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村寨调查 景颇族 瑞丽弄岛乡等嘎村》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皎主编;景颇族调查组编写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10682407
  • 页数:231 页
图书介绍: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资助项目:本书介绍了景颇族的历史沿革、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宗教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前言 1

第一章 历史沿革:从洪水神话说起 7

一、族源及建寨 7

二、山官统治 10

三、建置沿革 12

第二章 生态环境:西南边境线上的天然资源宝库 14

一、地理分布 14

二、环境资源 15

(一)气候 15

(二)地形地貌 16

(三)地质和土壤 16

(四)水资源 17

(五)山脉 17

(六)矿产资源 18

(七)自然植被 18

(八)野生植物 19

(九)野生菌类 20

(十)野生动物 21

(十一)自然保护区 22

(十二)栽种植物 23

(十三)饲养动物 24

三、景颇族对环境和资源的利用 25

(一)居住地选择 25

(二)领地 26

(三)土类利用情况 26

(四)土地利用现状 27

(五)领地的空间变化 27

(六)水资源利用 28

(七)矿产资源利用 29

(八)野生植物利用 29

(九)野生动物利用 30

(十)植物栽种 31

(十一)动物饲养 31

四、生态环境意识 32

(一)关于生物起源的传说 32

(二)关于火的传说 33

(三)关于水的传说 34

(四)景颇族对村寨环境变化的看法 34

(五)森林变化及保护情况 35

(六)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5

(七)自然保护区管理情况 36

(八)疫病变化 36

(九)其他 37

五、生态环境建设 38

(一)村寨建设与生态环境 38

(二)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 38

(三)土地集约经营 38

(四)森林防火 39

(五)植树造林 39

第三章 人口:趋于年轻化 41

一、人口结构 41

(一)性别构成 41

(二)年龄构成 43

(三)民族构成 44

(四)宗教构成 46

(五)文化构成 47

(六)行职业情况 47

(七)社会构成 48

二、年度内人口的出生、死亡状况 51

三、年度内人口的迁移状况 53

四、计划生育状况 54

(一)计划生育政策及规定 54

(二)历年来计划内、计划外生育状况 54

(三)历年节育人数及避孕情况 56

(四)历年计划生育统计中的性别状况 57

(五)历年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情况 58

五、人口与发展 58

(一)村民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58

(二)人口的收入情况 58

(三)人口的变迁与发展 59

第四章 经济:发展与障碍 61

一、历史变迁及现状 61

(一)传统经济体系的变迁 61

(二)经济发展现状(概要) 65

二、民族经济 65

(一)自然条件 65

(二)社会环境 67

(三)各产业状况 67

(四)收入与消费 78

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80

(一)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80

(二)经济落后的原因 80

(三)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 82

第五章 社会:“长房子”消失之后 85

一、婚姻与家庭 85

(一)婚姻关系的缔结 85

(二)继嗣与分家 87

(三)亲属称谓 88

二、村社机构 89

(一)村社的组织管理 89

(二)村社的公共事务与活动 90

(三)村社村民的群体意识 91

三、社团组织 92

(一)传统的青年组织 92

(二)现代的共青团组织 93

四、社会分层 94

(一)贫富分层 94

(二)职业分层 96

五、社会热点 97

(一)吸毒现象 97

(二)赌博现象 98

(三)拐卖妇女现象 99

(四)贫困问题 99

第六章 政治:由山官制走向民族区域自治 103

一、政治体系 103

(一)山官制度 103

(二)民族区域自治 105

二、政治关系 109

(一)族际政治关系 109

(二)族内政治关系 111

(三)景颇族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关系 111

三、政治参与 113

四、政治沟通 114

五、政治文化 115

(一)政治认同和政治取向 115

(二)民主政治意识 116

(三)政治社会化 117

六、政治发展 117

(一)民族意识 117

(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18

第七章 法律: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122

一、景颇族过去的习惯法与现状 122

二、习惯法的内容 124

(一)犯罪与刑罚 124

(二)婚姻 126

(三)家庭与继承 128

(四)物权制度 128

(五)债权制度 129

(六)生产制度 129

(七)公益事务管理 129

三、村规民约 130

四、村寨中的法治组织与活动 134

(一)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小组 134

(二)德拉纪朋 135

(三)青年组 136

五、纠纷与诉讼 137

(一)纠纷与纠纷的解决 137

(二)诉讼情况 138

六、法律意识 138

第八章 文化:色彩斑斓而独具特色 139

一、文化组织与设施 139

(一)文蚌队 139

(二)社公房 140

(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141

(四)等嘎小学 141

(五)教堂 141

二、民间文艺 143

(一)舞蹈 144

(二)民歌 146

(三)乐器 150

(四)美术 151

(五)民间文学 152

(六)现代文学的传播 156

三、文物古迹 156

(一)古人类化石遗址 156

(二)德昂族村寨遗址 157

(三)抗日战争遗址 158

(四)谱牒 159

四、生活习俗 160

(一)服饰 160

(二)饮食 162

(三)居住 165

(四)交通、通讯 166

五、语言文字 168

(一)语言的使用 168

(二)文字的使用 169

第九章 教育:成就与困难 172

一、传统教育 172

(一)生活常识教育 172

(二)伦理和礼仪教育 173

(三)宗教习俗教育 174

二、历史上基础教育的发展 175

(一)教会学校 175

(二)人民小学 176

三、基础教育的现状 178

(一)学前教育 178

(二)小学教育 179

(三)中学教育 187

(四)扫盲教育 189

四、促进教育发展的对策 189

第十章 卫生与科技:现代文明传入边陲山寨 193

一、医疗卫生 193

(一)医疗卫生基本情况 193

(二)流行疾病 195

(三)民间医药 196

二、科学技术 199

(一)传统科技 199

(二)现代科技 203

第十一章 宗教:多种信仰的并存与互渗 208

一、本民族传统民间信仰 208

(一)鬼魂观念 209

(二)鬼的名称和功能 210

(三)主要的祭鬼活动 212

(四)董萨的职能和等级划分 215

二、基督教和天主教 216

(一)基督教 216

(二)天主教 223

三、建国以来景颇族宗教文化变迁的特点 224

主要参考书目 229

后记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