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森林景观植被恢复概述 1
1.1 森林景观植被恢复的目的和作用 1
1.2 森林景观植被恢复的经营目标 2
1.3 森林景观植被恢复的参与者 3
1.4 森林景观植被恢复的申办程序 7
1.5 森林景观植被恢复的实施 9
第2章 森林景观植被恢复的准备工作 12
2.1 收集资料 12
2.2 调查 13
2.3 可行性论证 14
2.4 人员 15
2.5 资金 15
2.6 种苗 15
2.7 材料、设备、设施 16
2.8 培训 16
第3章 森林景观植被恢复的规划设计 17
3.1 规划 17
3.2 作业设计 18
3.3 作业设计成果 24
第4章 森林景观植被恢复技术 25
4.1 自然恢复技术 25
4.2 乔木林类型造林恢复技术 29
4.3 竹林造林恢复技术 55
4.4 灌木林造林恢复技术 64
4.5 草被种草恢复技术 67
4.6 乔竹类型造林恢复技术 72
4.7 乔灌类型造林恢复技术 75
4.8 乔草类型造林种草恢复技术 78
4.9 乔灌草类型造林种草恢复技术 81
4.10 灌草类型造林种草恢复技术 84
4.11 竹草类型造林种草恢复技术 87
4.12 退化林分改造技术 89
4.13 岷山地区典型森林景观植被恢复模式设计 94
附录 118
附录1 县级退耕还林管理流程 118
附录2 立地类型 119
附录3 主要树种造林密度 128
附录4 退耕还林工程作业设计技术规定 131
附录5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与经济林认定标准 148
附录6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 152
附录7 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 170
附录8 营造林质量考核办法(试行)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