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代前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理论学科 1
导言 1
第一节 民族、民族理论和民族理论学科 2
第二节 民族理论学科的范式 15
第三节1900—2000:中国民族理论的一个世纪 24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 4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理论 43
第二节 从第二国际到社会民主党 5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57
小结:从马克思到社会主义国家 71
第二章 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的孕育、诞生和发展 74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 74
第二节20世纪50年代:诞生与主导地位 80
第三节20世纪80年代之后:发展与创新 85
小结:从民族理论到民族理论学科 96
第三章 中国民族理论学科的主流范式 99
第一节 民族理论学科的中国特色 99
第二节 中国民族理论学科主流范式的内涵 102
第三节 中国民族理论学科主流范式的贡献及其缺陷 111
第四章 民族主义话语与现当代中国 123
第一节 民族主义的概念及其争论 124
第二节 民族一国家、民族主义与现代性 127
第三节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历程 136
第四节 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研究 153
第五章 中华民族研究 161
第一节从“天下”到“中华民族”:中国古代宇宙观的演变 163
第二节 历史学与民族—国家的“迷思” 173
第三节 中华民族研究的范式:多元一体论 184
第四节 中华民族研究的反思 197
第六章 族群理论 203
第一节 从族群到族群理论 204
第二节 族群理论诸流派 206
第三节 族群理论与民族理论 216
第七章 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 223
第一节1949年前:民族、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 225
第二节1949—1989:民族形成、民族译名的讨论与斯大林民族定义 232
第三节1989年以后:民族与族群 241
小结: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 250
第八章 多民族国家的理念及其意义 253
第一节 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现实 253
第二节 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与美国比较 260
第三节 多民族国家理念的贡献 270
第九章 中国民族理论的复线范式 273
第一节 不可回避的中国传统 273
第二节 中国民族理论的多元遗产 277
第三节 理论整合与复线范式 282
参考文献目录 287
附录一 310
附录二 355
后记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