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 选题创意及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2
三 研究思路 3
四 本书结构及主要创新点 4
五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
第二章 技术创新理论探索 6
一 技术创新的内涵 6
(一)技术创新的定义 6
(二)技术创新的分类 9
(三)技术创新主体 11
(四)技术创新动机 12
(五)技术创新环境 13
(六)关于技术创新的几种典型观点 15
二 技术创新的哲学思考 18
(一)技术创新主体 18
(二)技术创新客体 19
三 技术创新的国家模式与国际化 19
(一)英国的技术创新模式 20
(二)美国的技术创新模式 24
(三)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 31
第三章 技术创新主体与激励机制 40
一 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式 40
(一)技术创新的微观模式 40
(二)技术创新的宏观模式 43
二 不同体制下的技术创新主体与激励机制 45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技术创新主体与激励 45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技术创新主体与激励 47
三 创新主体及其创新机制 51
(一)政府技术创新的动力 51
(二)研究机构技术创新的动力 54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54
四 激励理论在技术创新激励领域的应用 57
(一)激励理论 58
(二)激励机制与技术创新 62
第四章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69
一 产业结构的演化理论 69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 69
(二)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理论 70
(三)钱纳里的产业结构理论 72
(四)霍夫曼的产业结构理论 74
(五)盐野谷祐一与筱原三代平对霍夫曼理论的修正 75
(六)发展经济学对产业结构演化理论的发展 76
二 技术创新对产业的影响 78
(一)美国产业结构的演化阶段 78
(二)技术创新与产业革命 81
(三)技术创新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83
(四)技术创新对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影响 85
(五)技术创新与美国信息相关产业 87
三 技术创新与IT企业的成长 94
(一)IBM的技术创新与成长 94
(二)Microsoft的技术创新与成长 96
第五章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 98
一 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增长模型 99
(一)索洛增长模型 99
(二)内生增长理论 101
二 第一代内生增长模型 102
(一)Arrow的干中学经济增长模型 103
(二)Romer基于研究与开发的内生增长模型 104
(三)Young对Arrow的干中学经济增长模型的扩展与深化 105
(四)技术进步的AK方法 108
三 Neo-Schumpeterian内生增长模型 109
(一)基本的Schumpeterian增长模型 110
(二)Barro and Sala-I-Martin的技术扩散模型 112
(三)市场领导者进行研究与开发的模型 114
(四)竞争环境下的创新增长模型 115
(五)关于一般目的技术的内生增长模型 117
第六章 技术创新与政府干预 121
一 政府干预市场的理论 121
(一)政府干预市场的依据——市场失灵 121
(二)政府干预的领域 122
(三)政府失灵 125
(四)政府干预的国际比较 126
二 我国需要政府对技术创新进行适当干预 131
(一)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与所处环境 131
(二)政府主导中国市场化的进程 133
三 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135
(一)我国专利申请及授权形势严峻 135
(二)我国在外国寻求专利保护的情况 137
(三)我国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严重不足 144
(四)后发国家政府依靠技术创新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145
(五)韩国政府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149
四 把握政府与市场结合的均衡,促进技术创新 152
(一)改善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 152
(二)改善R&D体系,加快技术扩散 155
(三)投资人力资本,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156
(四)发展高科技,重点发展信息与通讯技术 160
(五)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 161
(六)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关系 162
(七)加大政府在重大创新领域的干预力度 164
第七章 研究与开发投资分析 167
一 R&D的定义 167
二 R&D与技术创新 169
(一)R&D与新技术来源 169
(二)R&D与产品、市场开发 177
三 R&D投资特点 179
(一)R&D投资具有不确定性 179
(二)R&D资本支出组成 180
(三)R&D与技术生命周期 181
四 R&D投资经济学分析 184
(一)R&D的外部性对R&D投资影响 185
(二)不对称信息对R&D投资的影响 187
(三)R&D的投资回报率分析 190
五 公共R&D支出与私人R&D支出的关系 197
(一)理论分析 203
(二)一些关于政府补贴企业R&D的典型分析 205
(三)公共R&D支出与企业R&D支出关系在中国情况的分析 207
第八章 促进研究与开发的税收激励 215
一 税收激励的措施 215
(一)免税期 216
(二)投资税收津贴 216
(三)低公司税税率 217
二 税收激励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218
(一)税收对企业决策影响 218
(二)q投资理论中的税收效应 221
(三)有效税率方法 227
(四)边际有效税率评估税收激励效应 231
(五)动态生产模型 235
(六)一般均衡模型 238
三 激励措施对R&D成本影响及激励措施的效率分析 241
(一)激励措施对R&D成本影响 241
(二)激励措施的效率分析 246
四 税收激励措施的国际化比较 255
五 免税期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 265
(一)导致企业寻租行为和高注销率 265
(二)免税期的激励效果不明显,不利于企业长期投资 268
六 加入WTO对我国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影响 270
(一)补贴的定义 270
(二)补贴的分类 271
(三)有关R&D补贴的基本规定 272
(四)加入WTO对中国技术创新政策的冲击 274
(五)建立符合WTO要求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278
七 现行税收制度中不利于技术创新的情况 279
(一)现行增值税加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负担,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279
(二)现行所得税制度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280
(三)税收优惠政策的目标不明确,优惠政策混乱,优惠方式单一,缺乏系统性 281
第九章 结论与思考 282
一 结论 282
二 思考 283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283
(二)利用税收激励政策,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284
中文参考文献 286
英文参考文献 291
后记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