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证据法学概述 1
第一节证据法的概念、性质和功能 1
第二节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3
第三节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 5
第四节证据法学与邻近部门法学的关系 6
第二章证据法的理论基础 9
第一节概述 9
第二节认识论基础 10
第三节价值论基础 20
第三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32
第一节人类社会早期的神示证据制度 32
第二节大陆法系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37
第三节英美法系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44
第四节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48
第四章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55
第一节证据法基本原则概述 55
第二节证据法基本原则选介 58
第五章证据 68
第一节证据的概念 68
第二节证据的属性 72
第三节证据的法定形式 79
第四节证据的理论分类 106
第六章证明 119
第一节诉讼证明的概念、对象 119
第二节证明的替代方式:司法认知、自认、推定 124
第三节证明责任 143
第四节证明标准 171
第七章庭前证据的取得 186
第一节证据收集的一般规定 186
第二节控诉方收集证据的方法 192
第三节辩护方收集证据的方法 200
第四节法院收集证据的方法 203
第八章庭前证据开示制度 208
第一节证据开示程序 208
第二节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与诉讼模式 214
第三节我国证据开示制度的设置 222
第九章法庭证据提交与辩驳 226
第一节证据提交的一般规定 226
第二节证人制度 231
第十章刑事证据的审查判断 243
第一节证据的审查判断概述 243
第二节对各种证据的审查判断 245
第十一章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 251
第一节刑事诉讼证据规则概述 251
第二节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 258
第十二章庭前证据的取得 282
第一节证据取得的界定 282
第二节当事人收集证据 289
第三节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295
第四节证据保全 301
第十六章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394
第一节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394
第二节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 397
第十七章庭前证据取得与提交 411
第一节行政诉讼证据的收集、提供 411
第二节证据保全 421
第三节证据提交的时限 424
第十八章行政诉讼证据质证 426
第一节质证的构成要素 427
第二节行政诉讼证据的对质、辨认与核实 433
第十九章行政诉讼证据的认证 439
第一节行政诉讼证据认证的基本原则 439
第二节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据资格 442
第三节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力 444
第四节有关行政诉讼证据认证中的理论问题 449
第十三章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 307
第一节举证时限 307
第二节证据交换 318
第十四章民事诉讼质证 330
第一节民事诉讼质证总论 330
第二节民事诉讼质证分论 341
第十五章民事诉讼认证 359
第一节证据裁判原则及相关证据能力规则 359
第二节自由心证原则及其法定限制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