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春行长乐三溪村 3
三看青云山 6
家庭旅游的乐趣——从永泰赤壁到百漈沟景区 9
重读青芝山 11
山水秀色书院风骚 14
将军山雄姿 17
从步行街到海坛天神 19
虎山行 21
凤冠塔影 24
游洋惠政桥春秋 27
走进“仙门” 30
枫亭灯事 33
木兰溪流韵 36
走进画境 40
九鲤寻梦 43
荔林水乡 46
“客家魂·苏区情”采风记 50
神奇的蛟湖 53
吉山云烟氤氲 56
拥抱绿色三明 59
三明之旅(外一章) 62
海上奇观 67
重访赵家堡 70
太姥山的雨后和星空 73
路的“张力” 75
畅游杨家溪 78
霞浦古城堡风云 81
茶园无处不飘香 84
古道遐思 89
高速纵横谈 91
难忘的“彩云之南”之旅 97
河源风情 102
京西会友 105
湖上望月与河边看月 108
鲁迅研究和他的故乡之忆 113
茶花风韵婺城春 116
岁暮回眸金华情 120
佛堂风采 123
又瞻朱丹溪园陵 126
义乌情深 129
大元千年文化村 131
在徽山皖水之间 136
走进中原大地 144
固原的石窟 149
情系绍兴 152
法兰克福走笔 161
波恩和科隆漫记 164
莱茵河写意 167
荷兰之旅: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 170
巴黎日记 173
卢森堡大峡谷秋景 181
在马克思故乡的遐思 184
海德堡古城风光 186
司徒加特汽车城和沃尔姆城堡 188
慕尼黑体育场写实 191
从莫扎特的故乡萨尔斯堡到维也纳 194
水城威尼斯 199
罗马的沧桑 202
感受佛罗伦萨 206
欧洲路景 209
童年之恋 213
从小学到初中 215
恰同学少年——忆在仙高求学的岁月 218
攀登需毅力 222
文学创作,从中学起步 224
在“囊萤”和“映雪”楼上 226
流水如歌 229
春节的乡情 232
难忘的琴声 235
木兰溪的晚风 238
大海情缘 241
海风拂过岁月沧桑 246
河边漫步回味人生 250
飞雪迎春 254
人生难得是童真 257
“夕阳红”的联想 260
理想·抱负·奉献 263
肃立绿色丰碑前 266
伤逝 269
网络闯进生活以后 274
家的“文化使者” 276
岁暮编书所作 278
一部有特色的福建地方史论——乡贤朱维干老教授《铁苍文集》序 283
巧妙的艺术构思——读《湄洲岛奇缘》 287
喜读《宋省予图传》 290
《云和月》的真情实感 294
值得阅读的儿童读物 298
写于《李耕论画》卷前 300
重读《剑鸣诗集》怀故人 303
一部有新意有价值的著作——读《闽台民间熟语研究》 307
人间重晚晴 310
文化老人的心路历程 312
地方文化精彩之作 314
龟洋古刹的书和景 317
一本系统写妈祖文化的文集 320
院士风采的写照——读长篇报告文学《林兰英院士》 323
《绶水书香》的墨香 327
赏析《三国演义》的诗词歌赋 329
《春雨潇潇》的乡土芬芳 331
为“翰墨情缘”祝贺 334
《流金岁月》的纯真 336
用“心”感受和体验的作品 338
《十年》的军营歌吟 341
读《莆田市工艺美术》 344
《佘国平木雕艺术》的艺术感染力 346
离思写春秋 349
书画俱美政文互动 352
人生金秋收获硕果 355
雅俗共赏文化情怀——《林语堂:生活要快乐》读后 359
反映百年漳州的可贵文学资料 362
九龙江文化的底蕴和品位 364
南国残阳》中的太平军在漳州 367
情满火山岛 369
“水仙之城”觅芳踪 372
精彩解读古典名著——读《团团想——我读中国四部古典》 376
《读史札记》序 379
新闻工作者贴近现实的散文集 382
歌词创作和研究双丰收 385
《难忘的十年》之学术生涯 389
老作家辛勤耕耘:《从小水门到步行街》 393
《云海长河》里的传奇人物 396
《曾焕乾传奇》序 399
情真意切的《萝卜情愫》 402
为《传奇青年林志群》作序 404
一部写华侨革命者许立的传记 407
读“扯而不淡” 410
以亲身经历写出《花谢昨日》长篇小说 414
《咏探人生》:对人生的探索和歌咏 416
古风古韵传精神——《闽都古韵》赏析 419
坊巷烟雨说风流——读女作家北北新作《三坊七巷》 421
关于海文化的深层思考和艺术表现 424
《新编神奇寿山石谱》:研究寿山石的力作 427
弘扬倪仁吉文化 430
《老子研究(四)》序 433
执着人生追求的书画家 436
铁血柔情的抗日英雄——《我的母亲赵一曼》观后感 437
民族精神的火炬——影片《天狗》观后 439
深刻而生动地再现谷文昌的报告文学 442
工笔长卷《春天里》品析 444
与摄影艺术融合的画作 446
有创意的少儿读本——读《船政之光》(小学版) 448
《新界》之新 451
为私企营造一片新天地 453
往事如珠数风流——读黄修己散文集《我的〈三角地〉》 455
自古文硕多贤臣 459
清初闽台“谋国恤民”的陈瑸 464
从义乌知县黄庆云的廉政说起 468
冯梦龙的微服察访办案 472
“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学习邓小平文艺理论的一点体会 479
福建文艺:伴和着时代的旋律 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