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永远没亮的木香一 三炷香钟家 11
二 中了“洋秀才”之后 13
三 在徬徨中挣扎 15
第二章 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一 他遇到“仙人指路” 18
二 黑夜过后是早晨 20
三 农协鼎盛和良口反帝 23
第三章 为有牺牲多壮志一 风云突变始赣州 27
二 万安暴动震全国 28
三 白皮红心整两年 33
第四章 苏维埃土地革命一 频繁调动到红军 37
二 “幽幽泉台汝何之” 40
三 汉华的自我剖白 44
第五章 风雨井冈山一 在战斗中成长 48
二 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55
三 在政治教育战线上提高 60
四 到总政组织部工作 64
第六章 漫漫长征路一 庞大的队伍 68
二 翻第一座大雪山 74
三 会师后的欢欣 78
四 黑水芦花青梨麦 82
五 千里沮洳过草地 86
六 终于回到温暖的家 90
第七章 清清延河水一 在后勤战线上 94
二 在红军抗日大学 99
三 在警卫一团 103
第八章 燕赵刃倭寇一 东出太行山 111
二 燃烧的土地 115
三 从大峰山到将军墓 119
四 事之后方知不足 122
第九章 相持阶级在冀南一 东纵来了新主任 128
二 广育同志一席话 131
三 血债须用血来还 138
四 冀尚有个石友三 143
第十章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一 兵民是胜利之本 151
二 游击之花遍地开 157
三 四二年正月十六 161
四 铁马冰河入梦来 164
五 誓与冀南共存亡 169
六 同甘共苦度灾荒 175
七 血沃大地草青青 178
第十一章 延安两年去复来一 归心似箭仍徘徊 185
二 一路颠簸到延安 188
三 在党校参加审干 193
四 雨后山河分外新 196
五 捷报频传喜若狂 201
第十二章 战后中国何处去一 肩负重任回冀南 207
二 政治建军是根本 211
三 邯郸肥乡复邯郸 216
四 移兵东进战聊城 221
第十三章 和平民主新阶段一 停停战战话停战 227
二 大生产与小金库 232
三 “不咎既往”,说了算数 238
第十四章 辽阔战场任驰骋一 民心天下战与和 243
二 狠抓政治教育第一课 248
三 抓政治工作不搞大哄大嗡 253
四 城市政策与张枫“偷烟案” 259
五 慈不掌兵与宋瑞珂“告状” 263
第十五章 千里跃进大别山一 他牢记徐老的亲切教诲 269
二 财富乎,包袱乎 276
三 面对新形势的考验 280
第十六章 转战一年间一 青山磨砺脚生风 287
二 千锤百炼铸利剑 290
三 终生难忘的“五分钟谈话” 295
第十七章 从淮海到渡江一 告别二纵到兵团 301
二 关怀部属胜亲人 307
三 再补入城教育这一课 310
第十八章 在川东军区一 剿匪政策不容变 314
二 “不要现在定了,以后又翻案” 319
三 钟汉华与一个革命家庭 326
第十九章 从四川到西南一 一个有生命力的党 331
二 一座丰碑和两幢大楼 338
三 一位战友弥留之际的回忆 346
第二十章 在军法工作将线上一 继承和“初创” 350
二 军事法院是干什么的 355
三 一个没有“右派”的大单位 360
四 党性与民族感情 363
第二十一章 在武汉一 “千头万绪抓根本” 370
二 不单单是学风问题 374
三 “7·20事件”早晚必发生 381
四 钟汉华在文革中几个片断 386
第二十二章 风雨又十年一 雪里已知春信至 403
二 大地微微暖气吹 410
三 乍暖还寒晴复雨 414
四 唯大丈夫能本色 420
第二十三章 再回天府一 古稀走马之西川 426
二 安得广厦千万间 429
三 最后三年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