

确定词的一般方法 37

词、语素、字的关系 37

词的构成 38

单音词 38

多音词 38

词汇 38

基本词汇 38

一般词汇 39

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 39

熟语 39

成语 39

成语的特点 39

成语的来源 40

成语的类型 41

成语的特殊用法 41

成语中数词的用法 43

成语中数词的意义 43

成语的修辞作用 44

成语在语法方面的复合结构 45

谚语 47

谚语的特点 47

谚语的类型 48

谚语与成语的区别 50

谚语的作用 50

歇后语 50

歇后语的类型 50

有关“牛”和“马”的歇后语 51

惯用语 51

惯用语的类型 51

贯用语的形成 51

成语与惯用语的异同 52

方言词 52

方言词词汇的分类 52

北方方言的分类 52

方言词同普通话的区别 52

词的色彩 52

褒义词 52

贬义词 53

中性词 53

词的感情色彩在反义词、同义词、成语中的体现 53

词的感情色彩的运用 53

口语和书面语 53

口语特点 53

书面语的特点 53

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 53

口语词汇的分类 53

书面语词汇的分类 54

公文词汇 54

科技词汇 54

政论词汇 54

文艺词汇 54

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的运用 54

庄严词汇 54

词义 54

词义的性质 54

词义的发展变化方式 55

词义的分类简表 55

单义词 55

多义词 55

基本义 56

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区别与联系 56

引申义 56

词义的引申方式 56

比喻义 56

词义的比喻方式 56

词的比喻义和词的比喻用法的区别 56

解释词语的原则 56

解释词语的方法 57

解释词语常用的术语 57

同义词 57

同义词的辨析 58

反义词 59

反义词的类型 59

反义词的构成 59

反义词的作用 59

同音词 59

同音词的类型 59

同音词的作用 60

语法 60

语法单位 60

语法的性质 60

语素 60

语素的分类 61

单音节语素 61

多音节语素 61

自由语素 61

半自由语素 61

不自由语素 61

单纯词和合成词 61

词的语法构成方式简表 61

词的分类 62

名词的定义 62

名词的种类 62

名词的语法特点 62

名词的语法功能 62

方位词 62

方位词的用途 62

动词 63

动词的分类 63

动词的语法特点 63

动词的语法功能 63

形容词 63

形容词的分类 63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64

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64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64

数词 64

数词的分类 64

数词的语法功能 65

数词的使用 65

量词 65

数词和词的语法特点 65

数量词的语法功能 65

代词 66

人称代词 66

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 66

指示代词 66

指示代词的分类 66

疑问代词 66

疑问代词的分类 66

疑问代词的用途 66

副词 67

副词的分类 67

副词的语法特点 67

怎样区别副词和形容词 67

介词 67

介词的分类 67

介词的语法特点 67

介词结构的用途 68

连词 68

连词的分类 68

几个连词的用法 68

助词 68

助词的分类 68

几个助词的用法 68

叹词 69

叹词的分类 69

叹词的语法特点 69

拟声词 69

拟声词的语法功能 69

兼类词 69

词的活动 69

词的活用类型 69

短语 70

短语结构类型 70

并列短语 70

偏正短语 70

动宾短语 70

动补短语 70

主谓短语 70

连谓短语 70

兼语短语 70

同位短语 70

方位短语 70

量词短语 71

介宾短语 71

助词短语 71

固定短语 71

复杂短语的层次划分 71

句子 71

句子的分类 71

陈述句 71

疑问句 71

祈使句 72

感叹句 72

句子成分 72

划分句子成分所用符号 72

主语 72

作主语的词或短语 72

谓语 72

作谓语的词或短语 72

连动式谓语 72

兼语式谓语 72

宾语 72

作宾语的词或短语 72

双宾语 73

补语 73

作补语的词或短语 73

定语 73

作定语的词或短语 73

状语 74

可以作状语的词或短语 74

单句 74

单句的分类 74

主谓句 75

名词性谓语句 75

动词性谓语句 75

动词性谓语句的类型 75

无宾句 75

单宾句 75

双宾句 75

把字句 75

把字句的变换 75

被字句 75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关系 75

形容词性谓语句 75

主谓谓语句 75

主谓谓语句的类型 75

变式句 76

省略句 76

省略句的略用 76

连动句 76

兼语句 76

存现句 76

非主谓句 76

无主句 76

无主句的类型 77

独词句 77

独词句的类型 77

复杂单句的分析方法 77

句子成分的运用 77

复句 78

复句类型 78

并列复句 78

递进复句 78

承接复句 78

选择复句 78

转折复句 78

因果复句 78

假设复句 79

条件复句 79

了解词义 79

弄清色彩 79

声音配合 79

轻重得体 79

弄清词义的范围 79

注意词义的对上与对下 80

注意上下文的联系 80

同义词的配用 80

反义词的配合 80

不张冠李戴 80

不生造词语 80

不随意拆词 80

方言词的使用 80

文言词的使用 81

音象词的选用 81

色象词的选用 81

成语的使用 81

怎样造句 81

句子成分要搭配得当 81

主语和谓语的搭配 81

动词和宾语的搭配 81

修饰语和被修饰语的搭配 82

句式的选择 82

病句 82

怎样检查句子的正误 83

修改病句应注意的问题 83

掌握出现病句的病因 83

用词错误 83

语法错误 84

指代不明 86

逻辑上的错误 86

概念不明确 87

判断不恰当 87

推理不合逻辑 88

修辞错误 88

词格运用失当 88

比喻不贴切 88

拟人不恰当 89

夸张不合理 89

排比失当 89

对偶不对 89

比喻 89

比喻的类型 90

明喻 90

暗喻 90

借喻 90

比喻的作用 90

比喻的运用 90

比拟 90

拟人 90

拟物 91

比拟的作用 91

比拟的运用 91

比喻与比拟的区别 91

夸张 91

夸张的分类 91

扩大夸张 91

缩小夸张 91

超前夸张 91

运用夸张应注意的问题 92

对比 92

对比的种类 92

两体对比 92

一体两面对比 92

对比的修辞作用 92

运用对比应注意的问题 92

排比 92

排比的种类 92

排比的作用 93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 93

借代 93

借代的种类 93

借代的作用 93

运用借代应注意的问题 94

对偶 94

对偶的特点 94

对偶的种类 94

对偶的作用 94

对偶的运用 94

映衬 94

衬托 94

反语 95

风趣性反语 95

讽刺性反语 95

设问 95

设问的作用 95

设问的方式 96

反问 96

反问和设问的联系与区别 96

字典、词典 96

常用字典词典 97

《说文解字》 97

《康熙字典》 97

《中华大字典》 98

《新华字典》 98

《辞源》 98

《辞海》 99

《汉语大辞典》 99

《四角号码新词典》 99

字典和词典的作用 99

字典、词典的检字法 100

音序检字法 100

部首检字法 100

笔画检字法 101

四角号码检字法 101

标点符号的意义 102

标点符号的作用 103

标点符号的种类 105

常见的标点符号表 106

怎样使用标点符号 106

点号用法 106

句号 106

逗号 106

顿号 107

分号 108

冒号 108

问号 108

感叹号 109

标号的用法 110

引号 110

括号 110

省略号 111

破折号 111

连接号 112

书名号 112

间隔号 112

着重号 112

专名号 112

标点的位置 112

分句间的标点 112

句与句间标点 113

引号与点号连用 113

什么是书法 113

为什么要学习书法 113

书法的分类 113

我国毛笔书法的字体的演变 113

书体简介 113

甲骨文 114

金文 114

小篆 114

篆书 114

隶书 114

草书 114

楷书 114

行书 114

名家简介 114

欧阳询 114

颜真卿 114

柳公权 115

赵孟頫 115

王羲之 115

钟繇 115

毛笔字应用文具的使用和保管 115

毛笔 115

墨 116

砚 116

纸 116

水瓶 116

书写要求 117

执笔 117

运腕 117

笔管形势 117

运笔 118

笔法 118

笔画 119

永字八法 119

结构 119

独体字的结构 119

合体字的结构 120

成篇字的写法 121

习字方式 121

临摹注意事项 121

习字程序 122

硬笔书法 122

硬笔书法文具的使用和保管 122

张衡 124

祖冲之 124

李时珍 124

伽利略 124

牛顿 124

贝多芬 124

林则徐 125

达尔文 125

马克思 125

恩格斯 125

列宾 125

爱迪生 125

詹天佑 126

齐白石 126

孙中山 126

居里夫人 126

列宁 126

李大钊 126

白求恩 127

刘伯承 127

毛泽东 127

叶挺 127

周恩来 127

华罗庚 128

童第周 128

陈赓 128

聂耳 128

颜黎民 128

董存瑞 128

黄继光 129

邱少云 129

刘胡兰 129

陈景润 129

欧阳海 129

雷锋 129

张海迪 129

法布尔 130

怀丙和尚 130

史铁生 130

鲁迅 130

郭沫若 130

许地山 131

叶圣陶 131

朱自清 131

郑振铎 131

老舍 131

闻一多 132

冰心 132

夏衍 132

林汉达 132

鲁彦 132

巴金 133

臧克家 133

吴伯萧 133

艾青 133

萧红 133

何其芳 134

孙犁 134

周而复 134

严文井 134

刘白羽 134

方纪 135

秦牧 135

魏巍 135

管桦 135

竣青 135

袁鹰 135

陈淼 136

王愿坚 136

玛拉沁夫 136

阎纯德 136

冯骥才 136

吴然 136

肖复兴 136

金敬迈 137

林清玄 137

先秦作家: 137

孔子 137

墨子 137

老子 137

孙子 137

孟子 137

庄子 137

屈原 137

荀子 137

韩非子 138

列子 138

汉代作家 138

贾谊 138

司马相如 138

司马迁 138

刘向 138

王充 138

班固 138

魏晋作家 138

曹操 138

诸葛亮 138

曹丕 139

曹植 139

陈寿 139

陶渊明 139

南北朝作家 139

范晔 139

刘义庆 139

郦道元 139

隋唐五代作家: 139

骆宾王 139

王勃 139

贺知章 139

王之涣 139

孟浩然 139

王昌龄 140

王维 140

李白 140

高适 140

刘长卿 140

杜甫 140

韦应物 141

韩愈 141

刘禹锡 141

白居易 141

李绅 141

柳宗元 141

贾岛 141

元稹 142

杜牧 142

李商隐 142

胡令能 142

张继 142

宋代作家: 142

范仲淹 142

欧阳修 142

苏洵 142

司马光 142

曾巩 143

王安石 143

沈括 143

苏轼 143

陆游 143

杨万里 143

叶绍翁 144

张愈 144

辛弃疾 144

文天祥 144

元明作家 144

关汉卿 144

王实甫 144

王冕 144

施耐庵 144

刘基 144

罗贯中 144

于谦 145

吴承恩 145

汤显祖 145

冯梦龙 145

凌濛初 145

徐弘祖 145

魏学洢 145

清代近代作家: 145

蒲松龄 145

查慎行 145

郑燮 146

吴敬梓 146

曹雪芹 146

袁枚 146

龚自珍 146

刘鹗 146

吴趼人 146

李宝嘉 146

徐珂 146

曾朴 146

高鼎 146

风骚 147

乐府双璧 147

中国小说四大名著 147

临川四梦 147

三言二拍 147

四大谴责小说 147

《五经》 147

《四书》 147

古希腊两大史诗 147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147

西汉两司马 149

汉赋四大家 149

班马 149

三曹 149

建安七子 149

竹林七贤 149

初唐四杰 149

王孟 149

李杜 149

韩柳 149

刘柳 149

元白 149

苏辛 149

二安 149

中兴四大诗人 150

元曲四大家 150

唐宋八大家 150

文章四友 150

大历十才子 150

苏门四学士 150

永嘉四灵 150

前后七子 150

夫妻关系 150

兄弟关系 150

兄妹关系 151

父子关系 151

父女关系 151

母子关系 151

母女关系 151

关于文言文体 151

文言文体的分类 151

论 151

辩 151

驳 151

议 151

说 151

策 151

序跋 151

赠序 152

奏 152

上书 152

状 152

帖 152

令 152

诏 152

令 152

诰 152

碑 152

墓碑 152

铭 152

祭文 152

赋 152

诗 152

词 152

曲 152

乐府 152

山水诗 153

边塞诗 153

田园诗 153

即景诗 153

咏物诗 153

古体诗 153

近体诗 153

律诗 153

绝句 153

谣 153

谚 153

杂记 153

游记 153

童话 153

民间故事 154

寓言 154

传说 154

传奇 154

《诗经》 154

《左传》 154

《国语》 155

《楚辞》 155

《春秋三传》 155

《山海经》 155

《战国策》 155

《列子》 155

《乐府诗集》 155

《四史》 155

《史记》 155

《汉书》 155

《三国志》 155

《世说新语》 156

《三国演义》 156

《水浒传》 156

《西游记》 157

《红楼梦》 157

《西厢记》 157

《牡丹亭》 158

《金瓶梅》 158

《警世通言》 158

《聊斋志异》 158

《儒林外史》 159

《官场现形记》 159

《狂人日记》 159

《子夜》 160

《家》 160

《骆驼祥子》 160

《王贵与李香香》 160

《蔡文姬》 161

《青春之歌》 161

《林海雪原》 161

《红岩》 162

太阳系 162

太阳 162

地球 162

月亮 163

恒星 163

行星 163

卫星 163

北斗星 163

彗星 163

日食 163

月食 164

世界之最 164

中国之最 165

我国的三大平原 166

我国的四大高原 166

我国的四大盆地 166

祖国的心脏 166

祖国的宝岛 166

地球上的七大洲 166

地球上的四大洋 166

地球五带 166

我国行政区划知多少 166

各省级行政区表 166

神州三宝歌 167

地区名 167

政区名 167

山川关隘名 168

历法 168

年 168

月 168

旬 169

星期 169

日 169

时 169

更 169

刻 169

四季 169

中国文化中对农历时令的称谓 169

二十四节气 170

纪年法 171

纪月法 172

纪日法 172

纪时法 172

春节 173

元宵节 173

清明节 174

端午节 174

中秋节 175

重阳节 175

重阳节与登高 175

元旦 175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176

“五一”国际劳动节 176

“五四”青年节 177

“六一”国际儿童节 177

“七一”中国共产党诞生日 177

“八一”建军节 177

教师节 178

国庆节 178

世界三大主要宗教及创始人 179

四大文明古国 179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179

我国民间四大传说 179

世界史上三个阶段的“七大奇迹” 179

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四” 179

纪元、公元、世纪、年代 180

世界称“父”的科学家 180

阅读现状 182

教师重视讲,轻视学生读 182

因循守旧,忽视创新 182

学生厌读,教师指导不够 182

重视字、词、句、段忽视整体阅读 182

重肤浅分析,轻视深层理解思考 182

重空泛议论,轻自读理解 182

重逐段分析讲解,轻巧妙设计问题 183

重搞花架子,轻实事求是 183

重老本,轻钻研 183

阅读现状产生的原因 183

对待施教对象 认为学生低能 183

对待教参资料,抱“本本主义” 183

对待教育教学,持“讲课职责”观念 184

应对策略 184

增强育人意识 184

更新教学思想 184

改进阅读教学方法 184

加强阅读教学基本功训练 185

重整体把握 莫过细分析 185

重朗读训练 弃题海战术 185

重形象塑造 弃词句的诠注 185

重个性特点 轻教参意识 186

确定阶段学习目标 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186

采用新鲜活泼的教法 培养学生的兴趣 186

结合学生实际 授之以渔 186

及时反馈评估 187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87

开拓联想 适时点拨 187

扮演角色 演示动作 187

吃透教材 挖掘新意 187

阅读应重视的问题 187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87

培养思维能力 188

培养语言感受能力 188

传授阅读方法 188

阅读的作用 189

阅读的作用 189

学到知识 189

生活知识 189

生产知识 189

文化知识 189

科学知识 189

社会知识 189

提高能力 189

观察能力 189

认识能力 189

分析能力 190

表达能力 190

写作能力 190

理解能力 190

鉴赏能力 190

想象能力 190

创造能力 190

受到教育 190

思想教育 190

美的熏陶 190

学会生活 190

学会做人 191

阅读方式 191

朗读 191

出声朗读好处多 191

默读 192

默读主要方法 192

精读 192

略读 193

跳读 193

速读 193

听读 193

点评助读 194

熟读背诵 194

朗读和朗颂 194

背诵歌诀 194

朗读符号歌 194

复述课文 195

阅读拾趣 196

扩展性阅读 196

设疑析难 深入阅读 197

广泛阅读 重创自我 197

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 199

口语交际 200

口语交际的训练 200

读书的三种境界 201

读书四要 202

读书六法 203

厚—薄—厚读书法 203

创新读书法 203

毛泽东的读书法 204

阅读的良好习惯 205

提高阅读记忆的秘诀 205

学会积累词语 205

阅读训练 206

认读训练 206

分析训练 206

概括训练 206

评价训练 206

综合训练 206

阅读训练设计 206

海 206

生命的意义 207

推敲推敲 207

砖和瓦 208

金山大西瓜 208

阅读分析 209

解题明意 209

时代背景 209

内容提示 209

重点词语 209

修辞作用 210

重点句子 210

理清脉络 210

划分层次 210

记叙文分层法 211

议论文分层法 211

说明文分层法 211

把握段意 211

归纳中心 211

分析写作特点 211

设计思考题 212

阅读知识短文 212

阅读方法 212

中国传统的阅读法 212

现行的三步阅读法 213

通读 213

精读 213

语言分析 213

结构和思路分析 213

主题分析 214

表现形式分析 215

鉴赏 215

文学形象的鉴赏 216

文学手法的鉴赏 216

文学语言的鉴赏 216

国外的五步阅读法 217

浏览 217

提问 217

阅读 217

复述 217

复习 217

六步读书法 217

自读方法 218

精读法 218

背诵法 218

朗读法 219

复述法 219

浏览法 220

提纲法 220

联想法 220

提问法 220

速读法 221

比读法 221

抄读法 221

利用工具书方法 222

标疑法 222

评点法 222

立体读书法 222

自读程序 222

理解文题 222

初读课文 223

分析理解课文内容 223

词、句的分析 223

划分段落 223

归纳段意 224

总结主要内容 225

体会思想 226

总结写法 227

教读方法 227

培养阅读前理解 227

指导朗读的方法 228

指导默读的方法 228

激发背诵兴趣 228

指导复述的方法 229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疑点和质疑问难 229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的方法 231

课外阅读 231

课外阅读 231

课外阅读的作用 231

课外阅读的特点 232

课外阅读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232

课外阅读的要求 232

课外阅读的内容 233

课外阅读要有选择 233

课外阅读的形式 234

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34

一边读一边想 234

不动笔墨不读书 234

利用工具书 235

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 235

爱护读物,注意用眼卫生 235

养成心、脑、眼、手、口齐动习惯 235

养成独立思考、认真阅读习惯 235

做读书笔记 235

写读书心得 235

科学地制定阅读计划 236

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236

课外阅读最佳途径 236

课外阅读“三步曲” 236

课外阅读一二三 237

课外阅读要注意什么 237

课外阅读的方法 238

读写结合 238

读写结合的意义 238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238

读写结合的方法 239

读写结合的作用 239

记叙文 240

记叙文 240

广义的记叙文 240

狭义的记叙文 240

记叙文的特点 240

内容的具体性 240

意义的含蓄性 240

表达的形象性 240

记叙文的分类 240

新闻类 240

消息 240

消息的特点 240

消息的分类 241

消息的结构 241

通讯 241

通讯的特点 241

通讯的分类 241

报告文学 241

报告文学的特点 241

传记类 241

人物传记 241

回忆录 241

狭义记叙文分类 241

记人的记叙文 241

记事的记叙文 242

写景的记叙文 242

状物的记叙文 242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243

记叙 243

记叙的作用 243

记叙的人称 243

记叙的顺序 243

顺叙 243

倒叙 243

插叙 244

补叙 244

记叙的要求 244

描写 244

描写的对象 244

描写的方法 244

描写的要求 244

抒情 245

常用的抒情方法 245

抒情的要求 245

议论 245

叙议结合 245

阅读记叙文的方法 246

阅读记叙文的步骤 246

词语含义 246

句子含义 246

句子分析 246

分析段落层次结构 247

段内结构 247

段的功能 248

段的表达方式 248

怎样分段 248

归纳段意 249

表达段意的语言 250

归纳中心思想 理解写作目的 250

中心思想的表达方法 251

分析写作特点 252

选材方面与剪裁方面 252

结构安排 252

开头 252

结尾 252

段落层次 252

过渡 252

过渡的方法 252

过渡的条件 253

照应 253

首尾照应 253

前后照应 253

伏笔照应 254

文题照应 254

连贯 254

作品中人物形象分析 254

外貌描写 254

语言描写 255

行动描写 255

心理描写 255

神态描写 255

间接描写 烘托人物 255

表现手法 256

补托手法 256

正衬法 257

反衬法 257

悬念 257

抑扬手法 258

对比手法 258

白描手法 259

表达方法 259

叙述方式 259

描写方式 259

抒情方式 259

议论方式 259

文风特点及分析 259

说明文 259

说明文 259

说明文的特点 260

说明文的其他表达方式 260

说明文的分类 260

文艺性说明文 260

非文艺性说明文 260

阐述性说明文 260

介绍性说明文 260

记叙性说明文 260

描写性说明文 260

应用性说明文 260

实体事物说明文 261

抽象事理说明文 261

阅读目标及内容 261

说明方法 261

下定义 261

分类别 261

比喻 261

举例子 261

作比较 262

作诠释 262

列数字 262

图表 262

引用 262

描写说明 263

分析说明 263

综合说明 263

排除法说明 263

说明对象 263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63

说明线索 263

空间线索 263

时间线索 263

逻辑线索 263

综合线索 263

说明程序 263

说明文的内容 264

分析成因 264

解说功用 264

交待作法 264

讲解构造 264

介绍历史 264

说明文的作用 264

说明文的语言 264

简洁 264

准确 264

通俗 264

平实说明 264

生动说明 264

阅读说明文的步骤 265

明确说明对象的特征和本质 265

从句与句、段与段关系入手 265

从理清文章的顺序入手 265

从分析中心段中心句重要词语入手 265

从文题入手 265

理解词语和句子含义 265

分析段落层次 265

句段分析法和自然标志法 265

说明程序分析法 265

中心线索分析法 266

空间顺序 266

时间顺序 266

逻辑顺序 266

概括段意 266

概括中心思想 266

中心思想的写法 267

写作特点的分析 267

掌握说明文的实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267

明确文章是否抓住了写作对象的本质特征 267

正确分析说明方法 267

正确分析语言特点 267

议论文 267

议论文的定义 267

议论文的分类 268

短论 268

杂文 268

演讲稿 268

学术论文 268

社论 268

议论文的特点 268

议论文的构成 269

论点 269

论点的要求 269

论点的位置 269

论据 269

论据的要求 270

论据的分类 270

论证 270

推理 270

归纳推理 270

演绎推理 270

类比推理 270

论证的方式 270

立论 270

驳论 271

常用的证明方法 271

喻证法 271

比较法 271

例证法 271

引证法 271

因果论证法 271

类比论证法 271

反证法 272

反驳 272

引申归谬法 272

以矛攻盾法 272

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272

议论 273

描写 273

说明 273

抒情 273

叙述 273

怎样阅读议论文 273

阅读步骤 273

怎样概括中心论点 273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 273

分段 274

怎样概括段意 274

怎样概括中心思想 274

中心思想的写法 275

怎样分析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275

分析论点 275

分析论据 275

分析论证 275

分析语言特点 275

民间文学 275

民间文学的定义 275

民间文学的作用 276

民间文学的特点 276

民间文学的种类 276

谚语的定义 276

谚语的分类 276

谚语的特点 277

谚语的修辞作用 277

童话的定义 278

童话的分类 278

科学童话 278

科学童话的特点 278

民间童话 278

文学童话 278

拟人体童话 278

超人体童话 278

常人体童话 278

童话诗 278

童话故事 278

童话剧 278

童话的功能 278

童话的基本特征 279

童话的表现手法 279

童话的幻想与生活 281

童话的形象 281

童话的人物形象 281

童话的宝物形象 282

童话的环境形象 282

寓言的定义 282

构成寓言的基本因素 282

寓言的特点 282

寓言的表现手法 283

儿歌的定义 283

儿歌的作用 283

儿歌的特点 283

儿歌的样式 283

摇篮曲 283

数数歌 284

游戏歌 284

问答歌 284

连锁调 284

绕口令 284

颠倒歌 284

字头歌 284

儿歌的赏析 284

儿歌的表现手法 285

儿歌的一般形式 285

故事的定义 285

故事的特点 285

故事的分类 285

生活故事 285

伟人英雄故事 285

历史故事 286

动物故事 286

无文图画故事 286

图文结合故事 286

谜语的定义 286

谜语的特点 286

谜语的分类 286

谜语在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87

歇后语的定义 287

歇后语的类型 287

歇后语的特点 288

歇后语的构成 289

歇后语的作用 289

诗歌 289

诗歌的定义 289

诗歌的分类 289

叙事诗 289

抒情诗 289

格律诗 290

格律诗的特点 290

绝句 290

律诗 290

自由诗 290

自由诗的特点 290

民歌 291

散文诗 291

平仄 291

押韵 291

诗歌阅读目标 292

诗歌的特点 292

诗歌的意境 293

诗歌的构思 293

诗歌的语言 294

诗歌的表现手法 294

象征 294

夸张 294

反复 294

比 294

兴 294

用典 294

诗歌的阅读 294

阅读的步骤 295

朗读背诵 295

扫清文字障碍 295

分析诗句含义 295

总结中心思想 295

归纳写作特点 295

散文 296

散文 296

散文的分类 296

叙事散文 296

抒情散文 296

议论散文 296

散文诗 296

散文的阅读目标 296

散文的形式 296

散文的内容 296

散文的写法 297

散文的特点 297

选材 297

剪裁 297

立意 297

布局 297

散文的情节 298

散文要有激情 298

散文的诗意 298

散文的语言 298

语言要有文采 298

语言要个性化 298

散文的表达方式 299

表现手法 299

夸张手法 299

象征手法 299

托物言志 299

借物喻人 299

衬托手法 299

悬念 300

渲染 300

想象 300

联想 301

分析写作特点 301

选材剪裁 301

结构方式 301

表达方式 301

表现手法 301

语言特点 301

小说 302

小说的定义 302

小说的分类 302

长篇小说 302

中篇小说 302

短篇小说 302

小小说 302

其他分类 302

小说的特点 302

小说的阅读目标与内容 303

小说的三要素 303

环境描写的作用 304

怎样塑造人物 304

塑造人物的方法 304

小说的情节 304

小说的阅读步骤 305

小说的内容分析 305

小说的构思 306

小说的结构 306

小说的线索 306

分析小说的特点 306

归纳主题思想 307

主题思想的写法 307

戏剧 307

戏剧的定义 307

戏剧的分类 307

歌剧 307

舞剧 307

话剧 307

悲剧 307

喜剧 308

正剧 308

独幕剧 308

多幕剧 308

历史剧 309

现代剧 309

广播剧 309

电视剧 309

电影 309

影视文学 309

影视文学的特点 309

戏剧的特点 310

戏剧的语言 311

戏剧的矛盾冲突 311

戏剧的台词 312

戏剧的外部结构 312

戏剧的结构 312

舞台场面的处理 313

戏剧的欣赏 313

曲艺 313

曲艺的定义 313

曲艺的特点 314

曲艺的分类 314

相声的定义 314

相声的特点 314

相声的作用 314

相声的表演形式 314

相声的结构 314

相声的包袱 314

对口相声的类型 315

叙述型 315

争辩型 315

贯口型 315

学唱型 315

相声的笑料 315

二人转的定义 315

二人转的特点 316

二人转的表演方式 316

二人传的故事 316

二人转的人物造型 316

快板的定义 316

快板的特点 317

快板的形式 317

快板群 317

快板诗 317

对口快板 317

快板剧 317

数来宝 317

山东快书 317

写作 318

学习写作的目的 318

写作本身的特点 318

写作的程序 318

开环系统的写作序列 319

闭环系统的写作序列 319

怎样读书才有利于写作 319

写作研究的特点及范围 319

怎样学习写作 319

文章的构成 320

文章的种类 320

作文训练的几种方式 320

观察 320

什么是观察 320

观察与写作的关系 320

要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20

观察的要求 321

观察笔记 322

观察的两种类型 323

观察是积累材料的方法 323

怎样观察生活 323

从课文中学习观察方法 324

观察的态度 324

观察的必要性 325

材料 325

什么是材料 325

材料与主题关系 325

材料对表现主题的重要作用 325

取材的方法 325

搜集材料 326

选材 326

选材要求 326

材料的剪裁 327

选材的步骤 327

组织材料的方法 328

积累材料 328

材料积累的种类 328

材料积累的方法 328

对材料的要求 329

材料安排的基本类型 329

组织材料的方式 330

立意 330

写文章要有目的 330

中心思想 331

确立中心思想应注意的问题 331

中心思想与题材的关系 331

中心思想的特点 331

怎样确立中心思想 332

立意的方法 333

构思 333

构思 333

构思的作用 334

构思的方法 334

结构 336

文章的结构 336

结构的内容 336

结构的类型 336

线索 337

文章的线索 337

线索的种类 337

怎样确定文章的线索 338

段落 338

段 338

段的种类 338

分行不是分段 338

分段的原因 338

构段的要求 338

段旨 339

段旨在段中展开应注意的问题 339

段的构成成分 340

段的衔接 340

段的衔接形式 340

段的作用 342

开头 342

开门见山法 342

概括全文法 342

揭示中心法 342

开篇点题法 342

问题引导法 342

巧设悬念法 343

环境渲染法 343

面中取点法 343

引用联想法 343

引用开头法 343

背景介绍法 343

引用故事法 343

倒叙开头法 343

触景生情法 344

特写镜头法 344

交待开头法 344

回忆开头法 344

抒情开头法 344

对话开头法 344

结尾 344

自然性结尾 344

总结式结尾 345

含蓄性结尾 345

启发性结尾 345

抒情性结尾 345

号召性结尾 345

引用性结尾 345

反问性结尾 345

对话性结尾 346

象征性结尾 346

比喻性结尾 346

拟人性结尾 346

判断性结尾 346

夸张性结尾 346

点题性结尾 346

照应性结尾 346

时间性结尾 346

以主人公的话结尾 347

过渡 347

悬念式过渡 347

感叹式过渡 347

总述式过渡 347

转折式过渡 348

设问式过渡 348

重复式过渡 348

总结式过渡 348

自然式过渡 348

承上启下式过渡 348

关联词式过渡 349

时间式过渡 349

序数式过渡 349

空行式过渡 349

怎样打开作文思路 349

作文打腹稿 350

如何训练打腹稿 351

作文如何写得真实可信 351

怎样写好考场作文 351

起草作文应注意几点 352

起草前的准备工作 352

修改定稿 352

写稿三字经 353

表达 353

什么是表达方式 353

表达方式的种类 353

表达方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53

什么是叙述 353

叙述的种类 353

叙述的人称 354

叙述的方式 354

顺叙 354

顺叙的作用 354

顺叙的要求 354

倒叙 354

倒叙的作用 354

倒叙的要求 355

插叙 355

插叙的作用 355

如何运用插叙 355

补叙 355

补叙的作用 355

怎样写好补叙 355

叙述的要求 355

什么是描写 356

描写的作用 356

描写的种类 356

人物描写 356

肖像描写 356

肖像描写的要求 356

行动描写 357

行动描写的要求 357

语言描写 357

语言描写的要求 357

心理描写 357

心理描写的两种方法 358

心理描写的要求 358

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358

细节描写 359

细节描写作用 359

细节描写的要求 359

环境描写 359

环境描写的作用 359

社会环境描写 359

自然环境描写 360

景物描写的作用 360

景物描写的要求 360

描写的要求 360

观察动物的方法 360

描写动物的方法 360

观察植物的方法 361

描写植物的方法 361

什么是议论 361

议论的两种方式 361

论证式议论的三要素 361

论点 361

论点的要求 361

论据 362

论据的要求 362

论证 362

论证的要求 362

论证的方式 362

议论中反驳的方法 362

证明(立论)常用的方法 363

议论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363

论述式议论 363

议论的要求 364

记叙文中的议论 364

记叙文中议论应注意以下几点 365

说明 365

说明的类别 365

定义说明 365

诠释说明 365

分类说明 365

比较说明 366

举例说明 366

引用说明 366

数字说明 367

比喻说明 367

图表说明 367

说明的要求 367

说明事物常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 368

什么是抒情 368

抒情的作用 368

抒情的方式 368

间接抒情的几种方式 369

借景抒情 369

借物抒情 369

寓情于事 369

以理抒情 369

抒情的要求 369

怎样提高抒情能力 370

语言 370

什么是语言 370

语言的分类 370

口头语言 370

书面语言 370

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联系与区别 370

语言的运用 370

准确性 371

鲜明性 371

生动性 371

写作应具备的语言基本功 372

学习语言和积累语言的具体方法 373

学习语言的途径 373

作文教学 374

作文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374

作文教材分析 375

作文辅导 376

怎样辅导学生习作 376

(1)写作前的指导 376

(2)写作中的指导 377

(3)写作后的指导 377

教师写例文的意义 377

具体指导 378

指导 378

训练材料的选择 378

指导方法 379

作文的过程 380

审题 380

如何审题 380

确立主题 380

确立主题的方法 381

对主题的要求 381

主题的表现 382

选材 382

编写写作提纲 382

列写作提纲的好处 382

编写提纲的要求 382

编写提纲的方法 383

编写提钢的步骤 383

编写提纲应注意什么 383

写作提纲包括的项目 384

提纲项目的写法 384

命题 384

命题应遵循的原则 384

命题应注意的问题 384

命题的方式 384

命题三要点 384

拟题方法 385

记叙文指导 387

记叙文的特点 387

记叙文的分类 387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387

叙述的定义 387

叙述的作用 387

叙述的人称 388

叙述的方式 388

叙述的要求 388

描写的定义 388

描写的作用 388

描写的对象 388

人物描写 388

肖像描写 389

行动描写 389

语言描写 389

心理描写 389

细节描写 389

环境描写 389

场面描写 389

描写方法 389

直接描写 389

间接描写 389

细描 389

白描 390

记叙文的抒情 390

抒情的定义 390

抒情的方法 390

记叙文中的议论 390

状物作文 390

状物作文指导 390

记事作文 393

命题的原则 393

写前指导要点 393

指导题材 393

注意大面积指导防止出现死角 394

写前指导应避免的问题 394

其他有关问题 394

议论文指导 394

议论文的特点 394

议论文的分类 395

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395

构成议论的三要素 395

论点的提出 395

论据 395

论据的分类 395

论证的方式 395

证明常用的方法 396

例证法 396

喻证法 396

对比法 396

类比法 396

因果论证法 396

演绎论证 396

反证法 396

归谬法 396

排除法 396

分层论证 396

假设法 396

反驳方法 396

反驳论点 396

反驳论据 396

反驳论证 396

议论文的结构 397

议论文的选材 397

语言特色 397

读后感的写作 397

指导写读后感的基本步骤 397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397

要注意的问题 397

说明文指导 398

说明文的特点 398

说明文的结构 398

总分式 398

分合式 398

合开合式 398

并列式 398

递进式 398

综合式 398

说明的顺序 398

时间顺序 398

空间顺序 398

逻辑顺序 399

说明要把握特征 399

说明方法 399

下定义说明 399

分类说明 399

举例说明 399

数字说明 399

引用说明 399

分解说明 399

生动说明 399

平实说明 399

趣味性与知识性 399

语言特色 399

条件文指导 399

扩写 399

缩写 402

改写 403

仿写 406

续写 406

看图作文指导 407

看图作文的图画 407

选图的原则 407

指导要点 408

写好看图作文的方法 409

培养独立作文能力 410

作文批改 411

作文批改的意义 411

作文批改的原则 411

作文批改的步骤 412

作文批改的方式 413

小学作文批改的范围 416

批改作文的形式要多样化 416

作文批语的实效性 417

作文批改应注意的问题 419

作文讲评 420

什么是讲评 420

讲评的意义 420

讲评前准备 420

讲评要注意的问题 421

讲评的方法 423

作文修改 427

作文修改 427

文章为什么要修改 427

怎样进行作文修改 428

作文修改常用符号 428

书信类 430

书信的定义 430

书信的源流 430

书信的格式 430

信封的写法 430

写书信注意事项 431

书信的种类 431

书信的特点 431

慰问信的写法 432

表扬信的写法 432

感谢信的写法 433

介绍信的写法 433

贺信的写法 434

检举信、批评信的写法 434

求职信的写法 434

读者来信的写法 435

申请书的写法 436

决心书的写法 436

倡议书写法 437

挑战书和应战书的写法 438

广告类 439

广告的定义、性质 439

广告的作用 439

广告的功能 439

广告的种类 439

广告的写法与表现形式 440

广告创作的原则要求 440

广告的内容 441

成功的广告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441

广告常见的体式 441

广告词写作八式 441

广告语言的音乐美 442

日记类 442

什么是日记 442

日记的种类 443

日记的书写格式 443

日记的选材方法 443

写日记要注意的问题 443

写日记有哪些好处 444

如何指导学生写日记 444

礼仪类 445

对联 445

请谏 445

聘书 446

讣告 446

悼词 446

婚礼程序 446

司法类 447

起诉书 447

民事起诉状 447

刑事自诉状 448

申诉状 448

外交类 449

协议 449

护照 449

居民身份证 449

条约 449

照会 449

其它类 449

读书笔记 449

记录 450

决议 450

请假条 450

通知 450

留言条 451

启事 451

计划 452

如何制定学校工作计划 453

规划 454

总结 455

如何写好学校工作总结 455

请示、报告 456

调查报告 456

协议书 457

经济合同 458

口语交际 460

口语交际课 460

口语交际课课例谈 460

以介绍× × ×为主线的口语交际课 460

以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为主题的口语交际课 463

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的口语交际课 465

以培养学生现代意识为主题的口语交际课 466

演讲 468

什么是演讲 468

为什么要学习演讲 468

演讲的作用 469

演讲的特征 469

演讲的分类 469

演讲的要素 470

演讲对口头语言的要求 470

演讲的口头语言的表达技巧 470

演讲者的体态 470

演讲者的手势语 470

演讲者的眼神 471

演讲者应具有的修养 471

如何加强演讲者的修养 471

演讲风格的四种基本类型 471

演讲稿 471

什么是演讲稿 471

演讲稿的特点 471

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471

演讲稿的结构 471

写演讲稿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 472

如何确定演讲稿的题目 473

家教 474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474

家庭教育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 474

家庭教育的特殊性 474

家长教育子女的错误看法和做法 475

家长怎样做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475

家长应具备哪些文化知识 475

教育子女需要哪些能力 475

家长要真正全面地了解孩子应注意什么 475

家长教育子女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475

对幼儿进行道理灌输时父母应注意什么 475

幼儿养成不良习惯的原因 475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家长应做到哪几点 475

培养幼儿记忆力,提高其记忆效果时,应注意哪几点 476

在训练幼儿能力方面,家长应注意什么 476

家长培养和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时应注意什么 476

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观察习惯 476

指导儿童防止遗忘的方法 476

如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476

家长如何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76

家长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应注意哪几点 477

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时,家长该怎样做 477

小学阶段家长应培养孩子哪些心理品质 477

家长如何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 477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能力 478

家长如何对待首次发生越轨行为的学生?比较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什么 478

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应坚持的社会性原则 478

家庭教育的常用方法 478

班主任如何指导开好主题班会 479

班主任如何建立和巩固优秀班集体 480

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小干部的培养工作 481

班主任如何开好学生家长会 481

班主任如何抓好起点年级的工作 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