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
第一节 地层 1
第二节 构造特征 3
一、永梅坳陷和东南沿海活动区 3
二、区域构造特征 4
第三节 遥感地质构造解译结果 5
一、线形构造 5
二、环形构造 7
三、线形构造、环形构造与矿化关系 8
第四节 中生代火山岩 9
一、火山岩地质 9
二、火山岩岩类学、矿物学特征 11
三、火山岩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士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12
第五节 侵入岩 13
一、印支期侵入岩 13
二、燕山期侵入岩 14
三、喜马拉雅期侵入岩 16
第二章 铜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及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17
第一节 铜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17
第二节 典型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17
一、梅县玉水热液裂隙充填型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17
二、大埔县山心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31
三、梅县宝山银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37
第三章 控矿构造及含矿岩体特征 42
第一节 矿床成矿时代 42
第二节 构造控岩控矿作用 43
第三节 含矿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46
一、含矿岩体地质和岩石学特征 46
二、含矿岩体围岩蚀变特征 48
三、含矿岩体岩石化学成分特征 53
四、含矿岩体某些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
第四章 矿物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提供的成因信息和成矿模式 54
第一节 岩体和矿床中包裹体特征 54
一、岩体中包裹体特征 54
二、铜多金属矿床中流体包裹体特征 59
第二节 矿床中硫、氧、氢、铅稳定同位素组成 68
一、硫同位素组成 68
二、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68
三、铅同位素组成 68
第三节 成岩成矿物质来源 72
第四节 成矿模式 74
第五章 找矿标志及成矿预测 76
第一节 找矿标志 76
一、岩浆岩标志 76
二、构造标志 76
三、围岩蚀变标志 76
四、包裹体地球化学标志 77
五、硫、氢、氧、钕*同位素标志 77
六、物探、化探标志 77
七、锰帽、铁帽标志 77
八、遥感地质信息标志 77
第二节 成矿预测远景区带的划分 78
一、成矿远景区(带)划分原则及结果 78
二、成矿预测区划分原则及结果 78
结论 81
参考文献 83
图版说明及图版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