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识别评价与工程控制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家禧,林琳,李刚著
  • 出 版 社: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06626900
  • 页数:66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阐述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方法、控制技术,包括全面通风、局部排风、粉尘控制、燃烧净化、化学毒物的控制与净化、噪声控制及非电离辐射控制等。

第一章 职业病危害识别与项目管理 1

第一节 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意义 1

第二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2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基本概念 2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要求 2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3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步骤和工作内容 5

第三节 职业病危害的概念 7

一、职业病危害及危害因素 7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8

三、高毒物品 15

第四节 常见生产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16

一、电子电器生产行业 16

二、蓄电池制造业 21

三、胶黏剂的生产与使用 23

四、表面处理行业 26

五、机械五金行业 31

六、塑料制品行业 37

七、化工产品行业 38

八、木家具制造业 50

九、小型汽车制造业 51

十、造纸工业 54

十一、建筑材料生产行业 56

十二、纺织工业 59

十三、电力工业 60

十四、采矿业 64

十五、钢铁工业 65

十六、有色金属冶炼 71

十七、石油炼制 75

十八、码头及储罐行业 80

第五节 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管理 81

一、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确定 81

二、建设项目的分类和管理 81

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 82

四、评价报告专家审查制度 83

五、管理程序 84

第六节 建设项目有关职业卫生要求 85

一、建设地点 85

二、总体布局 89

三、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 90

四、建筑物卫生 90

五、卫生防护 91

六、应急救援 97

七、个人防护 97

八、辅助用室 97

九、职业病防治管理 99

第二章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101

第一节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概述 101

一、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基本概念 101

二、目的和意义 101

三、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的要求 102

四、评价程序 102

第二节 职业病危害的评价方法和内容 103

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103

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104

第三节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调查内容 105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调查内容 105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调查内容 109

第四节 职业病危害评价监测要求 113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标准 113

二、职业卫生标准 114

三、监测条件 116

四、监测和评价基本要求 116

五、采样或测试点设置原则 116

六、现场采样、测试时段或频次等要求 119

第五节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案编制 122

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案内容和要求 122

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124

第六节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书编制 126

一、评价报告书格式 126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内容和要求 127

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的内容和要求 134

第七节 评价报告专家审查 141

一、专家的要求 141

二、组织专家审查的要求 141

三、专家审查会程序 141

第三章 全面通风 143

第一节 全面通风类型 143

第二节 全面通风设计 144

一、全面通风量计算 144

二、全面通风设计原则 146

三、全面通风气流组织 146

第三节 事故通风 148

一、事故通风排风量 148

二、事故通风设计原则 148

第四节 自然通风 148

一、自然通风计算 149

二、避风天窗及风帽 157

三、自然通风设计原则 160

第五节 风量平衡和热平衡计算 162

一、风量平衡 162

二、热平衡 163

三、风量平衡和热平衡设计原则 163

第六节 热、湿负荷和有害物散发量计算 164

一、散热量计算 164

二、散湿量计算 168

三、有害气体散发量计算 170

第四章 局部排风 172

第一节 局部排风罩 172

一、密闭罩 172

二、柜式排风罩(通风柜) 173

三、外部吸气罩 175

四、槽边排风罩 179

五、接受式排风罩 183

六、吹吸式排风罩 185

七、局部排风罩的设计原则 186

第二节 通风管道 187

一、通风管道的材料与形式 187

二、风管内的压力损失 190

三、通风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 206

四、通风管道设计要点 212

第三节 净化设备 214

一、除尘器 215

二、有害气体净化设备 215

第四节 通风机 215

一、通风机分类 215

二、通风机的性能参数 217

三、通风机的命名 219

四、通风机的选择 222

五、通风机的联合工作 223

第五章 粉尘控制技术 225

第一节 粉尘的基本概述 225

一、生产性粉尘的来源及分类 225

二、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226

三、粉尘的特性 227

四、尘粒在空气中的运动规律 229

第二节 除尘器的选择 230

一、除尘器的种类 230

二、除尘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31

三、选择除尘器的注意事项 232

第三节 重力除尘 233

一、沉降室构造 233

二、沉降室工作原理 234

三、沉降室设计 234

四、沉降室除尘应用 235

第四节 惯性除尘 236

一、惯性除尘器构造 236

二、惯性除尘器工作原理 237

三、惯性除尘器设计 237

四、惯性除尘器应用 238

第五节 离心除尘 238

一、旋风除尘器构造 239

二、旋风除尘器工作原理 239

三、旋风除尘器设计 239

四、旋风除尘器应用 241

第六节 过滤除尘 243

一、袋式除尘器构造 243

二、袋式除尘器工作原理 250

三、袋式除尘器设计 250

四、袋式除尘器应用 257

第七节 静电除尘技术 268

一、静电除尘器构造 268

二、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 272

三、静电除尘器设计 273

四、静电除尘器应用 279

第八节 湿式除尘 281

一、泡沫除尘器 282

二、水浴除尘器 283

三、水膜除尘器 285

四、自激式除尘器 286

五、文丘里除尘器 288

六、脱水装置 292

第六章 化学毒物控制技术 294

第一节 毒物的基本概念 294

一、生产性毒物的特征 294

二、生产性毒物的接触机会 295

三、生产性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96

第二节 防毒技术措施 298

一、无毒、低毒代替有毒、高毒 299

二、生产设备的密闭化、管道化和机械化 299

三、通风排毒和净化回收 299

四、隔离操作和仪表控制 300

第三节 燃烧净化法 300

一、直接燃烧 300

二、热力燃烧 302

三、催化燃烧 309

第四节 液体吸收净化法 314

一、吸收原理 315

二、吸收剂 319

三、吸收装置 323

第五节 固体吸附净化法 329

一、吸附原理 329

二、吸附剂 331

三、吸附的有关理论 334

四、吸附浸渍 338

五、活性炭吸附装置 339

第六节 冷凝净化法 345

一、冷凝原理 346

二、冷凝操作流程 347

三、冷凝器装置 348

第七节 其他净化法 350

一、电子束照射净化法 350

二、生物净化法 350

第七章 常见化学毒物的控制与净化 355

第一节 含有机化合物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355

一、有机化合物的理化特征 355

二、职业性接触及对健康的影响 355

三、含有机化合物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358

第二节 含铅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368

一、铅的理化特征 368

二、职业性接触及对健康的影响 368

三、含铅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368

第三节 含汞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370

一、汞的理化特征 370

二、职业性接触及对健康的影响 371

三、含汞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371

第四节 含氮氧化物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374

一、氮氧化物的理化特征 374

二、职业性接触及对健康的影响 374

三、含氮氧化物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375

第五节 含氟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381

一、氟及其化合物的理化特征 381

二、职业性接触及对健康的影响 381

三、含氟及其化合物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382

第六节 含氯及氯化氢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384

一、氯及氯化氢的理化特征 384

二、职业性接触及对健康的影响 384

三、含氯及氯化氢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385

第七节 含砷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388

一、砷及其化合物的理化特征 388

二、职业性接触及对人健康的影响 388

三、含砷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389

第八节 含硫化氢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390

一、硫化氢的理化特征 390

二、职业性接触及对健康的影响 390

三、含硫化氢废气的控制与净化 391

第八章 噪声控制技术 395

第一节 声学基础 395

一、声音的特征 395

二、声音的传播与衰减 399

三、噪声及其评价 401

第二节 职业性接触及对健康的影响 404

一、职业性接触 404

二、噪声对健康的影响 404

第三节 吸声降噪 405

一、吸声的基本概念 405

二、吸声机理 406

三、吸声材料(结构)的类型和要求 406

四、吸声系数和吸声量 407

五、吸声材料(结构)的选择 409

六、吸声减噪量的计算 421

第四节 隔声降噪 427

一、空气声隔声 427

二、撞击声隔声 442

第五节 隔振降噪 445

一、控制振动的基本方法 446

二、隔振原理 447

三、隔振弹性支承设计 449

四、常见的隔振器 452

第六节 消声降噪 455

一、消声器的种类 455

二、消声器性能要求 457

三、阻性消声器 459

四、抗性消声器 462

五、共振消声器 467

六、微穿孔板消声器 469

七、排气放空消声器 470

八、阻抗复合消声器 474

第九章 非电离辐射控制技术 476

第一节 射频辐射防护 476

一、射频辐射的基本概念 476

二、职业性接触及对人体的影响 477

三、射频辐射防护 478

第二节 红外辐射防护 480

一、红外辐射的基本概念 480

二、职业性接触及对人体的影响 480

三、红外辐射防护 481

第三节 紫外线辐射防护 481

一、紫外辐射的基本概念 481

二、职业性接触及对人体的影响 482

三、紫外辐射防护 483

第四节 激光防护 483

一、激光的基本概念 483

二、职业性接触及对人体的影响 484

三、激光防护 485

附录一 487

附录二 498

附录三 503

附录四 522

附录五 562

附录六 566

附录七 627

附录八 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