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近代史上的监狱 2
国家统一、道德教育和社会凝聚力 7
中国监狱文化史 12
犯人难以理解的呼声 17
第一部分 现代刑法制度的出现第二章 晚清监狱改良运动(1895—1911) 27
晚清帝国的监禁 27
现代化的里程碑:考察外国监狱 32
监狱改良运动 36
治外法权问题和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7
晚清的司法改良 39
沈家本和监禁刑罚 41
小河滋次郎和监狱学知识的传播 44
习艺所和第一批模范监狱的出现 46
习艺所的教育使命 46
第一批模范监狱的出现 48
第三章 民国初年的地方监狱(1911—1927) 56
司法部与监狱改良 58
新的刑法案 58
监狱行政与警察 59
司法部和监狱改良 60
监狱规定和规则的出台 62
首都的犯罪:北京的犯罪和惩罚 63
外国犯人 84
京师第一监狱的教育使命 85
北京监狱系统的拓展 87
北京的刑事犯罪和惩罚 88
财产、性、犯罪和坐牢 89
犯人身份的验明,累犯的问题和体罚 93
狱吏和虐待犯人 95
监禁中的死亡 96
模范监狱的理想和现实 97
北洋政府统治下的监狱:以奉天省和江苏省为例 99
新监的普及 99
犯人人数的确认和结构 101
判决类型 103
监狱内的惩罚 105
工作和职业培训 107
宗教和道德感化 109
狱吏 112
财政状况与慈善团体 113
逃犯与暴乱 118
毒品 120
县监改良 121
疾病与死亡 123
死刑 127
结论 128
第二部分 国民党统治下的科学、犯罪和惩罚第四章 刑罚学(1927—1949) 145
绪论 145
民国时期的刑罚学:监禁和监护 148
孙雄和芮佳瑞的教育使命 148
赵琛和独居监禁的优点 150
阶级制和奖赏制 154
自治的概念和假释的运用 156
用刑罚作为社会职责的培养手段 157
李剑华和苏联范例 158
工业的优越性:监狱中的劳动 161
监狱里的性行为 163
围墙和铁栅:监狱建筑无声的力量 164
任性的儿童:少年犯感化教育政策 169
最后的惩罚:对死刑的争论 173
第五章 犯罪学(1927—1949) 181
“人犯”:犯罪学之兴起 181
犯罪学中的遗传、环境和个人责任 184
天生的犯人:优生学和犯罪生理学 189
量刑:监狱中的实地调查 194
犯罪的透明性:余秀豪和犯罪调查 197
犯罪的痕迹:犯人的身份、指纹和法医学 201
犯罪学和法医学 204
第三部分 国民党统治下的司法改良第六章 南京政府十年的监狱改良(1927—1937) 217
国民党统治下的司法行政部和刑罚管理 218
司法行政部 218
监狱条例和规则 223
犯罪、惩罚和司法统计数字 225
监狱系统的膨胀 227
监狱系统的地区差异 230
监狱生活:南京政府十年时期的监狱 236
犯人的登记和确认 236
监狱劳动 240
开垦荒地 242
教育和改造 243
狱吏 248
监狱的拥挤状况和犯人的释放 252
越狱者和闹事者 255
犯人的不满 257
监狱的公共形象 259
疾病和死亡 260
政治犯和监狱系统 263
反省院 263
新监中的政治犯 267
县监的改良 278
湖南省和浙江省的监狱改良 281
监狱改良机构 284
自然灾害和县监 285
越狱 286
上海华德路监狱 287
工部局和华德路监狱 287
减刑、拥挤和司法主权的辩论 289
华德路监狱内的生活 293
厦门路监狱的外国犯人 298
第七章 战时的监狱系统(1937—1949) 315
被毁坏的监狱和被释放的犯人 315
死亡和破坏 315
释放犯人 317
重建和迁移监狱 319
战时的监狱改良 323
食物短缺、疾病和死亡 324
生产劳动运动 327
红十字会和战俘 329
犯人外役监和移垦 332
沦陷区的监狱 334
战后重建 337
发展和拥挤 340
第八章 结论 349
参考书目提要 352
附录 396
译后记 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