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刑事法的价值、方法与原则突破与突围:刑法学前沿报告&陈兴良 3
一、刑法方法论的反思 3
二、社会危害性理论的清理 7
三、犯罪论体系的建构 11
关于中国刑法理论研究方向的思考&刘守芬 韩永初 14
一、立足于现实生活,当心定义的陷阱 15
二、立足于中国现实,当心西方经验的陷阱 16
三、立足于生活的逻辑,当心理论逻辑的陷阱 19
四、立足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现实,当心学科专业化的陷阱 21
民国时期朝阳刑法学人刑法思想述要——谨以此文敬献高铭暄教授、王作富教授八十华诞&韩玉胜 沈玉忠 22
引言 22
一、朝阳刑法学人刑法思想的概览 24
二、对朝阳刑法学人刑法思想的评价 32
结语 35
中国刑法学的想象力与前景&周光权 36
一、中国刑法学的研究现状 36
二、制约中国刑法学再发展的因素 40
三、中国刑法学的前景 42
当代刑法价值理念及其借鉴&游伟 47
一、犯罪的相对性理念 47
二、刑法的不完整性理念 50
三、刑法的经济性理念 53
四、刑法的最后手段性理念 54
五、刑法的非道德化理念 56
面对各种新型犯罪的刑法&[德] 哈塞默尔著 冯军译 59
一、状况 59
二、解释 66
三、预测 68
敌人刑法:一个初步的清理&刘仁文 72
一、“敌人刑法”的基本主张 72
二、“敌人刑法”有可能将刑法研究引入歧途 73
结语 81
原由、方法与代价:中国传统社会犯罪控制的几个问题&翟中东 82
一、为什么中国传统社会高度重视犯罪控制 82
二、中国传统社会如何控制犯罪 83
三、通过构建礼制而完成对引发行为人犯罪的外在因素与关系的基本控制 83
结语 93
刑法规范的二重性概论&刘志远 94
一、刑法规范二重性之存在 94
二、刑法规范二重性之关系 99
论刑事法的历史分析&时延安 102
一、历史法学派与历史分析:居于基本方法地位的历史分析法 103
二、刑事法的历史分析与历史解释 106
结语 112
刑法的美学视角&韩瑞丽 113
一、美与美学 113
二、作为刑法理论的一种反思视角 117
三、提出“刑法的形象”和“刑法的情感” 119
在刑法精确化思维的延长线上——论应当重视刑法论证问题之研究&陈航 123
一、关于刑法精确化问题的思考 123
二、研究刑法论证问题的基本思路 131
论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确定&许发民 135
一、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135
二、刑法基本原则的确定 139
善解罪刑法定&储槐植 143
一、罪刑法定两种功能的和谐 143
二、罪刑法定与刑法适用的和谐 144
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若干问题研究&王政勋 147
一、新旧法的轻重比较 147
二、存在中间法时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适用 157
论刑法的法官解释&聂洪勇 162
一、刑法的法官解释的界定 162
二、刑法的法官解释的必要 164
三、刑法的法官解释的特点 166
四、刑法的法官解释的原则 166
论刑法学理解释的权力作用机制&林维 171
一、状况 171
二、作为权力影响手段的权威说服 171
三、刑法学理解释的权威说服性 173
四、刑法学理解释的权力说服途径 175
五、刑法学理解释的权力影响要素 179
刑法司法解释省际冲突问题研究&陈志军 183
一、刑法司法解释省际冲突的表现形式 183
二、刑法司法解释省际冲突的法律影响 186
三、刑法司法解释省际冲突的原因探析 187
四、刑法司法解释省际冲突的解决 188
司法意义刑法目的存在论&曾明生 192
一、“司法意义刑法目的存否”问题的提出 192
二、司法意义刑法目的虚无论及其缺陷 193
三、司法意义刑法目的存在论及其主要依据 195
四、余论:司法意义刑法目的的内容 202
论限时法——以刑法为例&黄明儒 204
一、限时法的概念与学说 205
二、委任行政规范与法律变更 208
三、限时法变更之效力 211
第二编 犯罪论略论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犯罪特征&欧阳涛 217
一、社会危害性 218
二、刑事违法性 220
三、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关系 222
双重的犯罪含义与两级的犯罪论体系&张明楷 225
刑法上的犯罪概念若干问题探讨&孟庆华 236
一、形式犯罪概念、实质犯罪概念与混合犯罪概念问题 236
二、社会危害性是否属于认定犯罪的标准问题 239
三、应受刑罚惩罚性是否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问题 241
四、犯罪概念中是否存在定量因素问题 243
五、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问题 245
论实质违法性的判定&徐岱 247
一、各种犯罪概念中的犯罪本质的历史沿革 248
二、实质违法性的确认 250
三、实质性违法判定的双重标准的建构 254
社会危害性理论的理性评价&王利宾 258
一、制刑阶段 258
二、司法阶段 260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所面临的基本课题&付立庆 264
一、重构论所面临的说服对手:维持论与改良论 264
二、重构论对于维持论的说服方向——“两头轻”现象及其破除 265
三、重构论对于改良论的说服——需要的是迎难而上 266
四、重构论的实现途径:激进的重构还是保守的重构?——兼评所谓的并存说 268
五、余论:重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理念支撑 269
罪与非罪之疑罪的犯罪构成考察&段启俊 272
一、犯罪客体的考察 273
二、犯罪客观方面的考察 274
三、犯罪主体的考察 278
四、犯罪主观方面的考察 280
犯罪客体要件存废若干问题的思辨&庄劲 282
一、犯罪客体是否会导致循环定义 282
二、犯罪客体是否仅属于犯罪概念的范畴 283
三、犯罪客体是否没有法律根据 284
四、犯罪客体是否与其他构成要件不协调 285
五、剔除犯罪客体是否不影响对行为定性 287
六、客体是否只是构成要件的解释根据 291
论定量因素在我国刑法中的存在根据&冯殿美 杜娟 293
引言 293
一、我国定量因素研究现状 293
二、定量因素在刑法立法中的必然存在 295
结语 302
刑法上的结果新探&王仲兴 304
一、刑法上的结果的内涵 304
二、刑法上的结构的分类 308
三、刑法上的结果的地位和作用 312
突发性犯罪的主观罪过分析——兼议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之区别&刘隽 315
一、案情重诉与理论争点 315
二、突发性犯罪与突发性故意 317
三、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319
结论:突发性故意属直接故意 323
故意构成要件与过失构成要件——以被允许的危险为契机&[日] 佐久间修著 王昭武译 325
一、被允许的危险与侵害结果 325
二、被允许的危险中的故意、过失 326
三、社会相当性与被允许的危险 327
四、不被允许的危险与故意构成要件 329
五、危险驾驶的故意与违法的人体试验 331
六、构成要件性故意、过失与责任故意、过失 333
结语 335
论事实错误的分类&刘明祥 338
一、事实错误的分类方式 338
二、事实错误分类的争议焦点 343
打击错误研究&向朝阳 汪洋 349
一、打击错误的含义与特征 349
二、打击错误的理论归属问题 350
三、打击错误的处理 354
假想防卫的界限分析&王剑波 362
引言 362
一、假想防卫的概念与特征 362
二、假想防卫的存在范围界定 365
三、假想防卫的刑事责任分析 368
四、一件值得思考的案例——对假想防卫的再防卫 371
结论 372
有关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的相关问题&[日] 奥村正雄著 王昭武译 373
一、问题之所在 373
二、与正当防卫之间的关系 374
三、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 376
四、紧急避险的类型 382
五、自招危难 387
六、被强迫的紧急避险 391
结语 394
紧急避险:对物防卫性质问题上不应动摇的立场&陈璇 396
一、中外刑法理论关于对物防卫性质的学说论争 396
二、对物防卫在性质上属于紧急避险的系统论证 401
小结 408
共谋共同正犯论&[日] 西田典之著 刘隽译 409
一、共同正犯的共犯性 409
二、共同正犯的标准 410
三、判例理论的检讨 414
日本判例认定“共谋共同正犯”的根据&毕英达 416
一、旧刑法下大审院时期的认定根据 416
二、现行刑法下大审院时期的认定根据 417
三、现行刑法下最高裁判所时期的认定根据 419
四、简评 423
共同正犯成立与责任的本质&甘添贵 425
一、前言 425
二、共同正犯成立的本质 426
三、共同正犯责任的本质 432
实行犯与正犯:一种概念上的考察&叶良芳 438
一、实行犯概念的提出 438
二、实行犯概念的界定 442
教唆犯着手新论——兼及《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的废除&钱叶六 450
一、“着手”判定的一般标准 450
二、教唆犯的着手之学说及其评析 454
三、《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应予废除 461
网络共同犯罪认定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思路&张俊霞 464
一、关于网络共同犯罪故意的认定 464
二、关于网络单位犯罪问题 469
刑法罪数论之行为个数与竞合体系&林钰雄 476
前言 478
一、基本立场 481
二、判断行为数之三分说 482
三、构成要件一行为/包括一罪 483
四、自然的行为单数/接续犯 488
五、立法之检讨 496
结语 499
六、附录:跨连新旧法之施用毒品行为 499
七、本文见解 503
八、结论 506
罪数、数罪及并罚根据研讨&屈学武 508
一、罪数、数罪与非典型数罪 508
二、我国刑法关于特定“处断一罪”的范式反映及学理争议 509
三、关于牵连数罪“并罚”及其处罚根据的法理评析 512
四、牵连数罪应否“并罚”及其处断根据研讨 516
我国刑法中结果加重犯新探&吴振兴 520
一、人身伤亡类 520
二、财产损失类 525
三、特定指标类 527
四、似是而非类 528
情节加重犯基本问题研究&王志祥 531
一、情节加重犯的构造 531
二、情节加重犯的范围 532
三、情节加重犯的加重情节的性质 534
四、情节加重犯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 536
论刑法中的推定犯&初炳东 539
一、推定犯的概念和相关立法条文 539
二、推定犯的分类 542
三、对“事实上允许被告人提出反证的推定犯”的理解(以刑讯逼供罪“致人伤残、死亡的”为例) 543
四、推定犯的证明责任 546
五、英美刑事法中的推定犯 547
六、我国推定犯的立法理由和目的 548
七、结论和建议 550
论“出罪”&夏勇 551
一、“出罪”与无罪 551
二、“出罪”与定罪 554
三、“出罪”与入罪 558
四、“出罪”与疑罪 563
第三编 刑事责任和刑罚论关于刑事责任的几个问题&齐文远 567
一、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567
二、刑事责任的地位和功能 570
三、刑事责任的发展阶段与实现方式 574
论现代刑罚目的理论的种类与中国刑法理论的选择&王世洲 579
一、中国刑罚目的的理论地位与功能性反思 579
二、现代刑罚目的理论的种类 584
三、中国刑法理论对刑罚目的的选择 598
死刑与无期徒刑的选择标准&[日] 川崎一夫著 刘隽译 610
一、序说 610
二、在日本的死刑判决中所出现的量刑事实 612
三、法定刑罚范围内的死刑与无期徒刑 618
四、责任范围的认定与死刑 621
五、犯罪预防判断与死刑以及无期徒刑的选择 623
六、量刑论与死刑存废论 625
七、最近最高裁判所所判决的死刑案件 626
结语 638
论生命权视野中的生命刑&朱本欣 639
一、生命刑是对生命权的侵犯吗 639
二、生命刑与生命权保护观念 644
三、生命至上观念培育与死刑废除之渐进 648
公众认同、政治抉择与死刑控制&梁根林 653
一、废除还是保留死刑,这是一个问题 653
二、死刑的公众认同——集体意识对死刑正当性和合法性的支撑 655
三、集体意识的“两张脸”——死刑的公众认同的两面性解构 661
四、死刑的政治抉择——什么是政治领袖应有的贡献 665
死刑控制的司法方法论&刘树德 672
一、死刑研究现状总体缺失方法论研究 672
二、死刑控制的司法方法 673
死刑裁量情节适用中的特殊问题&马松建 684
一、民愤与死刑适用 684
二、被害人过错与死刑适用 689
三、被害方的态度与死刑适用 693
中国当前死刑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展望&赵秉志 698
一、中国当前死刑制度改革的背景 698
二、中国当前死刑制度的立法改革 701
三、中国当前死刑制度的司法改革 703
四、中国死刑制度改革的未来展望 707
论死刑适用标准——以司法为视角&周道鸾 709
一、刑法规定的死刑适用标准 709
二、执行死刑适用标准应当以国家的基本死刑政策为指导 713
三、正确掌握死刑适用标准,严格控制死刑的适用 714
结语 723
死刑特殊威慑力之辨伪——以实证分析为视角&张远煌 725
一、问题的提出 725
二、死刑威慑力实证研究结论之展示 726
三、死刑立法无特殊威慑力之论证 729
四、死刑执行威慑力之辨析 732
结论 734
联合国死刑价值选择与中国死刑政策出路&谢望原 738
一、联合国关于死刑的价值选择 739
二、中国死刑政策之出路 744
当代美国的死刑制度&唐世月 749
一、死刑罪行较多,但死刑罪名相对集中 749
二、死刑案件的诉讼程序比较复杂、诉讼成本高昂 751
三、赦免(Clemency)普遍被列为死刑执行前必经程序 754
四、死刑适用的对象范围在逐步缩小 755
五、死刑判决和实际执行数相对较少 755
六、死刑执行方式多样 756
七、死刑错判率仍然较高 758
精神障碍与死刑&[日] 川本哲郎著 王昭武译 760
一、我国与美国的死刑实际状况 762
二、精神障碍者的死刑 767
三、死囚犯人的处遇 770
结语 773
罪刑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谈罚金刑在我国现阶段之适用&冯亚东 776
一、存在的问题 776
二、有必要确认“以刑定罪”刑事规律 777
三、刑罚多样化对犯罪种类及外延的影响 779
四、财产刑在长时期内均不应成为我国刑罚的独立责任方式 782
五、以严格的身体刑划定犯罪圈 784
必并制罚金刑立法探解&韩轶 786
一、导言 786
二、必并制罚金刑的立法之检讨 787
三、思考与建议 791
论量刑基准的确定&周长军 徐嘎 韩永初 793
一、量刑基准是否存在 793
二、量刑基准如何界定 795
三、量刑基准如何确定 798
论缓刑的矫正制度&李恩慈 805
一、缓刑矫正制度的历史演变 805
二、缓刑矫正制度的基本内容 806
三、矫正缓刑犯的社区实践 807
四、完善我国的缓刑矫正制度 809
论前科效应的理论基础&于志刚 813
一、前科效应的理论根据 813
二、前科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818
三、前科效应的规则合理性 819
四、前科效应的刑罚构成特点:双重复合性 821
五、前科效应的法律属性:刑罚效果的配套评估体系 823
第四编 罪刑各论“犯前款罪”实考——兼论引证罪状的立法技术&楼伯坤 831
一、对“犯前款罪”的实证考察 831
二、“犯前款罪”立法规范与理论的冲突 835
三、完善“犯前款罪”立法的思考 838
恐怖主义犯罪:维护公共秩序与尊重人权的制衡&王秀梅 840
一、关于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认识 840
二、惩治恐怖主义犯罪适用的法律规范 845
三、惩治恐怖主义犯罪与尊重人权的制衡 847
结语 852
略论与交通肇事罪相关的几个问题&李希慧 854
一、使用非机动车辆肇事能否按照交通肇事罪处理的问题 854
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解问题 856
三、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之质疑 860
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赫兴旺 863
一、罪种分工与交通肇事罪存在的范围 863
二、罪状的描述与客观要件的理解 864
三、混合罪过与本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865
四、刑事责任的转移与本罪主体的认定 868
五、共同过失犯罪与本罪的认定 869
六、允许的危险、信赖原则与本罪的认定 873
七、危险犯的设立与事故的预防 874
经济犯罪的规范解释刍议&肖中华 876
一、注重刑法价值的独立判断,防止规范解释的从属性 876
二、注重构成要件的实质解释,防止规范解释的形式化 884
三、注重构成要件的体系解释,防止规范解释的片面性 890
金融领域经济犯罪新形态研究——以近期证券市场涉罪问题为重点&顾肖荣 896
一、打着委托理财旗号的犯罪 897
二、操纵证券市场和违规披露信息 900
三、“老鼠仓”与违规运用资金罪 904
四、“代理一级半市场股权买卖”引发的涉罪问题 907
非法承销证券罪识别与学理解构&顾雷 912
一、非法承销证券罪刑事立法的必要性 912
二、非法承销证券罪概念及构成要件 914
三、非法承销证券罪的罪名和罪状设置 918
四、非法承销证券罪司法认定问题 919
中国反洗钱立法发展:问题与展望&阮方民 924
一、中国反洗钱立法发展简要回顾 924
二、反洗钱法律规范与国际反洗钱规则的趋同化与差异化 926
三、中国反洗钱立法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展望 930
金融诈骗罪在立法上的若干问题&杜江 933
一、我国金融诈骗罪在立法上所存在的问题 934
二、英国刑法对类似我国金融诈骗罪的有关规定 943
结语 947
我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法完善&樊凤林 刘东根 948
一、立法指导思想的缺陷及完善 948
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选择与完善 950
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刑法立法的缺陷与完善 951
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若干问题研究&党建军 958
一、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逻辑思路之辨正 958
二、故意杀人罪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具体情形的把握 960
三、故意杀人罪适用死缓具体情形的把握 962
四、被害人过错对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影响 965
五、“民意”对故意杀人罪死刑适用的影响 967
六、共同(包括雇凶)杀人案件的死刑适用 968
“公平交易法”与“刑法”之交错——以诽谤罪为例——以人文主义法学为视角&张丽卿 971
一、前言 971
二、禁止营业诽谤之立法例 972
三、“公平法”营业诽谤之禁止 975
四、“刑法”之诽谤罪 983
五、比较“公平法”营业诽谤罪与“刑法”诽谤罪 985
六、“公平法”营业诽谤罪与“刑法”诽谤罪之竞合 987
七、个案评析 988
结语 995
网游虚拟财产:刑法保护中的价值冲突和选择&青锋 996
一、虚拟财产的概念和特征简析 996
二、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必要性:两种对立的主张 998
三、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实证解读和价值冲突 1001
抢劫杀人案的定罪研究&于同志 1011
一、关于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的定罪 1011
二、关于在抢劫过程中致人死亡的定罪 1014
三、关于实施抢劫后,为杀人灭口、逃避罪责又将被害人杀害的定罪 1018
略论毒品犯罪刑罚问题&曾粤兴 蒋涤非 1021
一、毒品犯罪的刑罚配置是否合理 1021
二、毒品犯罪的刑罚适用 1026
为非法持有毒品犯罪分子藏匿毒品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李莹 1032
一、由一真实案例引发的思考 1032
二、分歧意见 1032
三、评析意见 1034
毒品犯罪再犯与累犯竞合时应以累犯论&朱建华 1041
一、毒品犯罪再犯与累犯的相互关系 1041
二、毒品犯罪累犯与毒品再犯竞合时的现行处理规定 1042
三、对特殊毒品再犯只适用再犯处理的缺陷 1043
四、应对特殊毒品再犯中符合累犯条件的按照累犯进行处理 1045
关于斡旋受贿的几个问题&朱孝清 1047
一、如何理解“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1047
二、如何理解“谋取不正当利益” 1053
三、对第三人应当如何处理 1057
我国刑法贿赂犯罪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特征之评析&戴玉忠 1060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贿赂犯罪制度的主要特征 1060
二、1979年刑法典中贿赂犯罪规定的主要特征 1061
三、1982年《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中贿赂犯罪规定的主要特征 1062
四、1988年《补充规定》中贿赂犯罪规定的主要特征 1064
五、1995年《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中贿赂犯罪规定的主要特征 1065
六、1997年修订刑法和刑法修正案中贿赂犯罪规定的主要特征 1066
七、我国现行刑法贿赂犯罪制度几个问题的分析 1068
商业贿赂犯罪有关适用法律问题研究&韩耀元 1073
一、关于商业贿赂犯罪的范围及管辖问题 1073
二、关于商业贿赂犯罪主体方面的问题 1074
三、关于商业贿赂犯罪对象方面的适用法律问题 1076
四、关于“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认定问题 1077
五、关于商业贿赂犯罪中“经济往来”和“违反国家规定”的认定问题 1078
六、关于“经济往来”中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问题 1080
回扣详议——以商业贿赂罪为视角&赵冬燕 范德月 1082
一、回扣的界定 1083
二、回扣的性质 1083
三、回扣的特征 1085
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李文峰 1091
一、关于商业贿赂案件的管辖 1091
二、关于单位实施的商业贿赂犯罪 1093
三、谋取利益在商业贿赂犯罪构成中的作用 1095
四、关于商业贿赂犯罪的对象 1096
五、影响商业贿赂定罪量刑的情节 1097
谁在杀“贪官”?谁在反腐败?谁在监督监督者?——写在郑筱萸被判处死刑之际&李翔 1099
一、缘起 1099
二、建立预防腐败犯罪法律体系的依据 1102
三、我国应建立一部《预防腐败犯罪法》 1104
挪用公款罪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讨&王琼 1107
一、挪用公款罪立法简介 1107
二、疑难问题探讨 1108
第五编 刑法立法97刑法之思索与展望&孙力 1119
一、刑法现状的分析与评价 1119
二、未来我国刑事立法的走向 1126
刑法再修改的理念与规则——以现今的议论为根据&冯军 1131
一、修改刑法的理念 1131
二、修改刑法的规则 1138
对我国刑法立法的简要回顾与未来发展走向的两点期许&周振晓 1145
一、1979年以来我国刑法立法的简要回顾 1145
二、对我国刑法未来发展走向的两点期许 1146
从《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看我国单位犯罪的立法趋势&彭凤莲 1149
一、《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中的法人犯罪 1149
二、我国刑法中“单位犯罪”与公约中“法人犯罪”的差异 1151
三、我国在“单位犯罪”上与公约的协调与完善 1152
关于改革与完善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建议&郭建安 张桂荣 1157
一、在刑法典中设立环境犯罪专章 1159
二、将环境犯罪专章的名称确定为“危害环境罪” 1161
三、降低环境犯罪构成要件中对传统结果的要求 1161
四、合理确立环境犯罪体系 1163
五、改革与完善对环境犯罪人的处罚体系 1170
六、对环境犯罪刑事责任的追究应当采用责任推定原则或者责任举证倒置原则 1170
七、对环境犯罪应当采用特殊的追溯时效 1171
八、对环境犯罪的罪名与罪状应当进一步明确 1172
再论我国缓刑制度之立法完善&但未丽 1173
一、明确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 1173
二、完善缓刑考验期内行为规范的规定 1175
三、完善撤销缓刑的相关规定 1176
四、增加被缓刑人的刑事义务 1178
司法职务犯罪的刑法立法缺陷与完善——以遏制司法职务犯罪为视角&聂立泽 1180
一、刑法对司法职务犯罪规定的主要缺陷 1180
二、防治司法职务犯罪的刑法立法完善对策 1188
论我国贿赂犯罪罪名体系的完善——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参照&胡隽 1191
一、我国刑法与《反腐败公约》对贿赂犯罪罪名体系规定的比较 1191
二、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的增设 1193
三、影响力交易罪的增设 1201
第六编 刑事政策学、犯罪学和刑事执行法学刑事政策与自由主义&林东茂 1211
前言 1211
一、刑事政策的意义 1212
二、刑事政策与其他刑事学 1213
三、刑事政策的基本原则 1215
四、自由主义要论 1217
五、对于美国若干犯罪抗制法案的批评 1220
六、死刑不抵触自由主义 1223
结语 1226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辩证关系&姜伟 卢宇蓉 1228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哲学基础 1228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背景 1231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含义辨析 1233
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司法实践 123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含义及实现方式&黄京平 1243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时代定位与评价 1244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方式 1247
宽严相济政策的司法适用&张智辉 1251
一、司法实践中如何区分宽与严 1251
二、宽严相济与严格执法 1257
刑事和解:价值冲突和制度架构&孙国祥 1269
一、刑事和解的价值冲突及评述 1269
二、刑事和解的制度架构 1273
试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决策与实现&陈敏 1277
一、刑事政策的概念、目标与作用 1277
二、中国现阶段刑事政策的决策 1279
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含义 1281
四、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建议 1282
对非公有制经济刑法平等保护的思考&李邦友 1286
一、刑法第91条、第92条关于财产的解释性规定 1286
二、关于国有公司、企业对其控股、参股的上市公司挪用资金犯罪问题 1288
三、将涉及国有公司、企业及其工作人员的犯罪扩大到所有的企业及其工作人员 1290
论刑法的平等保护&苏惠渔 1294
一、平等适用刑法首先是一个历史意义的概念 1295
二、刑法平等保护的基本特征 1297
三、平等原则是以刑罚的人道主义为基础的 1301
促进刑事司法的公平正义,实现社会成员的公正追求&刘德法 孔德琴 1304
一、公平正义是刑事司法的价值取向 1304
二、司法公正是社会公众对刑事司法的基本诉求 1308
三、公平正义在刑事司法中的实现 1313
对我国吸毒问题的刑事政策思考&肖怡 1318
一、我国处理吸毒行为的立法与司法现状 1318
二、将吸毒行为纳入“犯罪圈”不是我国理性的立法政策 1319
三、“吸毒合法化”也不是我国当前立法政策的正确选择 1321
四、我国目前戒毒体制的弊端 1323
五、完善我国戒毒体制的建议 1326
犯罪被害人与刑事立法——犯罪被害人对策的历程&[日] 大谷实著 王昭武译 1329
一、日本被害人学会15年的历程 1329
二、刑事立法的动向 1330
三、犯罪被害人援助与立法问题 1332
四、犯罪被害人与重刑化 1334
五、几个课题 1337
从犯罪的刑罚学到刑罚的犯罪学&张小虎 1339
一、前科学时代的犯罪与刑罚 1339
二、犯罪的刑罚学 1342
三、刑罚的犯罪学 1344
四、刑罚的犯罪学的研究趣旨 1346
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犯罪预防&[日] 西原春夫著 任继鸿译 1350
中国少数民族人权保障与少数民族犯罪问题分析&吴大华 1358
一、中国少数民族人权状况及其评价 1359
二、中国少数民族的特别刑事关护 1362
职务犯罪生成机理和治理对策研究&陈正云 钱舫 1366
一、职务犯罪生成要素和机理分析 1367
二、治理职务犯罪的层级目标 1370
三、治理职务犯罪的措施体系 1371
解读人性化改造——以人文主义法学为视角&冯卫国 1377
一、人性化改造的基本内涵 1377
二、人性化改造的提出与罪犯改造观的变革 1380
三、人性化改造的实现路径 1383
21世纪的监狱行刑:外来资源还是本土资源?&王云海 1387
一、问题的所在 1387
二、西方行刑理论的到达点与问题点 1388
三、美国行刑的经验与教训 1396
四、“劳动改造”的“功”与“过” 1400
五、“外来资源”还是“本土资源”? 1402
刑罚执行法律监督基本问题研究&周洪波 1408
一、刑罚执行法律监督的概念与特点 1408
二、刑罚执行法律监督的根据 1409
三、刑罚执行法律监督的价值 1410
四、刑罚执行法律监督权的性质与内容 1411
五、刑罚执行法律监督的对象和内容 1413
六、刑罚执行法律监督的主体 1414
七、刑罚执行法律监督权的介入时间 1415
八、刑罚执行法律监督的手段与效力 1415
罪犯特许权论&柳忠卫 1418
一、罪犯特许权的界定 1419
二、罪犯特许权的价值分析 1423
对法治背景下监狱职能相关问题的思考&周海洋 1435
一、监狱法治与罪犯人权 1435
二、对与监狱职能相关问题的认识 1441
第七编 国际刑法、外国刑法、比较刑法和区际刑法论全球化时代的刑法国际协调&王文华 1451
前言 1451
一、我国刑法国际协调问题的提出 1451
二、我国刑法国际协调的主要对象 1453
三、我国刑法国际协调的主要领域 1455
结语 1457
引渡的司法审查&薛淑兰 1459
一、我国引渡司法审查的基本内容 1459
二、引渡司法审查的标准 1460
三、我国引渡司法审查的性质 1463
四、我国引渡司法审查的特点 1463
五、引渡司法审查的地位和作用 1466
六、引渡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引渡司法审查中的作用 1467
七、引渡司法审查的主体 1467
德国犯罪原理的发展与现代趋势&[德] 克劳斯·罗克辛著 王世洲译 1471
一、导言 1471
二、刑法体系中的三个中心范畴 1472
三、古典犯罪体系 1473
四、目的主义的犯罪体系 1475
五、我的方案:一个以刑事政策为基础的目的理性的(功能性的)刑法体系 1477
六、罪责扩展到责任及其从刑罚目的理论的派生 1482
七、总结和展望 1486
荷兰刑法的历史和特色&张杰 1488
一、荷兰刑法的发展历史 1488
二、荷兰刑法的内容及特色 1493
结语 1496
苏维埃犯罪客体理论:过程、特点与评析&薛瑞麟 1498
日本少年司法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其最近的动向&金光旭 1511
一、序言 1511
二、日本少年法的理念及基本制度设计 1512
三、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少年法修改议论 1517
四、近年来对少年法的批判 1518
五、2000年少年法修改的内容 1521
六、日本少年司法的展望 1524
结语 1525
中外反商业贿赂立法的比较与思考&傅跃建 1527
一、“天津德普回扣门事件”引起的法律思考 1527
二、国外反商业贿赂立法介绍 1528
三、我国反商业贿赂立法现况 1531
四、我国反商业贿赂立法缺陷与完善 1532
论“一国两制”下的移交逃犯机制&赵国强 1535
一、坚持“一国”原则,共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1535
二、恪守“两制”原则,平等协商,相互尊重,互不干涉 1539
三、以“属地管辖原则”为基石,以迅速、有效打击刑事犯罪为目的 1543
新修定“刑法总则”之理论基础&陈子平 1546
前言 1546
一、立法例之比较 1547
二、未遂犯之处罚根据 1550
三、实行之着手 1554
四、不能未遂(有关危险之有无) 1559
五、检讨 1564
六、中止未遂 1566
结语 1578
海峡两岸片面共犯理论比较研究&杨俊 1580
一、问题的提出 1580
二、中国台湾地区关于片面共犯成立性的争论点 1583
三、我国大陆关于片面共犯成立性的争论点 1587
四、海峡两岸关于片面共犯成立范围的争论点 1591
五、比较研究结论 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