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教兴国行动 3
第一节 科教兴国的理论基础 3
第二节 国力竞争与人才竞争 8
第三节 “入世”加快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 15
第二章 WTO与中国职业教育 20
第一节 “入世”给中国职业教育的新机遇 20
第二节 WTO与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 24
第三节 “入世”加快中国教育振兴行动 29
第三章 领导同志对职业教育的重要讲话 37
第四章 职业教育体制改革 64
第一节 中国教育体制 64
第二节 “入世”推动中国教育体制改革 67
第三节 教育体制的创新 73
第五章 职业教育法制化 85
第一节 依法治教的必要性 85
第二节 中国依法治教的进程 90
第三节 全面启动“依法治教”方略 94
第六章 职业教育产业化 100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教育产业化 100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下的职业教育产业化 105
第三节 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产业化 113
第四节 教育法制化与教育产业化 118
第五节 职业教育产业化实践 122
第六节 新世纪职业教育展望 141
第一章 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 153
第一节 教育创新 153
第二节 教育创新的哲学基础 164
第三节 教育创新的经济学基础 169
第四节 教育创新的科学技术论基础 171
第五节 教育创新的心理学基础 174
第六节 教育创新的脑科学基础 177
第七节 教育创新的人才学基础 180
第二章 教育目标创新 184
第一节 教育目标创新 184
第二节 教育目标创新的内容 186
第三章 课程的创新 196
第一节 课程创新的意义 196
第二节 现行课程体系与教育创新 199
第三节 课程创新的原则 203
第四节 课程创新的策略 210
第五节 课程目标的核心 217
第六节 职业指导 229
第七节 课程目标的内涵—综合职业能力 235
第八节 课程综合化 241
第四章 教学方法的创新 252
第一节 教育组织形式 252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创新 259
第五章 教育技术的创新 267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特点 267
第二节 教育技术创新的内容 271
第六章 教育组织管理创新 277
第一节 教育组织管理创新的意义 277
第二节 教育组织管理创新的内容 279
第七章 规范性管理 295
第一节 学校工作质量管理 295
第二节 学校组织管理 304
第三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318
第一章 课程改革的需求分析 331
第一节 课程改革需求分析内容 331
第二节 课程 332
第三节 课程的作用 341
第四节 课程理论研究 343
第五节 课程行政主体的多元化 347
第六节 课程现代化 352
第七节 课程理念的发展 356
第八节 课程改革 360
第二章 课程编制模式与教材 373
第一节 课程编制模式 373
第二节 教育目标的制定 376
第三节 课程体系 378
第四节 课程组织 383
第五节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的编制 388
第六节 专业技能课程教材的编写 449
第三章 课程改革评价 465
第一节 课程评价 465
第二节 课程评价的哲学理论 467
第三节 课程评价模式 473
第四节 课程计划的评价 476
第五节 课程编制指导思想的评价 477
第六节 课程目标评价 479
第七节 课程设置评价 480
第八节 课程改革案例 482
第四章 课程质量保障 533
第一节 课程质量保障系统 533
第二节 课程质量保障模式 536
第一章 教学方法 539
第一节 教学方法概述 539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分类 543
第三节 当代教学方法的发展 549
第二章 教学模式 555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555
第二节 教学模式的种类 558
第三节 中国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变革 562
第四节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与应用 568
第五节 教学设计与多媒体教学工具 570
第一章 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挑战 585
第一节 角色及教师角色 585
第二节 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挑战 586
第三节 教师转变角色 594
第二章 教师的新尝试与培养 613
第一节 新课程基本理念 613
第二节 积极新尝试及创新 623
第三节 适应新课程 626
第四节 现代教师的培养 640
第三章 校长及其他人员 665
第一节 学校领导者—校长 665
第二节 领导方式及领导的有效性 669
第三节 领导班子的素质 672
第四节 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673
第一章 教学媒体 681
第一节 光学投影类媒体 681
第二节 电声类媒体 690
第三节 视音频类媒体 695
第四节 新型数据类媒体 705
第二章 教学软件 713
第一节 投影类教材 713
第二节 录音教材 723
第三节 新型数据类教材 737
第四节 多媒体教学软件 749
第五节 电视录像教材 768
第六节 电视录像教材制作技术 775
第七节 校园教育电视 799
第三章 教学应用系统 811
第一节 电化教室 811
第二节 语言实验室 821
第三节 计算机网络教室 826
第四节 微格技能训练教学系统 838
第五节 视听电子阅览室 841
第六节 音频无线传输系统 844
第七节 校园有线广播系统 851
第八节 校园调频广播系统 860
第九节 校园教育电视网络系统 869
第十节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884
第十一节 校园教学网络工程 897
第十二节 院校演播厅(室) 906
第四章 多媒体与intemet 915
第一节 多媒体计算机 915
第二节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933
第三节 多媒体CAI研究室 941
第四节 Intemet网上实用技术 943
第一章 学校教育 957
第一节 学校发展模式 957
第二节 学校内部管理 964
第三节 学校发展中的问题 973
第四节 学校教育发展趋势 984
第五节 学校教育发展案例 995
第二章 企业培训与再就业 1018
第一节 再就业培训 1018
第二节 “入世”后职业培训工作的趋势 1026
第三节 企业人才成本 1028
第四节 国有企业培训 1036
第五节 校企联姻 1040
第六节 案例剖析 1043
第三章 远程教育 1053
第一节 远程教育综述 1053
第二节 学习理论 1057
第三节 远程教育系统的结构 1064
第四节 远程教育的师生观 1069
第五节 教学设计 1085
第六节 远程教育之学习评价 1116
第七节 远程教育之教学管理 1132
第四章 自学考试教育 1147
第一节 自学教试概述 1147
第二节 自考专业考试计划的类型 1149
第三节 自考专业考试课程设置 1150
附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 1151
第五章 成人教育 1156
第一节 成人教育教学论 1156
第二节 成人教育教师 1157
第三节 成人教育教学课程与教材 1170
第四节 成人教育教学模式 1179
第五节 教学方法 1192
第六节 成人教育教学组织形式 1210
第七节 成人教育教学评价 1219
第一章 美国职业教育 1237
第一节 美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1237
第二节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社区学院 1241
第三节 社区学院办学特色 1251
第四节 我国借鉴与启示 1254
第二章 德国职业教育 1256
第一节 德国职业教育历程 1256
第二节 德国教育结构体制与类型 1257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机构 1258
第四节 职教的基本思想与体系特点 1261
第五节 “双元制”培训模式概述 1262
第六节 德国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 1278
第三章 英国职业教育 1281
第一节 英国职业教育发展沿革 1281
第二节 英国职业教育机构与组织形式 1284
第三节 英国职业教育的特色 1288
第四节 英国职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1300
第四章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 1303
第一节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1303
第二节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制 1306
第三节 澳大利亚TAFE 1308
第四节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 1315
第五章 日本职业教育 1319
第一节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1319
第二节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 1322
第三节 日本职教经验 1333
第六章 韩国职业教育 1340
第一节 韩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1340
第二节 韩国职业教育类别 1342
第三节 韩国专科大学 1343
第四节 产学合作与国家技术资格鉴定体系 1345
第五节 韩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经验 1348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启示 1353
第一章 职业教育规范性管理体制 1367
第一节 教育管理 1367
第二节 教育管理现代化 1370
第三节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1374
第四节 我国的职业教育行政体制及其改革 1377
第五节 职业教育管理组织及其职能 1382
第二章 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 1389
第一节 教育管理模式 1389
第二节 学校运行机制 1405
第三章 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 1435
第一节 学校效能是管理追求的目标 1435
第二节 发展战略是提高学校效能的重要工具 1438
第三节 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1441
第四节 职业教育的规划 1446
职业教育的准则性文件与经验条文 1467
规范性管理法律法规条文 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