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引言与准备 1
第一章 引言 3
第一节 “谜”一样的中国经济 3
“中国热” 3
中国经济之“谜” 4
第二节 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分析框架 6
第三节 经济资源与经济体制 9
经济资源 9
经济体制 11
第四节 目标、内容和方法 11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经济 14
第一节 历史背景和发展战略 14
旧中国经济 14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难题 15
“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1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17
农村社会主义改造 17
人民公社 17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8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
第三节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19
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内 20
计划的编制 20
计划的执行机制 21
第四节 “三位一体”之反思 22
重工业化能不能赶超? 22
巨额的交易成本 23
无激励机制 24
第三章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26
第一节 “渐进式”、“开放式”及“自发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三大特征 26
渐进式 26
开放式 27
自发式 27
第二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7
小岗人的18个鲜红手印 27
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 29
村民委员会——中国农村的基层组织 29
第三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0
砸烂麦当劳? 30
体制外经济的开放 31
国有企业的改革 32
第四节 “转型”、“发展中”及“大国”——中国当前之经济环境 34
转型中的市场经济 34
发展中国家经济 38
大国经济 40
第二部分 辉煌与解读 43
第四章 中国的经验数据——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45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商业周期 45
商业周期中的经济增长率 45
商业周期中的失业率:奥肯法则 46
商业周期中的通货膨胀率:菲利普斯曲线 47
第二节 中国的增长与波动 50
中国的经济增长 50
中国的奥肯法则 51
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 51
第三节 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吗?——宏观数据的视角 52
统计数据的缺失 52
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不违反典型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 53
第五章 理论基础 55
第一节 新古典与凯恩斯——谁更适合解释中国经济? 55
新古典与凯恩斯 55
凯恩斯理论更适合解释中国经济 56
对凯恩斯理论的挑战 57
第二节 哈罗德的不解之谜 57
模型 58
保证增长率 59
刀刃问题 60
平衡增长问题 61
第三节 哈罗德模型与中国的经济 61
破解刀刃问题 62
平衡增长——“谜”还是现实? 62
第六章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 66
第一节 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 67
模型 67
无人口增长和无技术进步下的模型求解 67
进一步的扩展 68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事实——新古典能解释吗? 69
趋同假设,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事实 69
新古典的解释 71
“高增长”、“供给过剩”和“粗放型”——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三个基本事实 71
新古典能解释吗? 73
第三节 中国经济高增长之解释 74
回归哈罗德 74
经济增长的供给和需求分析 75
为什么投资增长率如此高涨? 76
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波动和宏观调控 80
第一节 需求管理型的宏观经济政策——发达国家的经验 80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原理 80
货币政策 81
财政政策 82
第二节 鱼与熊掌兼得,意愿与规则并举——中国宏观调控之一般概述 84
案例:对钢铁业的铁腕调控 85
案例: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 85
第三节 中国的货币政策——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子 86
中国人民银行的过去与现在 86
相互矛盾的目标体系 86
中间目标 87
信贷计划和行政手段——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88
第四节 “缩长”——中国最近一次的商业周期 89
“缩长”——经济学的新名词 89
供给冲击——标准的经济学解释 90
过度投资——“缩长”的另一种解释 91
第三部分 挑战与超越 93
第八章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之转型——问题的提出 95
第一节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95
过去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95
虚构的对话 96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96
第二节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挑战 98
中国经济仍然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 98
未来国内环境之变化 98
未来国际环境之变化 99
第三节 从需求拉动到供给推动——增长方式之转型 100
执行追赶的发展中国家 100
供给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101
争议:未来有多远? 102
新赶超 103
第九章 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兼论中国未来之财政政策 104
第一节 人力资本 104
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的投资 105
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 105
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影响 106
第二节 知识资本 107
知识资本及其特点 107
知识资本与创新 108
知识资本的累积 108
第三节 供给推动——未来财政政策之思考 109
政府的职能 110
政府在供给推动中能做些什么? 112
需求管理与供给推动 112
第四节 中国的债务与赤字 112
发达国家的债务问题 113
中国债务知多少? 114
为什么要关注债务问题? 114
中国无需担忧债务问题——债务滚动模型的分析 115
第五节 人力资本——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之重中之重 116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116
从供给角度看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 117
从需求角度看中国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 118
第十章 人民币汇率与进一步的金融改革——兼论中国未来之货币政策 120
第一节 汇率与汇率制度 120
经济开放 120
汇率 121
汇率制度 121
利率平价 122
第二节 汇率制度的选择——国家间的博弈 124
三元悖论 124
汇率制度的选择——世界范围内的考察 124
汇率制度选择中发达国家与 126
发展中国家的博弈 126
第三节 中国汇率政策之回顾 127
第四节 未来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之展望 130
金融改革及所带来的挑战 130
货币政策管理机制从信贷计划机制向利率机制之转型 131
三元悖论有可能破解——龚刚、高坚之研究 132
我们的选择 133
第十一章 “三农”、能源、环境及其他 135
第一节 收入分配问题 135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与不公 135
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有多严重? 136
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与启动内需——收入分配问题的经济影响分析 138
解决之道 138
第二节 “三农”问题 140
何谓“三农”? 140
“三农”究因 141
解决之道 142
第三节 环境问题 143
我们生活的环境 143
案例:太湖的污染 145
环境保护——我们已经行动 146
环境保护——我们已经行动 146
环境政策失效的更重要原因——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 147
第四节 能源问题 148
中国能源问题概述 148
案例:中国向外寻找石油 152
中国是当前世界石油危机的罪魁祸首吗? 152
案例:国际投资银行对石油期货市场的操纵 153
中国自身的问题——能源使用效率低下 153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我们能做些什么? 154
新能源 155
案例:反对新能源——石油公司的影子 156
第五节 超越挑战——科学发展观统领下中国经济璀璨的明 156
第十二章 全球化中的中国 159
第一节 全球化——一种美好的愿望 159
《大同书》与《大幻想》 159
全球化的经济学理论 160
全球化、新自由主义与“华盛顿共识” 160
第二节 全球化的不满 162
美好愿望的推动 162
全球化与贫富两极分化 163
全球化与环境及其他 165
人类能管好自己吗? 166
第三节 全球化中的中国 167
中国的经验 167
和平发展——中国的全球化道路 167
和谐世界——中国全球化之战略目标 169
附录 171
附录A 梳理凯恩斯和新古典 173
一、充分信心的预期——新古典的批判 173
家庭决策 173
厂商决策 174
充分信心的预期 174
瓦尔拉斯的交易过程 176
凯恩斯陷阱 177
二、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之革命 178
二、有效需求理论——凯恩斯之革命 178
Javits中心的一个交易日——虚构的故事 178
从货币循环看Javits中心的 179
交易日——进一步的讨论 179
基本假定 181
三、微观基础——对凯恩斯经济学的伪挑战 182
新凯恩斯主义的黏性价格模型——价格决定理论的微观基础 183
有界限的理性——产量决定 184
理论的微观基础 184
生产能力过剩的假设 186
附录B 投资函数的微观基础 187
一、没有贷款约束的投资 187
二、贷款约束下的投资 189
附录C 刀刃问题及其破解 191
一、刀刃问题 191
模型的结构形式 191
模型的集约形式(或标准形式) 191
不动点分析 192
刀刃问题的揭示——模型的 192
稳定性分析 192
二、破解刀刃问题 193
财政政策规则 193
模型的集约形式及不动点 193
供给过剩下的混沌——稳定性分析 194
三、命题1的证明 196
附录D 中国的宏观动态模型——兼论“缩长”解释之过度冲击 198
一、模型 198
产出和投资 198
价格和工资 199
劳动力市场 199
货币政策 199
二、估计 200
三、分析 202
模型的集约形式 202
模型的不动点 203
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203
四、过度冲击——中国“缩长”之解释 205
五、命题2和命题4的证明 207
命题2的证明 207
命题4的证明 207
参考文献 209
后记——中国的高层决策机制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