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文学发展的类别形态与范畴 1
二 世界文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10
第一章 文学发展的历程与世界文学的提出 19
一 人类早期文学的孤立状态与封闭型发展 19
1 艺术的孤立存在状态 19
2 封闭型环境的自然进化 23
3 内部交流的缓慢发展 27
二 文学演化中的局部交往与间接影响 29
1 初始阶段的近邻交往 30
2 交往之间的引进与渗透 35
3 间接影响与局部交流 41
三 “世界文学”的成因与现代意义 48
1 世界文学思想的提出与形成缘由 49
2 世界文学概念的萌芽期与渊源关系 51
3 歌德——别林斯基——歌德式的跨越 54
4 从普通人性走向综合的必然产物 57
四 东西方文学的逆向展开与互相渗透 61
1 东方文化的传入与欧洲浪漫派文学的兴起 61
2 西方文化的侵入与中国文学的第一次现代化变革 68
3 东方文学西方化与西方文学东方化 76
五 世界历史与文学的一体化 84
1 从世界历史到世界文学 84
2 世界历史与文学一体化的辩证关系 85
3 普遍联系与文学一体化的历史演进 88
4 上层建筑与世界文学的历史辩证法 92
第二章 国别文学走向世界的历史通道 98
一 传播的意义与接受的创造性阐释 98
1 传播的沿革与传播的双向互动 98
2 接受的理论定位与接受的多种形态 104
3 接受过程中读者的再创造 111
4 美学的启示与读者的作用 117
二 世界文学语境中的文学翻译 123
1 翻译是世界文学语境构建的桥梁 124
2 异同互补的可接受语境 129
3 文化冲突与翻译的创造性 135
三 比较文学是横向沟通的形式 141
1 比较方法的历史沿革与深层意义 142
2 对话中介的多元结构 147
3 普遍规律:国别文学的汇流 150
四 电子时代文学的类别形态 155
1 摄影文学的创作与接受 155
2 影视文学的普及形态 160
3 网络文学的生机与希望 165
五 传播方式的革命对发展中文学的影响 170
1 传播方式变革激发的审美需求 170
2 美和艺术的载体从“作品”转向“文本” 176
3 世界联系的强化对发展中文学的影响 183
第三章 民族文学的世界性与世界文学的民族性 189
一 民族文学的形态模式 189
1 民族性的静态文化属性 189
2 民族性的动态潜流时序 194
3 异域与本土文学的民族性契合 198
二 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蜕变与融会 202
1 民族性在世界性中的融会 202
2 民族化的蜕变是世界化的适应 206
3 在本土“再生”的外国文学 212
三 从民族文化与文学的比较看步入世界的不同道路 216
1 东西不同民族中的不同文化 216
2 东西文学的多元性与一元性 222
3 不同民族文学步入世界的不同道路 231
四 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外部条件与内在因素 237
1 社会形态对民族文学的影响与制约 238
2 意蕴开掘与形式创新 244
五 文学的人类性、世界性及其与民族性、时代性的关系 250
1 人类性的精神情感的传达 250
2 两种文学现象的世界性 254
3 民族性中蕴含世界性的文学品格 258
4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关系 262
六 全球主义与民族的政治宗教文化 265
1 政治的不同形态与文学的生态环境 265
2 东西宗教与中外文学 271
3 文化守成与文化认同 277
七 全球化时代文学的民族主义情结 283
1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寓言 283
2 民族主义与多极化文化格局 287
3 民族国家认同是第三世界文学的历史必然 292
4 寓言的内在逻辑与思想意蕴 296
第四章 世界文学总体形成的相关律 301
一 总体文学时代的国际政治背景 301
1 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重构 302
2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元结构 308
二 异化:一股世界性的文学思潮 315
1 异化理论的演变 315
2 人性异化的主题形态 319
3 异化的艺术表现 325
4 异化的恶果与异化的扬弃 331
三 诺贝尔文学奖的总体人类关怀 336
1 诺贝尔文学奖的缘起与走势 336
2 诺贝尔文学的国际性 341
3 诺贝尔文学的理想主义 346
4 诺贝尔文学的精湛技巧 353
四 高科技革命与世界文学的变革 357
1 高科技革命与文学新生态的形成 357
2 当代科技与创作思维的革新 359
3 科技发展对文学的负面影响 365
五 世界文学中的20世纪意识 370
1 全球村意识确立中的文学 370
2 中心互换的跨越途径 373
3 多种艺术方法的结合形成新潮 378
六 全球化:世界文学的总体形成 383
1 交流意味着一切 383
2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与“世界的就是民族的” 387
3 从“消亡论”到总体形成 391
七 文学是人类共享的公共财富 396
1 “公共财产”的有机整体性 396
2 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 400
3 审美方式的个体化与世界结构的一体化 405
第五章 世界文学的共同规律与特殊规律 410
一 世界总体文学的发展脉络与阶段性特征 410
1 “文化圈”理论与世界文学格局 410
2 人类童年时代的世界文学 413
3 宗教神学时代中的文学 416
4 理性文学时代的地域性文学思潮 420
5 过渡时代的多元性文学 425
二 20世纪世界文学的演变轨迹与基本特点 428
1 20世纪世界文学观 428
2 20世纪世界文学的演化轨迹 432
3 20世纪世界文学的基本特征 439
4 20世纪文学的局限和问题 449
三 寻找跨不同文化形态的共同文学规律 456
1 从跨越不同文化的文学比较看共同文学规律 456
2 从不同理论观念的互补看共同文学规律 459
3 从寻求熔点与表现共性看共同文学规律 465
四 世界文学共同体的形式选择模式 470
1 中西小说共通性的传统因素 470
2 审美性格的大致相同 475
3 反讽与神话结构的基本一致 486
五 地域文化的稳固性与文学的特殊规律 492
1 地域文化的强化对文学的影响 492
2 对风尚的一种审美文化观照 497
3 不同空间范围文学的特殊规律 501
4 语言差异与“价值共识” 506
六 不同渊源形成的不同文体特征 510
1 世界文学的不同渊源关系 510
2 叙事法的不同源头与形态差异 518
3 中外抒情体文学的不同特点与内涵 525
后记 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