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概论 17
第二章 巫卜之文 31
第一节 卜辞、卦爻辞 32
第二节 《易传》 36
第三章 史家之文 41
第一节 钟鼎彝器之铭 42
第二节 虞夏商周之书 44
第三节 春秋战国之史 49
一《春秋》 50
二《国语》 53
三《左传》 58
四《战国策》 66
第四章 诸子之文 72
第一节 儒家之文 74
一《论语》 74
二《孟子》 79
三《荀子》 85
第二节 墨家之文 90
第三节 道家之文 95
一《老子》 95
二《庄子》 101
第四节 法家之文 107
第五节 杂家之文 113
第一章 概论 119
第二章 赋体之文 130
第一节 歌颂之文 131
一 李斯 131
二 司马相如 133
三 扬雄 135
四 班固 137
第二节 牢骚之文 139
一 东方朔 139
二 扬雄 140
第三章 史传之文 143
第一节 司马迁的《史记》 144
一“史家之绝唱” 146
二“无韵之《离骚》” 150
第二节 班固的《汉书》 163
一《汉书》异于《史记》的文章 164
二《汉书》同于《史记》的文章 165
三《汉书》文章的新特点 168
第四章 论说之文 173
第一节 汉初学杂申商之文 176
一 贾谊 176
二 晁错 179
第二节 前汉尊儒杂霸之文 182
一 董仲舒 182
二 淮南王刘安 184
第三节 两汉之际学风复古之文 187
一 扬雄 187
二 王充 190
第四节 汉末揭露时弊之文 194
一 王符 194
二 仲长统 196
第一章 概论 203
第二章 魏晋之文 214
第一节 汉魏之际 214
一 曹氏父子 214
二 建安诸子 224
第二节 魏晋之际 230
一 何晏、王弼 230
二 阮籍、嵇康 236
第三节 两晋、晋宋之际 245
一 陆机 245
二 刘琨 248
三 王羲之 251
四 陶渊明 255
第三章 南朝之文 261
第一节 “庸主”之文 261
一 梁武帝萧衍 261
二 简文帝萧纲 266
第二节 “词臣”之文 268
一 沈约 268
二 任昉 272
第三节 世家之文 275
一 王筠 275
二 刘孝绰 277
第四节 寒门之文 279
一 鲍照 279
二 刘峻 282
第四章 北朝之文 286
第一节 由南入北之文 286
一 庾信 286
二 颜之推 288
第二节 北方征实之文 292
一 郦道元 292
二 杨衒之 295
第一章 概论 303
第二章 隋世之文 313
第一节 卢思道之歌颂新朝 314
第二节 王通之提倡复古 316
第三章 贞观前后之文 322
第一节 直言极谏之文 322
第二节 牢骚愤世之文 325
一 王绩 325
二 王勃 326
第四章 武周治下之文 330
第一节 御用学士之文 330
第二节 指陈时弊之文 333
第五章 开元年间之文 336
第一节 盛世之文 336
第二节 忧世之文 338
第六章 “安史之乱”前后之文 341
第一节 衰世之文 341
一 萧颖士 341
二 元结 344
第二节 乱世之文 350
一 梁肃 350
二 陆贽 352
第七章 永贞前后之文(一) 356
第一节 韩愈 356
第二节 李翱、皇甫湜 367
一 李翱 367
二 皇甫湜 371
第八章 永贞前后之文(二) 375
第一节 柳宗元 375
第二节 刘禹锡 387
第九章 会昌前后之文 392
第一节 白居易 392
第二节 杜牧 397
第三节 李德裕 401
第十章 唐末五代之文 406
第一节 孙樵 406
第二节 皮日休 412
第三节 罗隐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