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叶石 1
初创篇 1
(一)时代背景 1
(二)太平部宣传队——七月剧团 4
在晋西事变与反顽斗争中 6
“牧羊娃”与“小和尚” 8
“小和尚”金庄突围 11
随军游击 重返剧团 14
恢复剧团活动 首演《张凤娇》成功 15
(三)孝义战斗剧社——民革剧社 17
赤化了的孝义县*17++由牺盟工作队到战斗剧社 19
易名民革剧社 转入地下活动 23
故贤沟施小计 李守宇取密件 25
小社员酣睡陪轰炸 27
(四)“民革”奉命与“七月”合并 28
半斤黑豆充饥 29
为百团大战火线慰问演出 30
李冰险境救战友*33++难不倒高度近视眼 36
意志刚强的勤务员小老李 37
大黄骡遇险化夷 张德胜先哭后笑 38
夜闯日军封锁线 39
(五)徒步赴延安求学 40
革命文艺圣地桥儿沟 42
积极投入各项学习 43
自己动手劳动建校 44
战胜困难丰衣足食 46
孜孜不倦学好专业 48
延河游泳救诗人老师解囊济学生 50
告别延安返晋绥前 51
兴盛篇 53
(一)崭露锋芒 53
咱们的“七月剧”回来了 53
张闻天谈话排众议 毛泽东《讲话》定方针 57
刻苦学戏大练基本功 61
为提高文化素质引出政治误会 64
冬训硕果累累 65
晋西民间戏剧研究会重振旗鼓 67
参加反对内战大宣传 68
(二)更上一层楼 70
集中整风 人才荟萃 70
《千古恨》首演成功 72
《王德锁减租》应时出台 74
深入生活实际 创作成果累累 76
移植《血泪仇》效果良好 77
不断探索创新的乐队 79
一对喜剧上演备受欢迎 83
(三)投人大生产运动 84
群策群力 自给自足 85
司务长壮烈牺牲 87
就地取材巧制乐器和剧装 88
(四)赴塞北演出同日寇周旋 88
到偏关后 89
申?遇敌终脱险 91
分散游击 群众掩护 93
(五)参加边区群英大会 96
(六)胜利的喜悦 98
巡回演出 慰劳边区军民 98
排演新戏 迎接胜利 99
双庆纪念 为老艺人祝寿 101
狂欢抗战胜利*102++一批新人入社 103
(七)攀登艺术高峰 103
一队排演《三打祝家庄》 104
二队排演《白毛女》 107
扶植业余剧团 同搞文艺创作 109
梅花香自苦寒来 111
(八)支援前线创建新区 111
沿着同蒲线活动 112
参加战地工作团 112
挫败投敌叛变阴谋 114
迎新篇 119
(一)晋北土改春秋 119
第一期试点成功 121
经受教育和锻炼 124
反击阎军和还乡团 125
(二)随军北上绥蒙 128
剧社奉命“撤消” 128
会师五寨 集结朔县待命 130
速进速退包头市 131
“水上飘”飘走了 133
孔庆华枪战救学生*133++凉城支前遇险 135
北坡部文工队*137++《刘胡兰》轰动绥蒙 140
(三)参加创建西北艺校与随军南下 143
艺校机构和主要人员 145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园生活 146
贺司令员动员进军四川 149
在西安整休待命 151
长途行军于川陕公路上 152
蓉城人民热烈欢迎解放军 153
改编为成都军管会文工一队 155
(四)七月红旗仍在飘 160
大好形势与新的任务 161
随军南下天府 163
永恒的纪念 164
把“七月”红旗扛到底 165
结束语 170
(一)七月剧社是什么样的集体? 170
(二)它是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演出宣传队 172
(三)它又是一支适应形势发展的强有力的工作队 174
(四)它还是一所培养造就大批干部和人才,教育一批老艺人的特殊学校 175
编后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