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学科发展 1
一、概述 1
二、法经济学的创立阶段 3
三、法经济学的扩张发展阶段 7
四、法经济学的多元分化阶段 12
第二节 选题意旨与写作思路 18
一、选题意旨 18
二、写作思路 22
第二章 法经济学基本原理 29
第一节 法经济学基本假设 29
一、理论假设概说 29
二、作为初始条件假设的理性选择理论 30
三、辅助条件假设 46
第二节 法经济学的基本定理 50
一、斯密定理 50
二、规范的霍布斯定理 51
三、科斯第一定理 52
四、科斯第二定理 52
五、波斯纳定理 53
六、帕累托效率标准 53
七、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标准 55
八、汉德公式 55
第三节 法经济学的理论流派 57
一、“科斯—波斯纳”芝加哥学派及其影响 57
二、卡拉布雷西与耶鲁学派 60
三、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与弗吉尼亚学派 61
四、制度分析学派 65
五、法律规制经济学派 68
六、麦乐怡的法经济学理论 69
七、福利经济学理论 72
八、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73
九、行为主义法经济学 77
十、实验经济学 79
第四节 法经济学基本方法 81
一、个人主义方法论与集体主义方法论相结合 81
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83
三、法社会学方法 86
四、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 86
第三章 权利冲突论 88
第一节 权利义务的相互性 88
一、法律权利义务与利益的一般关系 89
二、权利的相互性 93
第二节 交易成本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 100
一、法经济学的核心范畴 100
二、通过制度创新降低交易成本的历史考察 103
三、法律的交易成本分析理论 105
第三节 权利冲突及其解决模式 110
一、权利的相互性与权利冲突问题 110
二、权利冲突的解决模式 115
第四章 法律成效论 119
第一节 法律成本理论 119
一、为什么要进行法律的成本效益分析 119
二、法律成本理论 124
第二节 法律效益理论 139
一、法律效益的概念和特征 139
二、法律效益的结构分析 142
三、效益法律观的确立及其意义 145
四、法律效益的度量 146
第三节 成本效益评估机制 153
一、行政法律管制与成本效益分析的组织操作体系 153
二、成本效益分析的档案材料或信息收集制度 154
三、行政管制措施成本效益分析的主要项目 155
第四节 降低法律成本,实现法律效益的途径 157
一、按照交易成本规律科学立法,实现法律均衡 157
二、构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159
三、重视法律的弹性适用,降低法律实施成本 160
四、注重法律制度间的支持与协调,发挥规模效益 162
五、实现法律规范的标准化和显性化 163
第五节 法律效益实现的评价 164
一、概说 164
二、法律最佳性作用结果的评价机制 165
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结构—功能评价机制 166
第五章 法律市场论 169
第一节 法律公共品及其特征 169
一、概念界定及其特征 169
第二节 法律市场及其结构 174
一、法律市场概述 174
二、法律与市场之区别 177
第三节 法律市场的结构属性 178
第六章 法律供求论 182
第一节 法律供求的内涵与外延 182
一、概念界定 182
二、法律供求类型 183
第二节 法律供给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184
一、法律供给的特征 184
二、法律供给的影响因素 186
第二节 法律需求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191
一、法律需求的特征 191
二、法律需求的影响因素 192
第七章 法律均衡论 197
第一节 概念界定 197
第二节 法律均衡的意义 198
第三节 法律均衡的评价标准和实现模型 206
一、法律的边际成本—收益均衡模型 207
二、法律供求均衡模型 209
三、法律总收益和总成本均衡模型 211
第八章 法制改革论 214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214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 214
二、制度变迁的方式 215
第二节 法制改革的内涵与意义 218
一、概述 218
二、法制改革是一种“非帕累托改善” 219
第三节 法制改革的类型及其启示 221
一、法制改革的类型 221
二、法制改革经济分析的启示 225
第九章 法律宏观结构的经济分析 231
第一节 公法与私法 231
一、公法与私法的划分 231
二、私法公法化 235
三、公法私法化 239
第二节 民商法与经济法 242
一、社会成本视角的民商法与经济法 242
二、学科本位视角的民商法与经济法 245
三、理论小结 247
第三节 中央法与地方法 248
一、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关系概述 248
二、宏观法律关系的实质:权力与利益的博弈 249
三、地方立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255
第十章 法律实现机制的经济分析 258
第一节 正式法与试行法 258
一、问题的提出 258
二、法律试行的表现形式 259
三、法律试行的收益分析 262
四、法律试行的成本分析 267
五、法律试行的综合经济分析 269
第二节 国家制定法与民间习惯法 272
一、问题的提出 272
二、国家法与民间法在实现程度上的差异性 273
三、国家法与民间法在法律需求方面的互补性 275
四、国家法与民间法在法律供给方面的替代性 277
第十一章 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与经济分析 281
第一节 恶性城市房屋拆迁案——以湖南嘉禾案为例 284
第二节 城市房屋拆迁案件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分析 286
一、地方政府 286
二、开发商 288
三、被拆迁户 290
四、其他相关机构和人群 294
第三节 《拆迁条例》调整下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及其法律困境 294
第四节 若干立法建议与对策 304
第十二章 犯罪与现代化的法经济学分析 325
第一节 犯罪(率)与现代化相关研究综述 326
一、犯罪是什么 326
二、犯罪的原因是什么 327
三、犯罪(率)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什么 330
第二节 犯罪率与现代化关系的截面比较 333
第三节 犯罪与现代化关系的趋势分析 339
一、对现有假说的检验 342
二、犯罪率与现代化进程的逻辑增长曲线形式 347
三、对“Logistic型”假说的回归分析与理论说明 348
第四节 若干结论 350
第十三章 “严打”的经济分析 353
第一节 概述 353
第二节 “严打”的实证与规范分析 355
第三节 若干结论 362
第十四章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366
第一节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一般研究 366
一、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内涵 366
二、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的理论与实践 369
第二节 法经济学视野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370
一、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370
二、违约的惩罚性赔偿 371
三、侵权的惩罚性赔偿 373
第三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法律适用 375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适用条件 375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适用范围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