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成长 1
一、经济高速成长分析 1
二、外国直接投资的贡献 5
三、大国的优势与负担 8
四、发展趋势 13
第二章 古代农耕区的扩展与地区开发 16
一、地区开发概况 16
二、黄河流域农耕区兴衰与扩展 17
三、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开发 22
四、丘陵山地开发 25
五、边疆开发 28
第三章 行政区与行政区划 30
一、现行行政区体系 30
二、行政区划界原则及其历史渊源 35
三、边区的由来及其经济特征 40
四、行政区划评述 41
第四章 经济的区域结构与区域差异 44
一、1952年到1978年经济区域结构变化 44
二、1978年后经济区域结构变化 49
三、东西差异 54
四、南北差异 59
第五章 区域协调发展 63
一、和谐社会与区域发展 63
二、行政区经济 65
三、经济区域分工 69
四、区域规划与区域整合 71
五、我国经济区划 74
第六章 城市协调发展 81
一、城市化和城市体系 81
二、山水城市——发扬华夏文化传统的城市观 86
三、紧凑型城市 88
四、矿业城市 91
五、步行街和广场 95
第七章 区位与房地产 100
一、房地产业四特征 100
二、土地资源属性与地价 104
三、区位的特征 107
四、区位宏观预测 109
五、区位微观预测 111
第八章 首都北京与京津唐 116
一、建都规律与北京建都 116
二、首都城市功能综合化 121
三、城市空间双核结构 126
四、京津唐都市圈 128
第九章 长江三角洲 132
一、国际性的大都市连绵区 132
二、协调发展 136
三、温州模式 138
四、“浙江现象” 141
第十章 前进中的香港 145
一、“一国两制”——持续繁荣的基石 145
二、建设环球级的金融中心 148
三、航运中心与商贸中心 152
四、专业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 155
五、四个热点问题 156
第十一章 深港共建国际大都市 161
一、国际大都市跨行政区组合 161
二、共建是港深发展的必由之路 164
三、香港是深圳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66
四、用同城化观念指导全方位衔接 170
第十二章 澳门的回顾与前瞻 174
一、环境与资源 174
二、城市性质的演变 177
三、经济转型 181
第十三章 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183
一、中部的优势 183
二、中原兴衰轨迹 185
三、东北振兴 187
第十四章 西部开发 193
一、西部开发的背景 193
二、西部经济滞后的主要原因 194
三、西部的相对优势 195
四、西部开发的有关理论 198
五、西部开发的核心地区 201
第十五章 新区域地理探索 204
一、新区域地理的特征 204
二、新区域地理的综合观 206
三、新区域地理的区域观 209
四、地理环境的影响——新区域地理的基本理论 211
五、理论联系实际——新区域地理活力的源泉 214
参考文献 217
表1-1 英国经济高速增长期情况 1
表1-2 美国经济高速增长期情况 2
表1-3 中、日、韩增量资本产出比例(ICOR) 4
表1-4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构成 5
表1-5 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人口密度比较(2004) 11
表1-6 2001年我国人类发展指数(HDI) 12
表1-7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增长情况 14
表4-1 1952~1978年各省、市、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化 44
表4-2 1952~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地域变化 46
表4-3 150项重点工程分布 46
表4-4 1959~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波动情况 47
表4-5 1958~1961年我国粮食和猪产量变化 48
表4-6 1978~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化 50
表4-7 1978~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地域变化 51
表4-8 2007年各省、市、自治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52
表4-9 上海与贵州人均GDP比较 52
表4-10 2005年粤、港、澳GDP与人口分布的比例 53
表4-11 2006年全国500富人分布 53
表4-12 1949年前租界及其设立时间 56
表4-13 1949年前陆地边境口岸开埠时间 56
表4-14 普通高等学校分布(2005) 58
表4-15 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分布 60
表4-16 我国文化南北差异要目 62
表5-1 中美政治中心比较 66
表5-2 部分国家出口系数(2004) 70
表5-3 七个经济区基础数据(1995) 76
表5-4 我国一级城市经济区 77
表5-5 我国禁止开发区域 79
表5-6 主体功能区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79
表6-1 世界城市化趋势 82
表6-2 美国大都市区增长情况 84
表6-3 我国典型煤矿城市分布 92
表7-1 英国全国财富构成(2006) 101
表7-2 我国城市分级平均地价(1995-12-31) 101
表7-3 美国圣何塞和匹慈堡工资、生活指数和住宅价比较(1989) 102
表7-4 上海浦东新区基准地价表(2003-06-30) 102
表7-5 香港仲量行物业整体指数(以1984年1月指数为100) 103
表8-1 公元前221~907年建都表 117
表8-2 公元907~1911年建都表 117
表8-3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人口规模 121
表8-4 北京、上海、广东人口、GDP和房地产投资比较(2006) 122
表8-5 全球500强企业分布(2007) 123
表8-6 京津唐核心圈与外围圈 129
表9-1 长江三角洲范围变化 132
表9-2 1936年我国主要港口与上海贸易货值比重(%) 133
表9-3 20世纪30年代上海主要外资银行 134
表9-4 苏、锡、常GDP比较(2005) 135
表9-5 长三角制造业在全国比重(2005) 136
表9-6 长三角前10位制造业比较(2004) 137
表9-7 浙江省主要产业集群 143
表9-8 浙江省外迁人口分布 144
表10-1 香港与纽约金融业比较(2003年) 151
表10-2 外汇市场平均每天成交净额(2004) 152
表10-3 外汇衍生工具市场平均每天交易净额(2004) 152
表10-4 珠三角经香港和盐田物流成本(港元,2006) 153
表10-5 珠三角五机场交通量(2005) 154
表11-1 行政管辖区与大都市圈比较 162
表11-2 深圳市人口(2005年底统计部门数据) 165
表11-3 深圳城市性质演变轨迹 168
表12-1 澳门陆地面积增长表 174
表13-1 中部六省GDP占全国比重 183
表13-2 中部实际利用外资变化情况(占全国百分比) 184
表13-3 “一五”时期东北三省57项重点项目 188
表13-4 第一批苏联援建项目分布 189
表13-5 东北GDP占全国比重 190
表13-6 辽宁与河北钢产量比较 190
表13-7 内蒙古东四盟与东北三省面积人口(2005) 192
表14-1 福建省与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193
表14-2 我国水能蕴藏量分布 196
表14-3 主要毗邻边境城市 200
表14-4 新疆经济上升状况 200
表15-1 世界财富分布表(1700~2015) 214
图1 我国经济高速成长示意图 3
图2 三河地理位置示意图 18
图3 《禹贡》九州分布图 19
图4 中国古代农耕区与地区开发顺序 22
图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与国家机构系统图 33
图6 唐十五道分布图 36
图7 元代十一行省图 38
图8 行政区经济形成机制及其影响 65
图9 土地资源的属性与利用特征 105
图10 区位预测要目 109
图11 区位地价——阿朗索模型 112
图12 芝加哥地价演变图 113
图13 北京位置示意图 119
图14 北京金融系统示意图 124
图15 北京市性质和功能示意图 124
图16 北京东西双核形成轨迹示意图 127
图17 北京东西双核空间结构示意图 127
图18 上海崛起轨迹示意图 134
图19 龙港再生毯产业集群流程图 139
图20 香港金融环境简析图 150
图21 深圳市中心西移示意图 169
图22 澳门特别行政区示意图 175
图23 1834年澳门圣保禄教堂 178
图24 地理环境影响示意图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