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一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5
第一节 前长城纪基底地体构造格局 5
第二节 中、新生代断块构造 9
一、燕山断块 10
二、恒山-五台穹状隆起 11
三、系舟山掀斜向斜 11
四、阜平穹状隆起 11
第三节 盖层发育情况 12
第二章 燕山期花岗岩类和次火山岩 15
第一节 概述 15
第二节 岩石学特征 17
一、岩石学特征 17
二、岩石化学特征与岩石系列划分 19
第三节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23
一、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3
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26
第四节 花岗岩成因类型及成矿意义 32
一、花岗岩成因分类及其特征 32
二、花岗岩的成矿专属性 33
第五节 次火山岩 34
一、概述 34
二、隐爆岩 34
三、复式岩株 39
四、斑岩体 39
第三章 网状断裂系统及其控矿特征 42
第一节 网状断裂系统 42
第二节 网状断裂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42
一、前寒武纪构造演化特征 42
二、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44
第三节 网状断裂系统的控矿特征 45
一、网状断裂系统与五台一恒山成矿区 45
二、主干断裂与(成)矿带 45
三、矿田构造 45
四、矿床构造及矿体构造 47
第四章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 49
第一节 地球物理特征 49
一、岩石的密度和磁性 49
二、重磁场特征 50
第二节 区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
一、各微量元素在地层中的分布 52
二、岩浆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
第三节 构造地球化学 55
一、构造层地球化学特征 55
二、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56
第五章 矿床地质 58
第一节 典型矿床实例 58
实例一 支家地银矿床 58
实例二 硐沟锰银矿床 72
实例三 刁泉铜银矿床 82
实例四 耿庄金矿床 99
第二节 次火山岩型银(锰、金)矿类型 115
一、国内、外银矿床分类研究现状 115
二、晋东北地区次火山岩型银(锰、金)矿分类 119
第三节 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式 123
一、控矿因素 123
二、成矿模式 130
第六章 地球化学勘查 133
第一节 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 133
一、工作概况及其效果 133
二、工作方法和内容 133
三、区域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及评价 136
四、区域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分类与排序 144
第二节 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 151
一、支家地—山神庙—硐沟一带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测量 151
二、刁泉银铜(金)矿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156
第三节 已知矿体或矿化带深部找矿地球化学预测 161
一、已知矿床原生地球化学特征 161
二、已知矿体或矿化带深部找矿地球化学预测 164
第七章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的应用 167
第一节 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的应用前提 167
第二节 刁泉银、铜、金矿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的应用 167
一、岩(矿)石磁、电参数特征 167
二、物探工作布置及工作方法 168
三、物化探异常推断解释 168
第八章 遥感地质方法应用 173
第一节 晋东北地区线性构造格架特征 173
第二节 晋东北次火山岩区遥感影像特征 174
一、晋东北地区环形构造和火山岩遥感影像特征 174
二、次火山岩与环形构造关系 175
第三节 晋东北次火山岩型银(锰、金)矿控矿影像特征 176
一、浑源一带控矿影像特征 176
二、灵丘一带控矿影像特征 177
第四节 遥感地质在次火山岩型银金矿找矿中的应用 177
一、遥感地面数据资料 177
二、航天遥感数据处理及成像 180
三、确定成矿区 182
四、成矿区航空遥感特征 182
五、利用多种资料进行遥感综合预测 183
六、遥感地质调查方法 184
第九章 银(锰、金)矿地质勘查 186
第一节 银(锰、金)矿产资源及储量分类 186
第二节 地质勘查的基本程序及原则 187
一、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程序 187
二、地质勘查的基本原则 187
第三节 矿床地质勘查 189
一、专门性区域找矿 189
二、靶区筛选 189
三、矿区普查评价 190
四、矿床详查勘探 192
第四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确定 192
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种类 192
二、影响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因素 192
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确定 192
第五节 勘探类型及勘探方法 197
一、勘探类型及手段 197
二、采样方法 199
三、基本分析方法 199
四、储量计算方法 200
第六节 详查、勘探经济评价 200
第七节 次火山岩型银金矿床地质勘查模式 201
第十章 地质统计学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203
第一节 地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 203
第二节 克立格法储量计算实施步骤 203
第三节 区域化变量及样品的组合和统计分析 205
一、区域化变量的选择 205
二、样品的组合 205
三、统计分析 206
第四节 实验变异函数计算及理论曲线的拟合 208
一、实验变异函数的计算 208
二、数学模型的选择和理论曲线的拟合 210
第五节 结构分析——套合结构 213
第六节 理论变异函数最优性检验 214
第七节 克立格方案设计 214
一、矿床估计范围的确定和划分 214
二、超级块段、待估块段、估计邻域的确定 215
三、矿体三维模型的建立 216
第八节 储量计算及精度分析 216
一、块段估值和最终储量计算结果统计 217
二、绘制吨-品位曲线图 218
三、精度分析 218
第九节 计算机成图系统 218
第十节 克立格储量计算方法的优越性 220
第十一章 成矿远景区划 221
第一节 成矿区带的划分 221
一、成矿带划分的标志 222
二、成矿带的划分 223
第二节 找矿预测 223
一、找矿预测的原则和方法 223
二、找矿预测 224
主要参考文献 227
英文摘要 229
图版及图版说明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