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构成”含义 1
构成设计的源泉 1
构成教育的特征和目的 1
平面构成 3
平面构成的概念 3
平面构成的定义 3
平面构成的特点 3
平面构成的材料和工具 3
材料 3
工具 3
计算机 3
平面形态构成的造型要素 4
什么是形态 4
现实形态和概念形态 4
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 5
消极形态和积极形态 6
构成的思维 8
形象思维 8
抽象思维 8
灵感思维 9
创造性思维 9
平面形态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 9
平面形态的基本要素——点 9
平面形态的基本要素——线 13
平面形态的基本要素——面 17
平面形态的基本要素——体 22
基本形 26
基本形的概念 26
基本形的组合方法 26
图形知觉 26
图形与背景 27
知觉的整体性 28
知觉的投射性 28
知觉的恒常性 29
群化组合构成 29
概念 29
群化组合构成的方法 29
群化组合构成要求 29
逻辑构成 31
基础骨格 31
重复的构成 31
近似构成 33
特异构成 37
比例构成 39
渐变构成 42
发射构成 45
对比构成 46
密集构成 48
空间构成 52
空间与形态 52
空间的心理量感 52
空间的形式 53
一维空间 53
二维空间 54
三维空间 55
四维空间 55
全方位空间 57
矛盾空间 59
幻想空间 62
意象构成 63
抽象构成 64
想象构成 68
形象的重叠 68
轮廓线共用 71
变像 72
同构 73
色彩构成 77
色彩的基本原理 77
色彩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77
光与色 78
可见光谱 78
物体色的产生 80
色彩三属性 80
色相(Hue,简写为H) 80
明度(Value,简写为V) 81
纯度(Chroma,简写为C) 81
表色体系 81
蒙塞尔色立体 81
奥斯特华德色立体 82
日本色研究所色立体 84
色彩知觉 85
色彩的适应性 86
色彩的恒常性 86
色彩的错觉 87
色彩的易见度 88
色彩对比规律 88
色彩的同时对比与相继对比 88
色相对比 89
原色对比 90
间色对比 91
邻近色对比 91
类似色对比 93
对比色对比 93
补色对比 93
明度对比 96
纯度对比 98
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的关系 103
面积与对比 103
形状与对比 103
位置与色 104
肌理 104
色彩心理 106
单纯性心理效应 107
色彩性质 107
色彩的冷暖感 117
色彩的空间感 117
色彩的重量感 117
色彩的洁净感与新旧感 117
间接性心理效应 117
色彩联想 118
色彩象征 118
色彩喜好 118
色彩与音乐 119
色彩的采集与归纳 121
采集 121
归纳 122
色彩的源泉 122
自然色彩 122
中国传统色彩 122
绘画颜料色彩 122
色彩混合 126
加法混合 126
减法混合 126
中性混合 127
旋转混合 127
空间混合 127
色彩调和 128
统一性调和 128
色相统一性调和 128
明度统一性调和 128
纯度统一性调和 128
面积调和 128
以明度为基准的面积调和 129
以彩度与明度同时为基准的面积调和 129
对比秩序调和 129
立体构成 133
从平面到立体 133
确定平面 133
从平面到半立体 133
从平面想象立体 135
形态艺术感觉 136
量感 136
体量 136
创造量感 136
空间感 136
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 137
心理空间的创造 138
美感要素 138
统一与变化 138
均衡 140
对比与调和 142
节奏与韵律 142
境界 143
肌理 146
肌理的分类 146
肌理的表现 147
肌理的触觉效果制作 150
板式折屈切割法 150
集聚法 150
绘制法 150
表面处理法 150
拼贴法 151
编织法 152
形态与材料 155
材料的分类 155
按物质结构分类 155
立体构成材料分类 155
材料的构成及表现方法 156
线材构成 156
面材构成 162
块材构成 167
线、面、块的综合构成形式 174
动立体和光立体构成 180
动立体构成 180
光立体构成 182
参考文献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