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西安概况 1
二 西安传统哲学的内涵 2
三 西安传统哲学的基本内容 3
四 研究西安传统哲学的方法 4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子学思想 8
一 周公“以德配天”的哲学思想 10
二 老子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哲学思想 16
三 商鞅的“法治”哲学思想 25
四 吕不韦的“尊民约君”哲学思想 41
第二章 两汉时期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经学思想 48
一 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49
二 “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 54
三 “名各顺于天”的神秘主义先验论 57
四 “深察名号”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58
五 先验主义的人性论 60
六 “天立王以为民”的民本思想 61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哲学思想 65
一 鸠摩罗什的“一切皆空”佛教哲学思想 65
二 僧肇的“不真空”佛教哲学思想 72
三 竺道生的“人人皆佛性”佛教哲学思想 88
第四章 隋唐时期佛教哲学思想 98
一 玄奘的“唯识无境”佛教哲学思想 98
二 法藏的“法界缘起”佛教哲学思想 107
三 宗密的“一真灵性”佛教哲学思想 119
第五章 隋唐时期柳宗元的无神论哲学思想 127
一 无神论思想 127
二 唯物主义思想 129
三 “合焉者三,一以统同”的宇宙运动观 130
四 进化历史观 131
五 混乱的道德观 134
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关学思想 136
一 张载的“太虚即气”关学思想 138
二 吕大临注重实践的关学思想 151
三 李复的“气本论”关学思想 154
四 杨奂《正统记》中的关学思想 156
第七章 宋元时期王重阳的“三教合一”道教哲学思想 161
一 进一步将老庄思想贯彻到教义之中,对传统道教进行重大改造 162
二 融汇儒道释三家宗教的哲学思想 163
三 提倡平等 164
四 建立丛林制度 164
五 消极遁世的养生思想 165
第八章 明清时期的关学思想 168
一 三原学派“注重会通”“强调实学”的关学思想 169
二 薛敬之“理气结合”的关学思想 176
三 吕柟“尚行”的关学思想 183
四 冯从吾“敦本尚实”的关学思想 192
五 李二曲的“心性实体”学术思想 210
六 李柏的“以民为本”理学思想 233
七 李因笃的“经学致用”实学思想 239
八 王弘撰的“笃实”关学思想 245
九 王心敬、杨双山的关学思想 250
第九章 近代时期刘古愚“义利统一”“研习西学”的思想 255
一 明德亲民 255
二 义利统一 258
三 研习西学 259
结束语 261
一 西安传统哲学在新世纪的地位和作用 261
二 西安传统哲学在新世纪利用的特点 263
三 西安传统哲学在新世纪利用的方法论 265
后记 268
主要参考书目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