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健璋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111071212
  • 页数:385 页
图书介绍:本版在第1版基础上增添了些主要基础知识及汽车发动机新技术等.

第一篇 汽车发动机原理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基础 2

第一节 热功转换的基础知识 2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7

第三节 热力过程分析 12

第四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18

思考题 22

第二章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24

第一节 发动机的理论循环 24

第二节 四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 28

第三节 发动机的指示指标、有效指标和强化指标 31

第四节 发动机的热平衡 34

第五节 发动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35

思考题 37

第三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38

第一节 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38

第二节 四冲程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42

第三节 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的措施 44

第四节 二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49

第五节 工程应用实例(文摘) 53

思考题 58

第四章 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 59

第一节 概述 59

第二节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基本结构及原理 61

第三节 废气能量的利用 66

第四节 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 69

第五节 工程应用实例(文摘) 74

思考题 76

第五章 燃料与燃烧热化学 77

第一节 发动机的燃料及使用特性 77

第二节 燃烧热化学 81

第三节 燃烧的基础知识 84

思考题 86

第六章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87

第一节 燃料喷射与雾化 87

第二节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95

第三节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98

第四节 影响燃烧过程的运转因素分析 106

第五节 影响燃烧过程的结构因素 107

第六节 工程应用实例(文摘) 112

思考题 115

第七章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116

第一节 化油器的工作原理 116

第二节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122

第三节 汽油机的燃烧室 128

第四节 工程应用实例(文摘) 131

思考题 135

第八章 发动机的特性 136

第一节 发动机工况、性能指标与工作过程参数的关系 136

第二节 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138

第三节 发动机的速度特性 140

第四节 柴油机的调速特性 145

第五节 发动机的万有特性 148

第六节 发动机有效功率和燃油消耗率的大气修正 150

第七节 发动机与动力装置的匹配 153

思考题 155

第九章 发动机的排放与噪声 156

第一节 排放物及危害 156

第二节 排放污染物的机内、机外净化技术 160

第三节 排放法规及测试方法 171

第四节 柴油机的噪声 182

第五节 工程应用实例(文摘) 187

思考题 188

第十章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 189

第一节 汽油机的新型燃烧室 189

第二节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197

第三节 电控电子点火系统 210

第四节 柴油机的电子控制 214

第五节 可变配气机构与可变进气管 219

第六节 工程应用实例一(文摘) 222

第七节 电控气体燃料喷射系统 226

第八节 工程应用实例二(文摘) 233

思考题 237

第十一章 发动机试验 238

第一节 发动机试验的种类及有关标准 238

第二节 功率与燃油消耗率的测量 239

第三节 发动机其他参数的测量 251

第四节 发动机台架试验 255

思考题 258

第二篇 汽车理论 260

第十二章 汽车的动力性 260

第一节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260

第二节 汽车的驱动力 261

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阻力 266

第四节 汽车的动力方程 273

第五节 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 277

第六节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282

第七节 汽车的功率平衡 285

第八节 装有液力变矩器的动力特性 286

第九节 影响汽车动力性的主要因素 291

第十节 汽车的驾驶性能 294

第十一节 汽车动力性试验 297

思考题 302

第十三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303

第一节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303

第二节 汽车在各工况下的燃油消耗 304

第三节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309

思考题 313

第十四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确定 314

第一节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 314

第二节 传动比的选择 315

第三节 利用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确定动力装置参数 317

思考题 320

第十五章 汽车的制动性 321

第一节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321

第二节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分析 322

第三节 汽车的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326

第四节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332

第五节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 335

第六节 自动防抱死系统 342

第七节 制动能量的回收 343

第八节 汽车行驶安全性发展动向 345

思考题 347

第十六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348

第一节 概述 348

第二节 轮胎侧偏特性 351

第三节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对前轮角输入的响应特性 356

第四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转向系的关系 361

第五节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道路试验 365

第六节 操纵稳定性的主动控制 369

思考题 371

第十七章 汽车的平顺性及通过性 373

第一节 汽车的平顺性 373

第二节 汽车的通过性 377

思考题 383

参考文献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