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项目研究主报告 3
“21世纪初重点院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主报告 3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思路和实践情况 3
(一)项目研究背景 6
(二)项目研究的思路 6
(三)项目研究的情况 6
二、项目理论研究成果 6
(一)世界一流大学工程教育的特色 13
(二)涉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几个基本概念 13
(三)重点院校工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13
(四)培养方案(计划)设计的原则 13
(五)培养方案设计的要点 13
三、项目成员单位教改实践成果简介 13
(一)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
(二)北京理工大学理工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1
(三)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创新工程实验基地培养创新人才的改革与实践(四)浙江大学混合班的改革与实践(五)浙江大学工程教育高级班的改革与实践(六)浙江大学“创新创业管理强化班”的改革与实践(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二课堂课外自主学习培养模式(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0年新版本科培养计划(九)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十)北京化工大学教学实践基地的改革四、项目研究与实践的自我评价 21
第二篇 理论研究篇 25
一流大学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25
工程教育改革深层次问题的思考 36
工程教育国际化:MIT的创新案例 49
土木工程教育改革:四大名校案例 66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需要整体反思 82
努力培养21世纪的中国工程师 90
高等工程教育的模式特征与改革建议 101
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与机遇并在 111
浅论我国理工科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123
关于理工科人才培养的思考 131
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几点建议 143
工程伦理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150
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156
第三篇 培养方案实践篇 165
北京理工大学工科人才实践教学改革 165
附: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创新教育实验基地教学计划 182
北京理工大学名牌专业的规划与实施 182
附: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书 196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理科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研究和实践 196
附: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书 209
加强军工专业建设,培养国防特色创新人才 209
附:北京理工大学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说明书 227
浙江大学混合班的改革与实践 227
附:浙江大学工科混合班2000级、2001级课程设置一览 241
浙江大学工程教育高级班的改革与实践 241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管理强化班的改革与实践 247
尊重个性,突出创新,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253
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制定本科2000版培养计划的原则规定 271
尊重主体,发挥优势,展现创新 271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类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79
附件一:“大材料”试点班的培养计划及实践说明 288
附件二:“大材料”试点班毕业设计(论文)分类统计及说明 288
把教学基地建在高校高新技术园是理想选择——北京化工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实践 288
第四篇 课程改革实践篇 295
建设高水平信号与系统课群的改革与实践 295
“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309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15
附:新《工程力学》教材的特点 328
“机械设计基础”课群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328
实行“三主一体”教学机制,完善英语教学体系 332
“线性代数”教学札记 341
“材料性能”课程教学改革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