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护理发展简史 1
二、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4
三、中医护理思维特点 5
第一节 阴阳学说 6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6
二、阴阳的相关性、普遍性和相对性 6
三、阴阳的相互关系 7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8
第二节 五行学说 9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9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9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12
第三节 精气学说 14
一、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 14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4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14
第一节 藏象 16
一、五脏 16
二、六腑 25
三、奇恒之腑 27
四、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28
第二节气、血、津液、神 31
一、气 31
二、血 34
三、津液 35
四、神 36
五、气、血、津液、神的相互关系 37
第三节 经络 38
一、经络的概念 38
二、经络的构成 39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与经络学说的应用 40
四、十二经脉 41
五、奇经八脉 43
六、十五别络 44
第四节 病因 44
一、六淫 44
二、内伤七情 48
三、其他致病因素 49
第一节 诊法 54
一、望诊 54
二、闻诊 61
三、问诊 62
四、切诊 67
第二节 辨证 71
一、八纲辨证——护理问题的纲领 71
二、脏腑辨证——护理问题的基础 74
第三节 护理总则 79
一、预防为主 79
二、施护求本 79
三、标本缓急 80
四、扶正祛邪 80
五、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 81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81
第一节中药的基本知识 82
一、中药的性能 82
二、中药的用法 83
第二节 常用中药及护理 85
一、解表药 85
二、清热药 87
三、泻下药 89
四、祛风湿药 90
五、芳香化湿药 90
六、利水渗湿药 91
七、温里药 92
八、理气药 93
九、消食药 94
十、驱虫药 95
十一、止血药 95
十二、活血化瘀药 96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97
十四、平肝熄风药 98
十五、开窍药 99
十六、安神药 99
十七、收涩药 100
十八、补虚药 101
十九、外用药 103
第三节 方剂基本知识 104
一、组成原则 104
二、方剂组成变化 104
三、常用剂型 104
四、常用治疗方法与护理 105
五、常用方剂介绍 105
第四节 常见中药外治方法与护理 108
一、膏药疗法的应用与护理 108
二、洗法的应用与护理 109
三、热熨法的应用与护理 110
四、掺药疗法的应用与护理 111
五、灌肠疗法的应用与护理 112
六、离子导入法的应用与护理 113
第一节 针灸学基础理论 115
一、腧穴概论 115
二、刺灸法概论 127
三、针灸治疗概论 128
第二节 毫针刺法的护理 128
一、毫针 128
二、针刺练习 129
三、针刺前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129
四、毫针刺法 130
五、针刺的强弱与留针的久暂 131
六、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 132
第三节 火针、电针和水针法的护理 134
一、火针法 134
二、电针法 135
三、水针法 135
第四节 皮刺、埋针、挑治和刺络的护理 136
一、皮刺法(皮肤针) 136
二、埋针法(皮内针) 137
三、挑治法 137
四、刺络法 138
第五节 穴位的光、电及磁疗的护理 138
一、穴位红外线照射法 138
二、穴位激光照射法 139
三、穴位磁疗法 139
第六节 灸法、拔罐法与刮痧法的护理 140
一、灸法 140
二、拔罐法 142
三、刮痧法 143
第七节 头针、耳针、面针及腕踝针的护理 144
一、头针法 144
二、耳针法 146
三、面针法 149
四、腕踝针法 151
第一节 推拿概论 153
一、推拿的适应证 153
二、推拿的禁忌证 153
三、推拿的注意事项 153
四、推拿的介质与物品准备 154
第二节 推拿手法 154
一、摆动类手法 154
二、摩擦类手法 155
三、挤压类手法 157
四、振动类手法 158
五、叩击类手法 158
六、运动关节类手法 159
第一节 饮食护理 161
一、饮食护理的原则 161
二、饮食护理的基本要求 162
三、食疗的应用与护理 164
第二节 心理护理 168
一、心理护理的应用原则 168
二、心理护理的适应证 169
三、心理护理的基本方法 169
第一节内科病证护理 171
感冒 171
咳嗽 172
哮证 174
喘证 176
心悸 178
胸痹 180
眩晕 182
中风 183
胃痛 186
泄泻 188
黄疸 191
水肿 193
淋证 195
消渴 196
内伤发热 198
痹证 199
第二节 妇科病证护理 201
痛经 205
闭经 207
带下病 209
妊娠恶阻 211
第三节 外科病证护理 213
痈 213
有头疽 215
乳痈 217
湿疮 219
第四节 儿科病证护理 221
积滞 222
泄泻 223
水痘 226
第五节 五官科病证护理 227
天行赤眼 227
鼻鼽 228
口疮 230
见习一 望舌 232
见习二 问诊 232
见习三 脉诊 233
见习四 中药与方剂基本知识 234
见习五 常用腧穴的定位 234
见习六 毫针针刺手法练习 235
见习七 艾灸法和拔罐法 236
见习八 推拿操作 237
见习九 内科病证辨证施护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