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台湾文学中的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 1
第一节 庶民认同、民族叙事与左翼理想:杨逵日据时期文学书写 1
第二节 神话的建构与解构:解读林耀德长篇小说《一九四七·高砂百合》 18
第三节 身份迷思·时间寓言·语言乌托邦:论李永平的《海东青》 27
第二章 在中国想象与美国想象之间:台湾旅美文群认同问题研究 44
第一节 台湾旅美文群文学书写的历史背景与认同问题的提出 44
第二节 白先勇笔下“纽约客”的认同危机与历史性视野 51
第三节 国族寓言与离散华人女性文化英雄:重读《桑青与桃红》 64
第四节 边缘人的忧郁:从认同角度看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79
第五节 孤绝意识与海外华人的少数话语:丛甦小说的认同意识 84
第六节 民族意识与家国政治的辨证:陈若曦、张系国小说分析 89
第七节 荒芜的认同与超越的美学:郭松棻、李渝作品研究 97
第三章 历史记忆、始源想象与身份建构:文化认同与东南亚华文文学 111
第一节 华文文学与华人学的知识视野 111
第二节 原乡迷思与边陲叙述:从散文看马华新生代作家的身份书写 119
第三节 历史记忆·始源想象·身份建构:马华新生代作家的历史书写及身份意识 134
第四节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现实关怀与人文追寻:马华七家诗论 147
第五节 儒者文化人格与人文理想追寻:马华诗人田思及其诗作 155
第六节 文化归属感的经营:新加坡五月诗社的诗歌创作 166
第七节 华人文化传统的承传与新变:新加坡诗人郭永秀的华语诗歌 177
第八节 在家的感觉:月曲了诗歌的离散意味 188
第四章 认同、意识形态偏执与华文文化批评 193
第一节对“鲁迅与台湾文学关系”相关论述的质疑 193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文化研究的偏执:评周蕾的《写在家国以外》 203
第五章 都市、先锋与认同的多元性 218
第一节 台湾都市小说研究的理路辨析 218
第二节 台湾新世代都市小说初论 234
第三节 思想的芦苇:港澳前卫诗人苇鸣诗歌综论 242
第四节 寻美怀旧的都市苦旅:香港作家东瑞的《迷城》 252
第五节 非马诗歌的意象世界与现代性批判 261
第六章爱·诗性·时间之伤:女性意识与华文文学 277
第一节爱·诗性·时间之伤:淡莹的诗歌 277
第二节 都市女性的文化困境:90年代钟晓阳短篇小说 287
第三节 女性生命家园的建构:细读小说《腐朽与期待》 301
第四节 边缘人生与历史症结:严歌苓的《海那边》和《人寰》 311
第五节 异域与原乡之间的华人女性:裴在美的《阿幸与阿娈》 318
第六节 个体修行与古典传统:香港学者作家小思的散文 325
后记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