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学校创建的实践探索》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银弟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44415989
  • 页数:2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稿是上海市松江区实验小学校长胡银弟同志的一本基础教育理论专著。胡银弟同志担任实验小学校长20余年,在创建优质学校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本书就是胡银弟同志多年探索的结晶。

第一章 引言 1

一、优质学校创建的理性思考 2

1.时代呼唤优质学校 2

2.科学理论支撑优质学校的创建 3

3.校本发展的必然趋势 4

二、优质学校的内涵解读 6

1.优质学校的内涵 6

2.优质学校的价值追求 8

3.优质学校的文化特质 9

第二章 打造教育品牌——优质学校创建的标杆 12

一、品牌创建 12

1.锤炼办学理念——为学生乐学奠基 13

2.形成办学特色——“乐教”与“乐学”的双维建构 21

二、品牌管理 32

1.构建目标体系——驱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32

2.创新办学机制——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47

第三章 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优质学校创建的前提 58

一、现代学校管理制度适应社会转型的需求 59

1.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时代内涵 60

2.校本管理为创建优质学校提供制度保障 64

二、管理水平决定学校从一般到优质的主导作用 69

1.制度化管理是学校走向成功的基本保证 69

2.民主化管理是现代化学校的内在要求 71

3.人文化管理是激发教职工创造潜能的源头活水 72

第四章 建设学校课程——优质学校创建的载体 74

一、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75

1.校本课程体系 75

2.课程优化的探索 77

二、学校课程的领导 79

1.校长对课程领导的认识 79

2.校长领导课程的创新视角和能力 82

3.学校课程的管理与评价 85

三、学校课程的建设 90

1.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与途径 91

2.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方式 93

3.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96

第五章 追求课堂活力——优质学校创建的核心 104

一、情知交融,让课堂呈现探究的智慧 105

1.以情激情激发学生探究动机 105

2.开放教学增添课堂探究情趣 106

3.问题解决培养学生探究灵气 107

二、发展为本,让探究成为学生学习品质 111

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 111

2.学生探究品质的培养 114

三、聚焦课堂,让教师在行动研究中专业成长 119

1.以和谐沟通师生心灵 119

2.以课例研习改进教学方式 121

四、激励学生,建立探究性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129

1.激励学生的评价方式 130

2.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131

第六章 打造名优教师团队——优质学校创建的关键 135

一、倾心实施名师工程——成立“名师工作室” 136

1.自我规划,让教师自主设计专业成长 138

2.培育名师,让名师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 140

二、名师引领我们成长——建立“青年教师工作坊” 150

1.给梦想之舟指明方向 150

2.新教师眼中的实验小学和名师效应 152

三、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让教师自主发展 156

1.理解与宽容——让教师健康成长 157

2.“错位发展”——教师发展的上策 159

第七章 坚持教育科研——优质学校创建的动力 163

一、教育科研引领学校从一般到优质的内在主导作用 163

1.在研究主题的形成中,力求办学的高起点发展 164

2.在主攻目标的实现中,促进办学的突破性发展 166

3.在课题网络化的构建中,推动办学的整体性发展 168

4.在研究过程的优化中,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169

二、教育科研成为教师从新手到骨干乃至专家的助推器 170

1.明确目标,制定方案——形成“五步曲” 171

2.创设氛围,搭建舞台——实践“五步曲” 172

3.反思争鸣,总结提高——续写“五步曲” 174

第八章 发展学校文化——优质学校创建的基石 177

一、解读学校文化 178

1.愿景和价值——学校文化的根基 178

2.文化管理——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 181

二、建设优质的学校文化 184

1.合作性的学校文化 184

2.探究性的课堂文化 187

3.自主性的班级文化 193

第九章 转变校长角色——优质学校创建的保障 198

一、优质学校的校长角色 199

1.校长的角色分析 199

2.优质学校的校长角色特性 200

二、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 202

1.让校长会当校长 202

2.让校长超越校长 208

3.特色学校的创建 214

4.特色学校的发展 222

跋 224

后记 227

主要参考文献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