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诗歌的本质 1
第一节 诗歌的内涵 1
第二节 诗歌的社会功能 7
第三节 关于诗歌的定义 11
第四节 诗歌本质学说研究的意义 13
第二章 诗歌的特征 16
第一节 诗歌的感情特征:真挚、浓烈、深长 16
第二节 诗歌的语言特征:凝练、和谐、优美 19
第三节 诗歌的表达特征:多种手法的运用 25
第四节 诗歌的思维特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32
第五节 诗与文之别 35
第三章 中国诗歌的民族精神 39
第一节 对理性的婚恋观与孝子观的褒扬 39
第二节 对乐土、大同理想的讴歌与追求 43
第三节 人文关怀精神与屈原精神 46
第四节 中国山水诗中的人格精神 50
第五节 新诗创作中民族精神的弘扬问题 52
第四章 中国诗歌的民族风格 60
第一节 中国诗歌的民族风格:含蓄与自然 60
第二节 含蓄与自然两大诗风的关系及其对新诗歌创作的意义 69
第五章 中国诗歌的主流意识和最高境界 72
第一节 中国诗歌的主流意识:反映积极的人生理念,表达健康的思想情调 72
第二节 中国诗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入神 79
第三节 诗歌主流意识与艺术高度的相互联系及作用 83
第六章 中国古代诗法问题 86
第一节 古代诗法讨论的缘起 86
第二节 关于诗法的探索、争论及总结 88
第三节 元代诗法研究成果撮要 95
第四节 如何看待古代诗法 107
第七章 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和韵味 111
第一节 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 111
第二节 中国古代诗歌的韵味 118
第三节 佛境对诗境的影响 125
第八章 历代诗坛领袖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影响 131
第一节 诗坛领袖的特征 131
第二节 诗坛领袖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影响 133
第三节 呼唤新的诗坛领袖,引导新诗走出低谷 148
第九章 唐诗繁荣的根本原因及其对新诗发展的启示 153
第一节 唐诗繁荣原因的进一步探索 153
第二节 唐诗繁荣原因对新诗发展的启示 166
第十章 当代教育中诗歌写作训练的缺位对我国诗歌发展的影响 170
第一节 我国当代诗歌写作教学训练长期空白的原因 171
第二节 “空白期”给我国诗歌事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176
第三节 我国诗歌事业的复兴有待于诗歌写作教学训练制度的恢复 179
第十一章 新诗品位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185
第一节 近年来我国新诗品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185
第二节 提高我国新诗品位的若干对策 194
第十二章 新诗应该走专题创作道路 207
第一节 诗歌专题创作的历史回顾 207
第二节 新诗诗人应该致力于专题创作 210
第三节 诗歌创作专题的选择 211
第四节 如何写好诗歌专题 214
附录 221
盛唐边塞诗兴盛原因初探 221
高适《燕歌行》意蕴寻绎 236
王之涣《凉州词》原作争论及相关美学思考 247
《李太白集》中《草书歌行》真伪辨析 255
王建与花蕊夫人《宫词》比较研究 264
从《题都城南庄》到《桃花人面》 277
谢朓与江淹的诗文创作特点及文学贡献 287
妙悟·兴趣·入神——评严羽的诗歌艺术观 299
从《歌王传》看壮汉文化的双向交流 308
新诗作品的修改问题 325
后记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