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郭沫若给陈明远的第一封回信 1
一 郭沫若给陈明远第一封回信的前前后后 2
二 何以证明郭沫若写给陈明远的第一封信是在1956年而不是1953年 6
三 1956年以前的14封信全是伪造的 15
第二章 伪造和篡改从何时开始? 30
一 “君子可欺以其方” 30
二 1963年前的伪造和篡改 33
三 《访谈纪要》和“书面证词” 51
第三章 郭沫若“手谕”的前前后后 61
一 改变了努力方向使郭沫若的态度由热变冷 64
二 一再提出难以满足的要求 70
三 令人生厌的庸俗 75
四 陈明远当时怎样解读“手谕”? 80
五 关于退还“附件”及亲笔信 85
六 1963年以后的17封信全是陈明远伪造的 99
七 此后陈明远来信来稿全由秘书处理 112
第四章 得手后更大胆地伪造和篡改 116
一 在福建旅途 117
二 “我的《百花齐放》是一场大失败” 119
三 早年留学日本的诗 124
四 关于生日礼物 129
五 关于古史分期问题 131
第五章 为《新潮》的署名权对簿公堂 134
一 庭外调解的努力 134
二 胜败的关键是一封信的真伪 137
三 陈明远举出的物证不足采信 141
四 1964年10月信是伪造的 143
五 被称为围棋中的两个“活眼”的证词 151
六 一审判决,不服上诉和撤回上诉 167
七 终审裁定之后的翻案文章 172
第六章 新天方夜谭“忘年交” 176
一 六岁就结识郭沫若的故事 177
二 童年就向郭沫若学诗的故事 182
三 到上海码头迎接郭沫若的故事 188
四 第一次到郭沫若家里的故事 194
五 暑假到郭老家中讨论诗学的故事 199
六 “先进事迹”的故事 206
第七章 从笔墨官司看学术规范 216
一 迟到的笔墨官司 217
二 笔墨官司第一回合 220
三 陈明远的年龄和他的红领巾 229
四 王府花园与郭沫若 235
五 为周尊攘先生鸣不平 243
六 有意避开郭老秘书的谎言 245
七 关于“天下公器” 256
八 炒作“不求人知”和不停地装修自己 258
九 赝品走俏的深层次原因 269
第八章 浅议郭沫若书法作品的真伪 277
一 郭沫若书法艺术 278
二 郭沫若书法作品中的“双胞胎”现象 282
三 郭沫若书法作品的市场价格 289
四 从赝品探究作伪手法 291
五 印章在辨伪中的作用 293
六 捡“漏”的诱惑和买假的悲哀 307
第九章 郭沫若书法赝品举例 312
一 高价赝品 313
二 流传海外的赝品 340
三 双胞或多胞怪胎 343
四 低水平“克隆” 356
五 变换作伪手法的赝品 384
六 另类赝品 391
七 存疑待考 399
八 赝品泛滥的原因初探 405
参考书刊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