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依据 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二、存在的问题及选题意义 3
三、研究基础 3
第二节 基本思路及工作概况 4
第二章 区域地质分析 6
第一节 沉积建造 7
一、东亚大陆地层区(Ⅰ) 7
二、东亚大陆边缘地层区(Ⅱ) 20
三、菲律宾海地层区(Ⅲ) 23
第二节 岩浆活动 23
一、太古宙(前吕梁期)岩浆岩 23
二、元古宙岩浆岩 23
三、加里东期岩浆岩 24
四、海西期岩浆岩 25
五、印支期岩浆岩 25
六、燕山期岩浆岩 26
七、喜马拉雅期岩浆岩 26
第三节 断裂构造 26
一、郯庐断裂带 28
二、五莲-青岛-海州深断裂 28
三、泗阳-连云港-千里岩-开城深断裂 29
四、嘉山-响水深断裂 29
五、江山-绍兴-光州深断裂 29
六、东引-海礁(苏岩)大断裂 29
七、基隆-西湖大断裂 30
八、钓鱼岛隆褶带东侧大断裂 30
第三章 典型地区地层对比 31
第一节 震旦纪地层对比 31
第二节 寒武纪地层对比 36
第三节 奥陶纪地层对比 40
第四节 志留纪—泥盆纪地层对比 44
一、志留纪地层对比 46
二、泥盆纪地层对比 47
第五节 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对比 48
一、早、中石炭世地层对比 49
二、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层对比 50
三、晚二叠世—三叠纪地层对比 53
第六节 小结 57
第四章 构造古地理再造 61
第一节 震旦纪构造古地理格局 61
第二节 寒武纪—奥陶纪构造古地理 63
一、寒武纪构造古地理 63
二、奥陶纪构造古地理 64
第三节 志留纪—泥盆纪构造古地理 66
一、志留纪构造古地理 66
二、泥盆纪构造古地理 67
第四节 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构造古地理 68
第五章 重磁数据处理计算 71
第一节 重磁数据预处理 71
一、资料利用情况 71
二、数字化以及坐标、公式、投影方式和比例尺的统一 72
三、网格化 73
四、数据圆滑 73
第二节 三度磁异常化极 74
第三节 区域异常与局部异常的分离 74
第四节 重磁异常平面图的编制 75
一、布格重力异常平面图 75
二、磁力异常(ΔTa)平面图 75
三、化极磁力异常(Z⊥)平面图 75
第五节 垂向二阶导数的计算 76
第六节 重磁数据的向上延拓 76
第七节 重力异常数据的反演 77
第六章 重磁资料的深部构造解释 79
第一节 岩石物性特征 79
第二节 断裂构造的圈定 80
一、布格重力异常分析 80
二、磁力异常(ΔT、Z⊥)分析 82
三、重力垂向二阶导数计算结果分析 86
四、重磁向上延拓结果分析 89
五、小结 98
第三节 深层构造分析 102
一、莫霍面起伏 102
二、结晶基底的成分与内部构造分析 108
三、结晶基底顶面的起伏分析 109
第七章 大地构造区划及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 112
第一节 华北-狼林地块与扬子-京畿地块对接带的厘定 112
一、胶南-临津江对接带的边界 112
二、胶南-临津江对接带的内部特征 113
三、莫霍面起伏特征 116
第二节 大地构造分区 116
一、构造单元的划分原则 116
二、大地构造分区概述 118
第三节 黄海及周边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的地球动力学 118
第八章 结语 124
一、主要研究成果 124
二、具体结论 124
参考文献 130
参考资料 135
ABSTRACT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