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的哲学基础 1
第一节 阴阳学说 2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
第三节 《内经》的基本思想 3
第二章 阴阳学说与矛盾论 9
第三章 五行学说的解剖学基础及合理内核 13
第四章 八纲辨证与西医临床实践 16
第五章 中西医临床实践比较 22
第一节 中医标本治则与西医点对点治疗 22
第二节 疏与堵 23
第三节 中医整体联系治疗与西医孤立片面治疗 24
第四节 中医脏腑相关治疗与西医脏病分治 25
第五节 动与静 26
第六节 异病同治 26
第七节 中西医病因学比较 27
第八节 中西医饮食营养学概念比较 31
第九节 中药与西药药性比较 33
第六章 中西医结合思路 35
第一节 西医物理诊断与中医治疗 36
第二节 西医化验与中医治疗 37
第三节 西医解剖生理学丰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 38
第四节 中医假说——西医验证 39
第五节 中药西制辨证 40
第六节 西医诊断——中医治疗 40
第七节 西医治标——中医治本 41
第八节 以中医的升降概念分析西医生理病理 44
第七章 中医临床优势 48
一、功能性疾病 48
二、变态反应性疾病 55
三、妇科疾病 56
四、内分泌系统疾病 57
五、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 57
六、神经系统及结缔组织病 58
七、骨科疾病 59
八、病毒性疾病 60
九、对耐药细菌感染、菌群失调及抗生素过敏病人的治疗 61
十、急腹症 61
十一、肿瘤病人放疗、化疗辅助治疗 62
十二、皮肤病 62
十三、淋巴循环障碍疾病 63
第八章 中西医结合临床验案 66
一、脑透明胶质瘤 66
二、变态反应性关节炎 67
三、重症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68
四、口腔黑色素瘤 69
五、梅尼埃综合征 71
六、壶腹癌 72
七、胆管癌 73
八、纵隔淋巴结小细胞癌 75
九、降结肠癌术后合并肠瘘 76
十、左腘动脉炎 79
十一、下肢静脉曲张 80
十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81
十三、连续性肢端皮炎 82
十四、丹毒 83
十五、不全肠梗阻 83
十六、门脉高压症 84
十七、肝癌(2例) 86
十八、胰腺癌(2例) 90
十九、降结肠癌腹腔转移 97
二十、胃癌 98
二十一、肠系膜多发肿瘤 101
二十二、直肠癌 102
二十三、溃疡性结肠炎 103
二十四、荨麻疹 104
二十五、银屑病 105
二十六、肛门瘙痒 106
二十七、糖尿病(2例) 107
二十八、冠心病 108
二十九、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心衰 109
三十、肾炎 111
三十一、肾小球肾病 113
三十二、产后右下肢痛 114
三十三、亚急性甲状腺炎 115
三十四、发热(3例) 116
三十五、无名肿 119
三十六、麻木 120
三十七、遇水浮肿 121
三十八、尿夹精血 122
三十九、下肢神经脱髓鞘病 123
四十、子宫肌瘤 124
第九章 胰胃论 125
第一节 胰为中土论 125
第二节 胰胃相表里论 126
第三节 胰以通下为顺论 128
第四节 胰腺喜温偏寒论 129
第五节 脾统血论 130
第六节 临床指导意义 131
第十章 《洞天奥旨》及陈士铎的外科学术思想 135
第十一章 医论 138
第一节 外科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138
第二节 肿瘤的预防 145
第十二章 临床治疗报告 151
中药防治直肠癌放疗引起的放射性膀胱炎64例 151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胰头癌16例临床观察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