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 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是生态城市的重要特征 1
1.1.2 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 2
1.1.3 景观生态学为城市绿地规划提供了科学基础 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5
1.2.1 城市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5
1.2.2 城市绿地相关研究进展 9
1.2.3 对研究进展的总结 12
1.3 主要研究内容 12
1.3.1 城市绿地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 12
1.3.2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如何制约其生态服务功能 12
1.3.3 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城市绿地规划模式 13
1.3.4 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南京城市绿地规划 13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
1.4.1 研究方法 13
1.4.2 技术路线 14
2 本研究的支撑理论 16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16
2.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 16
2.1.2 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特点 18
2.2 有关景观格局制约生态过程的理论 19
2.2.1 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 19
2.2.2 景观组成单元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21
2.2.3 景观镶嵌体格局与生态过程 23
2.3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与方法 23
2.3.1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 23
2.3.2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基本特征 24
2.3.3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在时空尺度上的转换及扩展 24
2.4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与原则 25
2.4.1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 25
2.4.2 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 26
2.5 现代城市绿地规划理论 26
2.5.1 “绿带”理论 27
2.5.2 “绿径”理论 27
3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29
3.1 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构成 29
3.2 气体调节生态服务功能 30
3.2.1 净化空气 30
3.2.2 减少粉尘和细菌 30
3.2.3 降低噪声 30
3.3 气候调节生态服务功能 31
3.3.1 光照调节 31
3.3.2 温度调节 31
3.3.3 湿度调节 31
3.4 干扰调节生态服务功能 32
3.5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 32
3.6 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服务功能 33
3.7 灾害避难生态服务功能 33
3.8 休闲娱乐生态服务功能 33
3.9 文化展示生态服务功能 34
4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制约 35
4.1 城市绿地景观概述 35
4.1.1 城市绿地景观的概念 35
4.1.2 城市绿地景观的组成 35
4.2 研究重点与分析方法 36
4.2.1 研究重点的确定 36
4.2.2 分析方法与流程 37
4.3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城市夏季热岛缓解 38
4.3.1 城市热岛源于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异质性 38
4.3.2 城市绿地景观缓解城市夏季热岛的机制 39
4.3.3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城市热岛缓解功能的制约 45
4.4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城市大气净化 53
4.4.1 城市大气污染过程 54
4.4.2 城市绿地景观通过三种方式净化城市空气 59
4.4.3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城市大气净化功能的制约 59
4.5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居民休闲娱乐 62
4.5.1 景观可达性 63
4.5.2 公园绿地的景观可达性与休闲娱乐功能强弱呈正相关 63
4.6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灾害避难 63
4.6.1 城市灾害避难过程 63
4.6.2 城市绿地灾害避难功能强弱取决于防灾绿地的景观可达性 64
4.7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城市生物多样性 64
4.7.1 景观格局与生物多样性的联系 64
4.7.2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制约 66
5 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城市绿地规划模式 68
5.1 模式的目标与性质 68
5.1.1 以最大幅度提高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为目标 68
5.1.2 规划模式中包含景观尺度的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68
5.1.3 规划模式属中长期景观生态规划 69
5.1.4 评价与规划的对象是城市绿地景观格局 70
5.1.5 以遥感和GIS技术为支撑 70
5.2 模式的框架 70
5.2.1 确定各项生态服务功能被提升的优先顺序 71
5.2.2 城市绿地单项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73
5.2.3 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 74
6 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南京城市绿地规划 76
6.1 规划区概况 76
6.1.1 位置与范围 76
6.1.2 自然概况 77
6.1.3 社会经济概况 77
6.1.4 城市绿化建设概况 78
6.2 南京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目标 79
6.2.1 优先提升城市夏季热岛缓解功能 79
6.2.2 优先提升休闲娱乐、灾害避难功能 82
6.2.3 兼顾大气净化功能的提升 82
6.2.4 兼顾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的提升 84
6.3 南京城市绿地景观遥感信息解译 84
6.3.1 遥感信息源与解译方法 84
6.3.2 工作程序 85
6.3.3 关于分类精度的说明 88
6.3.4 关于解译所得绿地景观尺度的说明 88
6.4 南京城市绿地单项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89
6.4.1 夏季热岛缓解功能不佳 89
6.4.2 城市公园景观可达性不高 95
6.4.3 大气净化功能一般 97
6.4.4 绿地廊道偏窄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限制因素 100
6.5 南京城市绿地景观格局调整方向的确定 101
6.5.1 单项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对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的要求 101
6.5.2 综合与权衡 103
6.6 南京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依据 103
6.6.1 提高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生态需求 103
6.6.2 可绿化土地面积有限的经济约束 103
6.6.3 古城历史风貌保护与展现的文化需求 104
6.7 南京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 104
6.7.1 南京城市绿地景观的整体结构设计 104
6.7.2 南京城市绿径规划 107
6.7.3 南京点状绿地规划 111
6.7.4 南京楔形绿地规划 112
7 主要结论 114
7.1 城市绿地规划的理论基础 114
7.2 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城市绿地规划模式 117
7.3 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南京城市绿地规划 118
参考文献 121
致谢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