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生态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大伦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30200233
  • 页数:76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生态学的理论、应用和资源管理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生态学知识。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 3

一、全球气候变化 4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 4

三、环境污染 4

四、自然资源减少与退化 5

五、生态安全问题 6

第二节 生态学定义和研究内容 7

一、生态学定义及其演变 7

二、生态外延的扩展 8

三、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9

第三节 生态学发展历史及各阶段的特点 9

一、朴素的生态学知识阶段 10

二、生态学的形成阶段 10

三、生态学的巩固发展阶段 10

四、现代生态学及后现代生态学阶段 11

第四节 生态学研究方法论 12

一、野外观测 12

二、野外定位研究 12

三、实验研究 12

四、数学模型模拟及数学分析 12

第五节 生态学发展趋势及远景 13

一、研究对象的多元化 13

二、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形成新的学科 13

三、定位研究及网络化管理 13

四、研究手段的先进性 14

五、注重生态建设与人工设计及生态决策研究 14

第二章 分子生态学 15

第一节 分子生态学的概述 15

一、分子生态学的内涵 15

二、分子生态学的发展史 16

三、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现状 17

第二节 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9

一、分子种群生态学 20

二、植物生态进化和生态适应 22

三、转基因植物的环境释放与生态影响 24

第三节 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25

一、DNA水平上的研究方法 25

二、蛋白质研究方法 30

三、各种方法的比较 30

四、生物信息学 31

第四节 分子生态学在植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32

一、在植物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32

二、植物种群生态适应和生态进化 33

三、植物逆境分子生态学 34

四、植物群落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35

五、基因工程释放植物的风险研究 35

第五节 分子生态学研究实例 36

一、芦苇分子生态学研究 36

二、翅果油树分子生态学研究 37

三、喜树热激反应分子生态学研究 37

四、新疆阜康绿洲沙漠过渡带碱蓬种群分子生态学研究 38

五、毛乌素沙地柠条种群分子生态学研究 38

六、辽东栎种群分子生态学研究 38

七、展望 39

第三章 环境(个体)生态学 40

第一节 太阳辐射 40

一、太阳辐射的性质及其变化 40

二、太阳辐射光谱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41

三、太阳辐射强度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43

四、太阳辐射的周期变化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46

第二节 温度 48

一、温度的变化规律 49

二、温度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50

三、温度与植物分布 55

第三节 水分 56

一、水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56

二、水分对生物的生态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59

三、生物体的水分平衡 61

四、植物对水分适应的生态类型 62

五、水分与植物的分布 64

六、极端水分对生物的影响 64

七、水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及生物对水污染的净化作用 66

八、植物群落对水分的调节作用 68

第四节 大气 68

一、大气污染概述 69

二、大气污染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70

三、生物对大气污染的适应 74

四、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76

五、风与生物的生态关系 81

第五节 土壤 82

一、土壤组成 82

二、土壤理化性质 88

三、土壤的生态作用 91

四、生物对土壤组成和土壤结构的影响 92

五、生物对土壤的适应 93

六、土壤污染及防治 95

第六节 火 97

一、火的类型和发生条件 97

二、火对土壤的影响 99

三、火对植物的影响和植物的适应 102

四、火对动物的影响 104

五、火与植物群落 104

六、火对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 107

七、防火产生的后果 108

第四章 种群生态学 109

第一节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09

一、种群的概念 109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110

第二节 种群动态 110

一、种群密度和分布 111

二、种群统计学 113

三、种群增长模型 121

四、自然种群数量变动 125

第三节 种群调节 129

一、种群调节概述 129

二、外源性调节理论 130

三、内源性调节理论 132

第四节 种内、种间关系 134

一、种内关系 134

二、种间关系 140

第五节 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 153

一、基因、基因库、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154

二、遗传平衡定律 155

三、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因素 155

四、生物种的概念和地理变异 161

五、物种的形成 163

第六节 种群生活史 165

一、生活史概述 165

二、个体大小 166

三、能量分配与权衡 166

四、生长与发育速度 167

五、滞育和休眠 169

六、衰老和复杂的生活周期 169

七、生殖对策 170

第五章 群落生态学 174

第一节 群落生态学概念 174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 174

二、群落的一般特征 175

三、有关群落的两个不同观点 178

四、群落成分沿环境梯度发生变化的3种假说 180

第二节 群落的结构 182

一、群落的结构单元 182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 186

三、群落的水平结构 187

四、群落的外貌与季相 188

五、群落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188

第三节 生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189

一、生态位的概念 189

二、生态位的重叠与竞争 191

三、生态位分离 195

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 196

一、演替的基本概念和演替理论 196

二、演替模式 197

三、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 199

四、演替顶极学说 200

第六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203

第一节 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和特点 203

一、生态系统生态学概念 203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207

三、生态系统生态学特点 208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原理及重要特征 209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与作用 209

二、生态系统结构的基本原理 210

三、层次系统理论 213

四、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 216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 218

一、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 218

二、自然生态系统服务性能的四条基本原则 219

三、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 220

四、生态系统服务估价的重要意义 222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物种流动 224

一、基本概念 224

二、物种流的特点 224

三、入侵种的特征 225

四、物种流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26

五、环境异质性是物种流动的生态因素 228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28

一、物质循环的主要特点 228

二、水循环是物质循环的核心 229

三、生态系统营养的收支 231

第六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32

一、生态系统是个热力学系统 232

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特点 233

三、能量流动的途径和速率 234

四、食物链长度假说 235

五、食物网结构理论 238

六、能量动力学分析 241

七、食物网的控制机理 242

第七节 生态系统中的价值流 245

一、价值流、价格的概念 245

二、价值流的增殖与能流的增减 246

三、价值流的特点 246

四、衡量价值的新概念 247

五、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价值流 249

六、大留民营生态农业系统的价值流 251

第八节 生态系统的生态生产 252

一、全球初级生产力计算模式及其全球分布 253

二、次级生产 256

三、生物生产力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59

第九节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作用 263

一、资源分解作用及其意义 263

二、生物分解者及其作用 264

三、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 265

第十节 生态系统的发育和进化 268

一、生态系统发育的特点 268

二、生态系统的演替 270

三、生命的出现与生态系统的形成 271

四、生态系统的进化 272

第七章 景观生态学 275

第一节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 275

一、景观 275

二、景观生态学 276

三、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学派 277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方法 281

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281

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285

第三节 景观空间结构与景观异质性 291

一、景观空间单元 291

二、景观异质性 304

三、景观多样性 308

四、景观空间格局 310

五、景观空间结构分析的数量方法 314

第四节 景观功能 319

一、流的基本观点和产生机制 319

二、相邻景观要素间的物质能量流 321

三、动、植物在景观中的运动 326

第五节 景观变化 329

一、景观变化的驱动力 329

二、干扰及其生态效应 332

三、景观稳定性 338

四、景观变化的转移矩阵与实例 340

第六节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342

一、景观生态分类 343

二、景观评价与保护 346

第七节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348

一、自然保护和恢复生态学 348

二、自然资源管理 349

三、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 349

第八章 城市生态学 355

第一节 城市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355

一、城市生态学的概念 355

二、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355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 356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356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357

第三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 358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气候及大气污染 358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水环境与水污染 361

三、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及土壤污染 362

四、城市生态系统的噪声污染 364

五、城市生态系统的建筑和交通 365

第四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与生物环境 366

一、城市人口的结构 366

二、城市人口容量及研究方法 368

三、城市生态系统的人口流 370

四、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环境 371

第五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流 376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物流 376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能流 378

三、城市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379

第六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评价 380

一、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特征 380

二、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内容和类型 381

三、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和标准 382

四、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步骤与方法 384

五、城市生态安全与分析方法 385

第七节 城市生态规划 387

一、城市生态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388

二、城市生态规划的基本结构层次 389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步骤与方法 389

第八节 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392

一、生态城市的理论 392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96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396

第九章 恢复生态学 401

第一节 退化生态系统 401

一、退化生态系统定义及其形成原因 401

二、退化生态系统类型与特征 401

三、退化生态系统的现状 403

第二节 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404

一、生态恢复与恢复生态学定义 404

二、恢复生态学研究简介与发展趋势 404

三、污染与恢复生态学 406

四、恢复生态学理论 406

五、恢复成功的判断标准 408

六、恢复的时间 408

第三节 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 409

一、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 409

二、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方法 409

三、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实例 410

第四节 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 415

第五节 山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419

一、山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对策 419

二、山地生态系统恢复的技术 420

三、山地生态系统恢复的空间尺度——从小流域系统入手 421

第六节 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恢复 423

一、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 423

二、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恢复 424

三、海滩生态系统的恢复 425

四、海岸沙丘生态系统的恢复 426

第七节 水域生态系统的恢复 427

一、河流(溪流)生态系统的恢复 427

二、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429

三、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 430

第八节 矿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 432

一、采矿(石)区植被恢复模式 432

二、治理模式实例 433

第九节 城市和道路生态系统的恢复 437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 437

二、道路生态系统的恢复 440

第十节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与植被恢复 441

第十章 人类生态学 448

第一节 地球、生命与人 448

一、地球、生命与人 448

二、环境 450

三、生态学与人类的环境 452

第二节 人类对环境的适应 454

一、人类对环境的生物生态适应 454

二、人类对环境的文化生态适应 461

第三节 人类生态系统 471

一、系统的共同特征 471

二、人类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分类 472

三、人类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474

第四节 人类健康与环境 479

一、健康生态学内涵的基本要点 479

二、人体耗散结构与健康 481

三、社会生活环境与人体健康 482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态学 483

一、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 483

二、可持续发展 484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人类生态学 484

第十一章 信息生态学 486

第一节 信息生态学基础 486

一、信息及其基本特征 486

二、信息生态学的起源 489

三、信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492

四、信息生态学在生物和环境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495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动 496

一、生态系统信息的主要特点 496

二、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相关性 497

三、生态系统中信息流动的过程环节 498

第三节 生态系统信息的采集技术 501

一、生态系统信息采集概述 501

二、生态系统调查技术 504

三、实验测试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与方法) 512

四、信息采集的文献检索方法 513

五、信息采集的网络方法 515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处理技术 516

一、生态信息处理过程 517

二、生态信息处理的统计学方法 519

三、生态信息处理的机器学习方法 520

第五节 信息系统的建立 521

一、Eco-DBMS的开发流程 521

二、Eco-DBMS的结构及内容 523

三、Eco-DBMS的功能 524

第六节 信息生态学的应用和展望 527

第十二章 生态系统管理 531

第一节 生态系统管理概念与内涵 531

一、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 531

二、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532

第二节 生态系统管理的评价度量和管理要素 534

一、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 534

二、生态系统管理评价的度量 535

三、生态系统管理的要素 536

四、生态系统管理评价度量的实例 537

第三节 生态系统管理技术的整体框架 538

一、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和技术内容 538

二、生态系统管理案例 539

第十三章 森林资源管理 543

第一节 森林资源 543

一、森林资源概述 543

二、世界森林资源 546

三、中国的森林资源 550

四、森林旅游资源 559

五、自然保护区 560

第二节 森林资源管理 562

一、森林资源管理的概念 562

二、森林资源管理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技术 564

三、森林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 566

四、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系 573

第三节 森林资源信息管理 574

一、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概述 574

二、森林资源管理系统 576

三、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579

第四节 新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589

一、遥感 589

二、地理信息系统 593

三、全球定位系统 596

第五节 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598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598

二、问题的形成原因 599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600

第十四章 土地资源管理 602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602

一、土地 602

二、土地资源构成要素 604

三、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 630

四、世界及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 636

第二节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641

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评价 641

二、土地类型调查 647

三、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647

四、土地人口承载潜力评价 651

第三节 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 654

一、土地整理 654

二、城镇用地空间组织 656

三、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658

四、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 661

五、区域土地资源开发 669

第四节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671

一、土地资源的形成与地域分异 671

二、耕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671

三、园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675

四、后备农用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676

五、土地资源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潜力 676

第十五章 水资源管理 681

第一节 水资源基础知识 681

一、水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681

二、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685

三、降水量和蒸发量 687

四、径流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692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及其管理 694

一、地表水资源的概念 694

二、地表水资源的特点 695

三、地表水资源的形成 696

四、地表水资源量 700

五、地表水资源管理 702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及其管理 704

一、地下水资源的概念 704

二、地下水资源特点及分类 705

三、地下水资源管理 707

四、地下水资源管理系统 709

五、地下水资源系统管理模型 710

第四节 水资源总量和水量平衡分析 711

一、水资源总量的概念 711

二、水资源总量计算 712

三、水量平衡分析 713

第五节 水质和水质评价 715

一、水质及其形成 715

二、水污染及其特征 718

三、水质标准 723

四、水质评价的基本方法 728

第六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 730

一、世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731

二、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732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出现的环境问题 734

第十六章 生态规划 738

第一节 概述 738

第二节 生态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740

一、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740

二、规划编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741

第三节 编制生态规划的程序和方法 742

一、规划编制的程序 742

二、规划编制的方法 744

第四节 生态规划目标和基本内容 745

一、目标确定 745

二、生态经济规划的基本内容 746

第五节 生态规划的结构框架 748

主要参考文献 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