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1
(一)渊源与流布 1
(二)唢呐与麟州风俗 4
(三)形制与吹奏技巧 8
(四)乐队构置与调性特色 12
(五)分类及命名 15
(六)鼓乐班沧桑 18
二、范例总谱 21
(一)四海船 21
(二)花道子 23
(三)西方赞 28
(四)水罗英 34
三、神木唢呐曲牌 37
(一)东路系列 37
1、传统部分 37
四海船(一)、(二) 37
慢花道子(一)、(二)、(三)、(四)、(五)、(六) 38
夜坐花道子(又称“西风赞”) 41
送坟花道子(一)、(二)、(三)、(四)、(五)、(六) 41
紧花道子(一)、(二) 42
下葬花道子 43
过街花道子 44
小拜门 44
狮子令 45
急毛猴 46
大扑灯蛾 48
小扑灯蛾 48
拣针(一)、(二) 49
林青 50
出马(一)、(二) 51
进屏(一)、(二) 53
剪灯花 54
哭皇天(一)、(二)、(三)、(四) 56
青天歌 59
双头扭金莲 59
单头扭金莲 60
鬼扯腿 60
野鹿鹿 60
背鼓子 61
四梆子 62
范采桑 63
范海阳 64
哭啼啼骂渔郎 64
小达子骂渔郎 64
银扭丝 65
麻叶飞 65
紧狮子令(一)、(二) 65
紧西方赞 66
六字西方赞 66
后西方赞 67
巴山虎(一)、(二)、(三)、(四)、(五)、(七)、(八)、(九)、(十)、(十一) 67
扫地风 70
刮地风 70
普安咒 71
悲伤曲 72
出殡 72
莲花落 73
红姐组(一)、(二)、(三)、(四)、(五) 74
孟姜女(又名“悲别情郎”) 76
苦相思(一)、(二)、(三) 77
起灵 77
哭妻 78
四哥揽工 78
一点红 78
上南坡 79
一句半(一)、(二)、(三) 81
后一句半 82
上坟(一)、(二) 82
丧葬 82
苦伶丁 83
离别 83
送板 83
急板“鬼扯腿” 84
夜坐“送曲” 84
急板“狮子令” 84
一垛泥 84
踩丧(一)、(二) 85
哭土堆 85
奠茶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 85
送丧过街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88
闹元霄 90
水罗英(一)、(二)、(三) 91
出鼓子(一)、(二)、(三)、(四) 95
得胜回营 97
鼓背 97
朝阳歌 99
过街牌子(一)、(二)、(三)、(四) 100
大开门 101
小开门 102
回门 102
上席 103
背灯斗 103
招亲 103
粉红令(一)、(二) 104
三不死(六指调刹头) 104
观花(一)、(二) 105
观花乐(反观花) 106
请相官 106
劝金杯 107
得胜还朝 108
饿嘞(一)、(二)、(三) 109
开庙门(一)、(二)、(三) 110
吊棒锤 110
二亲家相骂 111
八板(一) 111
大过桥 111
柳青芽(又名“迎亲” 111
八板(二) 112
道情 112
2、民歌小调及其它部分 113
进兰房 113
撇白菜(一)、(二)、(三) 114
信天游 114
走西口 114
绣荷包 115
刮野鬼(一) 115
鄂伦春舞曲 115
种洋烟 115
刮野鬼(二) 116
坐诗声法曲(一)、(二) 116
滚碾子 116
打妖牌 117
大姑娘美 117
偷红鞋 117
抽大烟(一)、(二)、(三) 117
水刮西包头 118
小牧牛 119
美女思亲 119
西季美人(又名“翻身五更”) 119
大闺女要汉 120
下柳林 120
探妹子 120
十送 120
过街锣鼓(一)、(二)、(三) 121
打枣儿(一)、(二) 122
3、套曲部分 123
红姐姐 123
凡调红姐姐 125
促鼓 126
王妈妈探病 126
哭皇天 127
三敬盅(一)、(二)、(三)、(四) 128
(二)南路系列 129
1、传统部分 129
四海船 129
水罗英(一)、(二)、(三)、(四)、(五)、(六)、(七) 130
水龙吟 133
水罗金 133
西方景 134
出鼓子(一)、(二)、(三)、(四)、(五) 134
斩鸡儿 137
得胜回营 137
清水令 138
花道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138
小拜门 142
小四句 142
不知名小调 143
小骂渔郎 143
大骂渔郎 143
哭啼啼骂渔郎 144
推碌碡(一)、(二) 144
进屏 145
一句半(一)、(二)、(三) 145
一马三箭 146
急毛猴(一)、(二)、(三) 146
闹元霄(一)、(二) 148
小柳青娘 148
狮子令(一)、(二) 149
闹天草 150
夜坐六指调(一)、(二)、(三)、(四)、(五) 150
满天星(一)、(二) 153
牧牛 153
奠酒士(一)、(二) 153
跌断桥(一)、(二) 154
西路八板 155
四合一 155
八板 156
老八板 156
四合四(一)、(二) 156
铁布衫 157
哭红令 157
方四娘 157
万年红 158
四大对 158
八小对 158
拜场(一)、(二) 159
金砖套玉瓦 159
秧歌草草 159
不知调(一)、(二) 160
千声佛(一)、(二) 160
尺字不知调 161
西方赞 161
经堂园(一)、(二) 162
南瓜蔓 163
陆板 163
救驾 164
下河湾 164
走北营 164
红旗旗 165
迎亲 165
湘子出家 165
换花 166
上南坡(一)、(二)、(三)、(四)、(五)、(六)、(七) 166
俄令儿 168
哭灵 168
骂银锣(一)、(二) 169
下河调 170
哭长城(一)、(二) 170
扭金莲(一)、(二)、(三) 171
双头扭金莲 172
2、民歌小调及其它部分 172
逃难 172
不知名小调(一)、(二) 173
姑娘抽大烟 173
秦雪梅吊孝 173
高梁梅花调 174
女孩儿算卦(一)、(二) 174
杀妲己 174
下江南 175
上天台 175
眉户调 175
夏帝盼 176
方四姐 176
观花(一)、(二) 176
推炒面 177
女孩担水 177
掌柜的看狗(又名“巧大嫂”) 178
敲起鼓和锣 178
嗑瓜籽 178
散花 178
五寨道情 179
刘志丹 180
妻儿害娃娃 180
刮野鬼 180
3、套曲部分 180
筛边(一)、(二)、(三)、(四) 180
三敬盅(一)、(二)、(三)、(四) 185
(三)秧歌唢呐曲:(1)、(2)、(3)、(4)、(5)、(6)、(7)、(8)、(9)、(10)、(11)、(12)、(13) 187
(四)流行唢呐曲 191
四、名曲荟萃 193
百鸟朝凤&山东民间乐曲 193
将军令&山西民间鼓吹音乐 201
黄土情&周东朝曲 203
山村来了售货员&张晓峰曲 205
附录:记谱符号说明 209
(一)吹奏符号说明 209
(二)打击乐符号说明 210
跋&项世荣 211
后记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