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稀缺走向充足 高等教育的需求与供给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文利著
  • 出 版 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04140848
  • 页数:32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中国实际出发,采用教育学和经济学中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以及国际比较的方法,对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经费问题给予了系统和深入的回答,包括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经费需求测量的方法和估算,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率,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和补偿,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家庭经济贡献和学生资助需求,以及高等教育的社会与个人经济收益等。本书依据国家统计数据和多个抽样调查资料,运用经济计量和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绪论 1

第一章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8

第一节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机遇、挑战和国际比较 19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分类发展和质量提升 26

第三节 地球共同体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32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经费需求 39

第一节 高等教育经费需求总量的估算和预测 41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成本结构 44

第三节 基于成本结构的经费需求分析 50

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经费供给 55

第一节 高等教育经费的国际比较和中国的努力 57

第二节 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的国际比较 63

第三节 中国普通高校的经费来源分析 67

第四节 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民办高等教育浅析 74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率 78

第一节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率 79

第二节 办学效率的计量分析方法 81

第三节 高等学校的成本效率 86

第四节 高等学校的产出效率 90

第五节 学习效率 95

第五章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和成本补偿 100

第一节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 100

第二节 高等教育成本补偿 105

第三节 高等教育付费能力分析 112

第四节 研究生教育成本补偿及其配套政策 118

第六章 成本补偿条件下高等教育的需求和供给 124

第一节 高等教育需求的有关理论和计量模型 125

第二节 成本和收益对高等教育入学需求的影响 130

第三节 高等教育规模需求和供给与学费的关系 138

第四节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基于城镇居民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143

第五节 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期望 148

第六节 本章主要结论和政策含义 150

第七章 高等教育财政政策与入学机会和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152

第一节 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和发展趋势 153

第二节 高等教育成本补偿与社会公平 155

第三节 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学生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161

第四节 不同学术声望高校就读机会的影响因素分析 167

第五节 公共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174

第六节 本章主要结论和政策含义 176

第八章 家庭对高等教育的经济贡献和资助需求 179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私人支出与家庭经济贡献能力 180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需求分析 187

第三节 学生贷款的公平和效率分析 192

第四节 本章主要结论和政策含义 201

第九章 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研究 205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变迁 205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贷款政策变迁 209

第三节 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和贷款的国别比较 213

第四节 改进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有关建议 224

第十章 学生贷款二级市场运行模式研究 227

第一节 学生贷款的两种运行模式比较 227

第二节 学生贷款二级市场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探索 229

第三节 学生贷款二级市场的备择模式分析 234

第四节 本章主要结论和政策含义 239

第十一章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贡献 241

第一节 教育、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 241

第二节 教育、劳动生产率和收入 248

第三节 教育收益和收益率 253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内部收益率 261

第十二章 教育、工作流动和收入 266

第一节 国内外已有的关于教育与工作流动关系的研究 267

第二节 理论框架、变量、研究假设和分析模型 270

第三节 数据、样本和工作流动的描述统计 274

第四节 工作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280

第五节 工作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284

第六节 本章主要结论 290

附录 中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93

参考文献 306

后记 319

表1.1世界各地区拥有全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或认证体系的国家 29

表2.1 2005—2020年18—22岁人口数预测:人口普查数据 42

表2.2 2005—2020年18—22岁人口数预测:世界银行数据 42

表2.3 2006—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和毛入学率预测值 43

表2.4按高校功能划分的事业费支出成本要素 47

表2.5中国高校事业费支出成本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48

表2.6按高校功能划分的全口径经费支出成本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48

表2.7高等学校成本结构方程系数值 52

表3.1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的高等教育生均经费的国际比较 55

表3.2 1995—2002年WEI国家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变化指数 57

表3.3 1995—2002年OECD国家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变化指数 58

表3.4中国普通学校财政拨款占其总教育经费比例的比较 61

表3.5公共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例:国际比较 62

表3.6高等教育经费的公共和私人来源比较 63

表3.7美国和韩国高校经费来源构成 64

表3.8澳大利亚高校经费来源一览 66

表3.9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来源构成 67

表3.10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学校数和本科及以下学生数 75

表4.1办学效率的三种分析方法比较 86

表4.2高校成本效率研究的主要变量说明 87

表4.3 OLS与SFA方法对成本函数回归结果的比较 89

表4.4高校产出效率研究的主要变量说明 91

表4.5按教学和科研人员平均的教学和科研产出情况 92

表4.6高校生产函数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 93

表5.1 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 113

表5.2 2005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情况 113

表5.3 50%—60%的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对于学费的承受能力分析 114

表5.4分收入组的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对于学费的承受能力和生均学费资助需求额分析 115

表5.5 1999—2005年对居民可承受学费水平的估算 116

表5.6付费意愿影响因素逻辑回归结果 116

表6.1高等教育入学需求研究中的变量描述及其统计值 131

表6.2高等教育入学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35

表6.3成本、收益和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需求影响的模拟结果 136

表6.4不同收入群体的高等教育入学需求的成本弹性 137

表6.5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估算的基础参数数据项 141

表6.6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和平均学费水平的估算结果 142

表6.7城镇居民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情况的变化 143

表6.8 2005年抽样调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在校生和非在校生的家庭背景 144

表6.9 2005年抽样调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在校生和非在校生的家庭状况 144

表6.10 2005年抽样调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在校生和非在校生的原就读高中教育类型 145

表6.11 2005年抽样调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在校生和非在校生的原就读高中办学类型 145

表6.12 2005年抽样调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在校生和非在校生的原就读高中教育质量 146

表6.13 2005年抽样调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在校生和非在校生的高考成绩 146

表6.14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及其影响因素 147

表6.15 抽样农村居民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与经济能力的比较 148

表6.16抽样农村家庭的高等教育付费意愿 149

表6.17抽样农村家庭的生活消费支出 150

表7.1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高收入群体在人口中的比例及其子女在大学生中的比例 156

表7.2发展中国家人口中的收入结构与享受公共高等教育资源的比例 156

表7.3学费、助学金和学生贷款对不同收入家庭的学生上大学概率的影响 159

表7.4五等分样本收入组群的基本分组情况 162

表7.5不同收入组群学生在三类不同学术声望高校入学机会的方差分析表 164

表7.6三类样本高校中的平均私人付费和公共资源分配 168

表7.7高校入学机会影响因素分析的主要变量的统计量 169

表7.8高等学校入学机会的影响因素的多元逻辑回归结果(发生比) 171

表7.9控制和未控制学生资助条件下家庭收入水平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 173

表7.10样本高校中不同收入组群的私人付费和公共资源分配 175

表7.11净支付和获得资助总额的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175

表8.1按收入分组的私人支出项比较 183

表8.2私人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的关系回归分析系数 185

表8.3按收入分组的家庭贡献和私人借贷 185

表8.4 50%—60%的城镇和农村家庭对于高等教育的学费和必需支出的承受能力分析 187

表8.5学生资助类型和结构 188

表8.6按收入分组的学生资助结构 189

表8.7按收入分组的生均资助需求估算结果 192

表8.8按收入分组的学生资助总需求数 192

表8.9有经济资助需求者未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原因 196

表8.10抽样高校学生各类教育借贷情况 197

表8.11教育借贷对学业表现的影响 198

表8.12是否发生教育借贷以及不同资助类型对学生毕业选择的影响发生比 200

表8.13是否发生教育借贷以及不同资助类型对学生预期起薪的影响 201

表9.1美国2003/2004学年在校大学生获得资助的数量、金额及比例 215

表9.2 1995年日本育英基金会奖学金贷予人数与金额 220

表9.3澳大利亚依收入而定的学校债务偿付率 222

表11. 1各级教育的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比较 255

表11.2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某些国家按教育层次分类的私人和社会收益率 257

表11.3中国城镇地区的教育私人收益率 259

表11.4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私人收益率 261

表11.5分类型、分层次和不同学习方式的高等教育内部收益率 262

表11.6分学科的高等教育内部收益率 263

表12.1工作样本的个体特征和工作特征 276

表12.2样本个体的工作流动次数 278

表12.3按受教育程度区分的工作流动频率和收入水平 279

表12.4工作流动频率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结果表 280

表12.5工作收入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结果表 286

表12.6行业间流动和行业内流动的收入回归中教育系数比较表 288

表12.7主动流动和被动流动的收入回归中教育系数比较表 289

表12.8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收入回归中教育系数比较表 290

图1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基本框架 6

图1.1按收入分组的国家组群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0

图1.2韩国和加纳经济增长差距和归因示意图 21

图1.3高收入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国别比较 22

图1.4中国、印度、巴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 24

图1.5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历年变化 25

图1.6中国普通高校历年招生数 26

图1.7 1993—2004年中国普通高校生均经费变化情况 28

图1.8 1989/1990—1995*1996学年英国公立高校中的国际学生数 36

图1.9英国公立高校国际学生的来源构成 37

图2.1 2006—2020年高等教育生均经费和总经费预测估算值 44

图2.2样本高校的地区分布 51

图2.3样本高校的学科分布 51

图3.1高等教育生均经费的国际比较 56

图3.2中国普通高校生均经费扣除物价因素后的可比价格变动趋势 60

图3.3中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历年变化 63

图4.1成本前沿函数示意图 84

图5.1公共预算紧缩条件下公共收益高的教育类型供求关系 107

图5.2公共收益低私人收益高的教育类型供求关系 108

图5.3公共收益高私人收益低的教育类型供求关系 109

图5.4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促进经济增长的理想财政政策模型 111

图5.5预期愿意支付相应学费水平的学生占总体的比例 116

图6.1 2000年中国城市入户调查数据:教育层次与个人收入的关系 12

图6.2不同教育层次的个人收益率比较 126

图6.3学费和高等教育规模的关系 139

图7.1样本高校中不同收入组群学生在不同年份入学率的变化 162

图7.2样本高校中城乡不同地区的生源入学率的变化 163

图7.3不同收入组群学生在不同学术声望抽样高校中的分布 165

图7.4抽样“985”高校中2000年与2003年不同家庭收入组群学生比例的变化 165

图7.5抽样“211”高校(“985”高校除外)中2000年与2003年不同家庭收入组群学生比例的变化 166

图7.6抽样一般院校中2000年与2003年不同家庭收入组群学生比例的变化 166

图8.1 1993—2005年高校学费及其占居民收入的比例 181

图8.2按收入分组的借贷型资助比较 190

图8.3按收入分组的助困赠与型资助比较 190

图8.4按收入分组的工作型资助比较 190

图10.1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结构 230

图10.2学生贷款二级市场的基本结构 230

图11.1年龄收入曲线(美国男性全职就业者1999年收入) 251

图11.2年龄收入曲线(中国城镇就业人口2004年收入) 252

图12.1教育、工作流动和收入三者关系的理论框架 271

图12.2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工作流动频率和平均收入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