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概论 3
第一章 中国粮食市场的结构特点 3
一、粮食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
(一)粮食与社会政治和国民经济 3
(二)粮食与农业、农村和农民 3
二、粮食生产的发展及其特征 4
(一)总体发展趋势及其制约因素 4
(二)人均生产量的发展 6
(三)年际波动变化特点及其意义 6
(四)区域分布特点及对区域供求平衡的意义 7
(五)粮食生产企业的结构特点 7
(六)成本结构特点及其发展 8
三、粮食消费需求的特征与发展 9
(一)粮食消费的发展及其城乡差异 9
(二)粮食消费的收入弹性 10
(三)粮食消费的区域差异 14
第二章 中国粮食市场的交易政策 16
一、粮食市场与价格政策的发展 16
(一)粮食政策的目标结构 16
(二)购销政策 17
(三)价格政策 19
(四)补贴政策 21
(五)税收政策 22
(六)外贸政策 22
(七)中央与地方的政策关系 23
二、粮食价格体系及其发展变化 23
(一)我国粮食的价格体系 23
(二)政策价格的发展变化 24
(三)市场价格的发展及其与政策价格的比较 26
(四)通货膨胀对价格变化的影响 28
(五)粮食价格的季节差异与地区差异 29
三、粮食市场营销结构分析 31
(一)市场经营组织 31
(二)粮食商品量和市场结构的发展 32
(三)粮食交易市场 32
四、粮食外贸发展 33
(一)我国粮食外贸与自给率的发展 33
(二)我国粮食外贸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 35
(三)粮食外贸在我国外贸经济中的地位 36
(四)粮食外贸价格的发展及与国内价格的比较 37
第二篇 中国粮食问题研究与探讨 43
第三章 中国粮食问题背景分析 43
一、我国的粮食问题:历史现状及求解战略 43
(一)历史经验与现状分析 43
(二)总量和双重失衡的挑战 46
(三)预测我国粮食生产远景的一个理论框架 49
(四)立足国内资源,面向国际市场 51
(五)加速技术进步 52
(六)加快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 53
(七)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自给率 55
(八)坚持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 56
二、21世纪的中国粮食:回顾与展望 58
(一)粮食生产发展和增长动力 58
(二)粮食消费需求和增长动因 60
(三)21世纪的中国粮食供需平衡预测 62
(四)中国粮食可能出现的其他几种局面 64
(五)政策建议 66
三、中国粮食的供需平衡:难题与对策 68
(一)粮食供需平衡状况的回顾与判断 68
(二)粮食增产的潜力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70
(三)提高粮食供需平衡能力的对策 72
四、论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及战略对策 74
(一)未来我国粮食增产面临的几个严重挑战 74
(二)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战略对策 77
五、2000年粮食增产目标的科技潜力分析 79
(一)主要的粮食增产技术和增产潜力 79
(二)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建议 81
六、中国饲料粮问题的研究 82
(一)动物性食品需求变化的趋势 82
(二)动物性食品消费增长与饲料粮需求量的关系 88
(三)2000年饲料粮供求格局的基本估计 90
(四)增加饲料粮供给的战略与可能的途径 92
七、粮食期货市场研究 93
(一)中国粮食期货市场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93
(二)关于粮食期货交割仓库的研究 99
八、1995年粮食省长负责制研究 102
(一)粮食省长负责制出台的背景 102
(二)粮食省长负责制运行的案例研究 103
(三)对粮食省长负责制收益与成本的初步研究 106
(四)粮食省长负责制变迁的可能性研究 108
九、粮食生产区经济发展问题 109
(一)国家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 109
(二)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2
(三)粮食主产区发展经济的基本道路 113
(四)扶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经济的宏观政策支撑 115
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对生产者利益的保护问题 116
(一)关于粮改战略的思考 117
(二)总量平衡辨析 119
(三)粮食生产者预其及期实现的一般考察 122
(四)市场经济中剪刀差的存在形式及其现实形态 125
(五)进入市场经济过程中剪刀差的成因 128
(六)保护生产者利益的策略思想 132
十一、政府如何建立粮食的保护价格制度 137
(一)我国实施粮食保护价制度的背景分析 137
(二)制定粮食保护价格的原则和方法 138
(三)实施粮食保护价格的手段及其配套措施 144
第四章 如何面对中国的粮食问题 151
一、粮食生产中的诸多因素 151
(一)粮食生产中的资源因素 151
(二)粮食生产中的资金因素 159
(三)粮食生产中的科技因素 167
(四)粮食生产中的劳动力因素 174
二、粮食生产的结构布局与管理体制 181
(一)粮食生产的结构与布局 181
(二)粮食管理体制 190
三、粮食市场与价格 199
(一)粮食市场 199
(二)粮食期货市场 206
(三)粮食价格 214
四、粮食的加工与储存 220
(一)粮食加工 220
(二)粮食储存 228
五、粮食调运和消费 236
(一)粮食调运 236
(二)粮食消费 243
六、世界粮食生产与展望 251
(一)世界粮食生产 251
(二)世界粮食展望 259
第五章 市场经济下的中国粮食问题探讨 265
一、中国粮食发展前景与战略选择 265
(一)当前中国的粮食供求状况 265
(二)未来粮食发展前景 266
(三)当前及未来:实现粮食供求平衡面临的问题 268
(四)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战略思路 271
二、中国粮食供需关系及预测分析 273
(一)我国粮食供需形式概述 273
(二)对我国粮食消费趋势的研究 276
(三)粮食供需平衡受非消费性因素的影响 278
(四)2000年中国粮食供需状况展望 279
三、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研究 279
(一)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介绍 279
(二)中国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估 280
(三)粮食安全系数:对中国粮食安全水平的整体判断 286
四、关于粮食流通主渠道问题的若干思考 287
(一)主渠道与多渠道的关系 287
(二)主渠道责任的界定 288
(三)国有粮食企业作为主渠道的必然性 288
(四)新时期国有粮食企业的再分工 289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渠道模式 291
五、中国粮食问题面面观 293
(一)中国能够养活自己 293
(二)关于粮食生产 294
(三)关于粮食购销 295
(四)关于粮食储备 296
(五)关于借鉴国外经验 297
六、粮食走向市场的重大决策 298
(一)粮食企业必须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298
(二)粮食价格应由市场竞争形成 299
(三)政府应利用经济手段调控市场 300
七、对深化粮改的思考 301
(一)艰难的粮改历程带给我们的启示 301
(二)当前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301
(三)对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几点探讨 302
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304
(一)仓储体系必须适应生产发展 304
(二)完善粮价机制和保障体系 305
(三)改革国有粮食企业 306
第六章 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探索 308
一、对粮食企业亏损的评析及对策思考 308
(一)我国粮食企业盈亏情况的历史回顾和现状 308
(二)对粮食企业亏损原因的评析 309
(三)对粮食企业扭亏增盈和企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310
二、振兴粮食经济的广阔道路——“本业为主,多种经营,多元发展” 312
(一)广东粮食多种经营的途径、作用和经验 312
(二)科学制定发展粮食多种经营的规划 315
(三)努力促进粮食多种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315
三、粮食社会化服务新模式:“粮管所+农户” 317
(一)“粮管所+农户”的内涵 317
(二)“粮管所+农户”的缘起和发展 318
(三)“粮管所+农户”的实践形态 319
(四)“粮管所+农户”的功效 320
(五)“粮管所+农户”的展望 321
四、抓好产权置换,推进粮食企业改革 322
(一)国有粮食企业加快改革势在必行 322
(二)从整体上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324
(三)改革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326
五、重塑粮食行业的微观基础 327
(一)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战略把握 327
(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制度创新 329
(三)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途径选择 331
(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政策条件 332
(五)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管理配套 333
六、粮食企业无形资产问题浅探 333
(一)粮食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334
(二)粮食企业无形资产的开发和评估 334
七、抓住中心,突出重点,减亏控亏 336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抓控亏 336
(二)深化改革,转制经营促控亏 336
(三)强化管理,节支挖潜保控亏 337
(四)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为控亏 338
八、管住批发,战略改组,扭亏增盈 338
(一)国有粮食经济的准确定位 338
(二)实行大流通战略 339
(三)管住批发,发展粮食批发市场 340
(四)加快放开搞活国有小型粮食加工业进程 341
(五)政府对国有粮企战略重组、扭亏增盈大有作为 341
九、立足粮食稳大局,多种经营求发展 342
(一)深化改革,转换机制 342
(二)立足粮食,稳定大局 343
(三)大办实业,增强后劲 345
(四)强化管理,提高效益 346
十、实施“金桥工程”,为“三农”有效服务 348
(一)“两代一换”利国、利民、利企业 348
(二)“两代一换”的多种经营形式 349
(三)实施“金桥工程” 351
十一、准确定位,搞好粮食连锁经营 352
(一)准确定位,以粮为本 352
(二)服务定位,便民利民 354
十二、创办连锁店是开拓农村市场的新途径 354
(一)开拓市场是粮食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355
(二)创办农村连锁店,是转岗分流、增创效益的途径 356
(三)转换经营机制,是粮食企业增强活力的保证 357
(四)强化管理是粮食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357
十三、粮食经营产业化:“富民强省”的新思路 358
(一)粮食产业化的涵义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358
(二)粮食产业化的缘起和发展 359
(三)粮食产业化的类型 359
(四)粮食产业化的成效 361
(五)推进粮食产业化的措施及建议 361
第三篇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365
第七章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务 365
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365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 365
全国粮食购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报道 371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目标与思路 373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粮食新体制 378
理顺粮食流通体制的关键 383
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思路——组织创新,两线运行 390
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演变与改革的思索 395
粮食发展与购销体制改革浅议 400
试论我国现行粮食定购定销制度的改革 403
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操作实务 408
(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408
(二)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413
三、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431
(一)粮食流通新体制的软件效益 431
(二)建立粮食新体制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434
(三)以建立粮食流通新体制为目标推进粮食购销体制改革 437
(四)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446
第八章 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 463
一、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概论 463
(一)粮食市场价格的形成 463
(二)决定粮食市场价格形成的因素 467
(三)我国粮食价格体系及其发展变化 470
二、我国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 483
(一)我国目前粮食价格走势、对策以及改革内容 483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粮价管理模式的选择 491
(三)健全粮食的保护价格制度 493
(四)完善粮食价格的补贴制度 505
(五)今后3年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具体内容 510
第九章 如何健全我国的粮食市场体系 513
一、我国粮食市场体系概述 513
(一)粮食市场概论 513
(二)粮食市场的经济形式与市场结构 515
(三)我国的粮食市场体系 520
二、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的本质特点 536
(一)我国粮食市场的不成熟性 536
(二)我国粮食市场的波动性 539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粮食市场体系 542
(一)培育与发展我国粮食市场体系 542
(二)完善粮食集贸市场 548
(三)进一步完善粮食批发市场 551
(四)调整和完善我国的粮食期货市场 558
四、一主多辅培育粮食市场主体 560
(一)粮食市场主体的构成及其特点 560
(二)粮食部门应以市场化为指导加快改革 561
(三)进一步健全现代粮食企业制度 582
五、“一主多辅”,加快培养粮食市场主体 608
(一)加快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 608
(二)加快基层粮管所改革的步伐 629
(三)农村粮食购销企业要正确处理主业与附营的关系 632
(四)“两代一换”,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组织创新 636
第十章 加快粮食系统的财会与资金制度改革 642
一、粮食系统财会与资金制度改革概述 642
(一)近几年粮食系统财会与资金制度的改革回顾 642
(二)促进粮食系统财会分开核算 653
二、加快粮食系统的财会与资金制度的改革 660
(一)完善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660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 665
(三)健全企业责任会计制度 668
(四)强化对粮食经营财会的监督 670
(五)加强对粮食部门资金制度的改革 672
(六)今后三年完善粮食部门财务与粮食风险基金管理的具体办法 681
第十一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储备和保障体系 686
一、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储备制度 686
(一)粮食储备的定义、分类、作用及主要问题 686
(二)完善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基本内容 691
(三)强化对省级粮食储备的调控 697
(四)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储备制度的途径 700
(五)今后三年强化划转中央直属粮食储备库(站)工作的具体办法 710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保障体系 712
(一)我国粮食保障体系建立的发展阶段及远景目标 712
三、正确规划和实施我国粮食的供给保障战略 727
(一)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趋势 727
(二)实现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740
四、我国粮食国际贸易与政策保障 777
(一)我国粮食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777
(二)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对我国粮食国际贸易的影响 783
(三)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790
第四篇 经验交流实务 797
第十二章 专家论坛 797
粮食省长负责制中的问题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司 郭玮 王来武 797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 国家计委粮食调控办公室 802
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国家粮食储备局副局长 孔令鉴 806
21世纪饲料产品质量将全面提高 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秘书长 牟永义 808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仓储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和措施 国内贸易部科技质量局 黄木姣 谭本刚 811
我国粮食科技现状及发展战略的设想 国内贸易部科技质量局 黄木姣 815
我国粮食产后损失原因及减少损失的有效措施 国内贸易部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 唐为民 820
论物流企业应成为物流技术开发的主体 国内贸易部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 郭剑平 824
粮食顺价销售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 中国农业科学院 李志强 827
关于“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思考——兼谈粮食购销工作的三项政策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宏观研究室 安晓宁博士 831
98’中国粮改:提高粮食流通效益的重大举措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理论部顾问 李思恒教授 833
世界粮食经济形势与中国粮食对外贸易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理论部顾问 李思恒教授 840
深化粮改,建好粮市 华中粮食中心批发市场主任 朱运清、副主任 周用模 851
信息时代中国粮食的机遇与挑战——在首届“全国粮食网上贸易洽淡会”上的讲话 中国粮食贸易公司总经理 沈思义 854
中国粮食的产业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化——在首届“全国粮食网上贸易洽谈会”上的讲话 北京新华国信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胡天石 856
发展壮大中的中国粮油食品信息网和中国粮食贸易网——中国粮食网上贸易洽谈会会议发言纲要 武汉市华中批发市场主任 周用模 860
如何利用网络供求信息开展贸易——谈防范粮食贸易风险 《中国粮油食品信息》特约评论员 钱中华 861
粮食流通企业困境的成因及对策 黑龙江省粮油集团总公司 林地 863
关于粮油交易市场运行的初步探讨 厦门粮油批发市场服务中心 林炳耀 865
积极推动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夏春平 雷海章 868
完善粮食补贴制度的几点思考 武汉市中南财经大学农经系 张开华 872
第十三章 各地经验交流 876
推进粮改的思考 山西省襄汾县粮食局 局长张宝贵 副局长贾振中 876
赤峰市粮食经济的现状与未来 内蒙古赤峰市粮食局 尚范 段国峰 878
发挥优势 抢抓机遇 拓宽职工转岗就业之路 辽宁省西丰县粮食局局长 秦正义 882
浅谈当前落实粮食购销“三项政策”的难点与对策 江苏省丰县粮食局局长 李金明 884
沭阳县粮食系统夏粮收购准备工作就绪 江苏省沭阳县粮食局局长 孙海波 887
切实解决下岗职工实际问题力促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 江苏省如东县粮食局局长 陈建华 889
张家港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情况介绍 江苏省张家港市粮食局局长 张凤 891
围绕粮改加快结构调整面向市场发展规模经济 江苏省泰兴市粮食局局长 王吉生 892
全县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工作总结 安徽省霍山县粮食局局长 董开武 896
绩溪县粮食局粮改概况 安徽省绩溪县粮食局局长 胡成忠 904
政企分开 精简机构 转变职能 涡阳县粮食局自身机构改革的几点做法 905
抓改革 强管理 增效益——郎溪县粮食局贯彻执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基本做法 安徽省郎溪县粮食局局长 白金根 906
大胆创新 积极稳妥推进粮改 安徽省长丰县粮食局 杨琪祥、金晓中 908
完善粮食价格机 911
制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核心 福建省粮食经济学会秘书长 宁允祯 911
注重把握重点 扎实推进改革 福建省漳州市粮食局局长 陈赐霖 914
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江西省赣州市粮食局局长 王殿林 916
建立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全面推进粮改 江西省赣州市粮食经济学会 王殿林 陈华明 钟林芳 919
领导重视是搞好粮改的关键 江西省广丰县粮食局局长 叶妙生 923
浅议粮油收购质量管理 江西省南需县粮食局 黄辉 925
试论粮食职工分流安置的根本途径 山东省费县粮食局 李连余 张金玉 929
立足农村保生存 延伸服务求发展 山东省费县粮食局 李连余 张金玉 931
谈谈附营业务与收储业务分离后附营业务的经营 山东省寿光市粮食局局长 刘铁 934
落实三项政策 推进粮食改革 山东省冠县粮食局局长 张树义 936
培值新的经济增长点妥善分流安置企业富余职工 山东省胶州市粮食局局长 徐本忠 939
正确贯彻执行三项政策推进县级粮食流通改革 山东省梁山县粮食局局长 季昌生 943
把握矛盾点 突破难点切实贯彻三项政策加快自身建设 山东省济阳县粮食局 张凤彬 齐建水 945
抓住机遇 广纳外资促发展 山东省龙口市粮食局 吕恒敬 948
突出重点实施改革求实务实加快发展 山东省平邑县粮食局局长 梁富友 951
吃透精神 把握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山东省曲阜市粮食局党委书记、局长 郑国平 954
对粮食收购价格政策调整后的新思考 山东省青州市粮食局局长 王景山 957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努力开创粮食工作的新局面 山东省沂源县粮食局 徐祥田 刘道华 959
试述粮食企业政企分开和下岗分流再就业工程 山东省莒南县粮食局局长 冯立贞 961
关于烟台市牟平区粮食企业收储业务与附营业务分离工作的实施意见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粮食局局长 王建 964
搞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粮食事业发展步伐 山东省平度市粮食局局长 刘明云 966
阳谷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 山东省阳谷县粮食局 朱建国 于海常 孙保善 969
长清县粮食局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及政策执行情况的汇报 山东省长清县粮食局局长 刘海艇 971
抓关键活全盘 促改革增效益聊城市粮食改革步入良性循环 山东省聊城市粮食局 孙章考 973
关于做好职工下岗分流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几点探讨 山东省即墨市粮食局局长 于波 975
农业丰收后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储备问题的研究 河南省粮食厅 徐蕴辉 977
中国粮食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河南省郑州粮食学院 娄源功 988
实行综合管理 确保收购粮质 河南省浚县粮食局 刘国清 李再玉 992
粮食顺价销售存在问题及对策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粮食局 王剑军 994
1999年粮价的预测和设想 湖北省粮食局 景成林 995
当前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须认真研究解决的若干问题 湖北省荆门市粮食局 刘永宁 周晓云 998
积极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努力提高粮食经济运行质量 湖北省安陆市粮食局 1000
监利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操作办法 湖北省监利县人民政府 1003
强化制度管理 稳步提高储粮水平 湖北省仙桃市粮食局 杨先洲 周洪才 王建平 孙雅军 1005
论三峡粮食储备 湖北省秭归县粮食局 周桂林 1009
应用科学技术 搞好安全储粮 湖北省汉川国家粮食储备库 赵月仿 1012
关于粮食企业扭亏增盈的几点思考 湖南省怀化国家粮食储备库 高琦琦 1017
调整结构增活力 多种经营天地宽高州市粮食企业开展多种经营的实践 广东省高州市粮食局 官胜海 张宁 1018
国有粮食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实践与思考 广东省高州市粮食局 莫煜 1021
浅谈国有粮食企业经营体制转换 广东省平远县粮食局 谢远麟 陈发尹 陈宏贵 1023
对国有粮食企业职工生活社会保障的几点思考 广东省平远县粮食局 陈发尹 谢远麟 吴庆新 1025
定安县粮食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情况 海南省定安县粮食局 王波德 1026
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有关情况汇报 海南省东方市粮食局 吴卫东 1027
改善我国粮食流通中转设施项目中对粮食粉尘的控制方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局 于志 1029
励精图志谱华章——来自江津市粮改工作的报告 重庆江津市粮食局局长 张世群 1031
销区粮食企业实现顺价销售面临的困境 四川省广元市中区粮食局局长 郭友坤 1035
产粮大县的呼唤 四川省营山县粮食局局长 吴炳泉 1037
努力发展多种经营积极推进我县粮食企业自身改革 四川省射洪县粮食局局长 任晖 1039
因地制宜 搞好粮食企业改制工作 四川省万源市粮食局 张小川 1043
从万源市粮食经济滑坡的原因看粮食企业的困境与出路 四川省万源市粮食局 张小川 黄大军 1045
在职国有粮食企业职工兼营个体粮油店的弊端及规范建议 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贪局长 鲁荣学 办公室主任 杜俊琪 1047
阿里地区粮食储备局关于地区粮食系统经营和改革等情况 西藏阿里地区粮食局局长 南木岗 党组书记 曲尼贡布 1050
拉萨粮食收储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西藏拉萨市粮食储备局局长 次仁卓玛 1052
西藏昌都地区粮食储备局粮改后若干问题的探讨 西藏昌都地区粮食储备局局长 安江 1054
五年奋战 五年发展 甘肃省兰州市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 王军 1056
加快企业改革 转换经营机制 甘肃省兰州市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 王军 1058
建立新机制 促进新发展 甘肃省玉门市粮食局局长 李国庆 1062
小小粮管所也有大作为——红崖子沟粮管所开拓经营纪实 青海省互助县粮食局包国良 汪荣 1067
附录1 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 1069
农业的基础地位任何时候不能动摇 1069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定要正确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1072
加强农业基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1074
中国新一届政府跨世纪大政纲领 1077
朱镕基在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会上讲话要点 1078
朱镕基在安徽考察粮食工作时讲话要点 1080
着力促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108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农村改革与发展推向新世纪 陈耀邦 1084
逐步推进建立粮食流通新体制 高铁生 1091
我国的粮食形势和粮食购销政策 孔令鉴 1093
附录2 基本法律法规 10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10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131
粮食收购条例 1143
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1145
进出口农作物种子(苗)管理暂行办法 1148
水利产业政策 11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1155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1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实施条例 116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116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1176
植物检疫条例 117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 1182
土地复垦规定 118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189
农药管理条例 1196
附录3 有关部门的规定、通知 1203
农业部、国家计委、外经贸部、国家工商局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农作物种子企业审批和登记管理的规定 1203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通知 12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 1205
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发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1210
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暂行办法 1210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监察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化工部关于对全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进行清理整顿的通知 1214
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棉花、化肥市场管理的补充通知 1215
国家粮食储备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粮油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 1217
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肥料、农药、种子管理的通知 121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粮食市场管理,保持市场稳定的通知 1219
国务院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 1221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农业部关于加强肥料、农药、种子市场管理的通知 1223
国务院关于改进粮棉“三挂钩”兑现办法的通知 1226
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制度的通知 1227
国务院关于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经营管理的通知 1228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的通知 1230
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通知 1234
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完善化肥、农药、农膜专营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1235
后记 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