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 3
第二节 分析化学的分类 4
第三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 5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 8
第一节 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8
第二节 误差和偏差的表示方法 10
第三节 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 17
第四节 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21
第五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30
第六节 分析质量的保证与控制 34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39
第一节 滴定分析法的过程和方法特点 39
第二节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滴定方式 39
第三节 滴定分析中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41
第四节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 43
第五节 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46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55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55
第二节 酸度对酸碱平衡体系中存在的各型体分布的影响 59
第三节 酸碱溶液的H+浓度计算 62
第四节 缓冲溶液 69
第五节 酸碱指示剂 72
第六节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75
第七节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84
第八节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87
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93
第一节 配位滴定法概述 93
第二节 EDTA及EDTA配位化合物的特点 94
第三节 配位平衡 97
第四节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101
第五节 金属指示剂 107
第六节 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111
第七节 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113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17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 117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124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126
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 133
第五节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135
第七章 沉淀滴定 144
第一节 沉淀滴定法的原理 144
第二节 银量法滴定终点的确定 145
第三节 银量法的应用 149
第八章 分析化学中的样品处理 151
第一节 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151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153
第三节 干扰物的分离及测定方法选择 154
第九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59
第一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159
第二节 光的吸收定律 168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的方法与仪器 172
第四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176
第五节 分析条件的选择 178
第六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181
第十章 电势分析法 193
第一节 电势分析法基本原理 193
第二节 直接电势法 196
第三节 电势滴定法 204
第四节 线性滴定法简介 207
第十一章 色谱分析法 211
第一节 气相色谱法概述 211
第二节 气相色谱分析理论基础 215
第三节 气相色谱固定相 221
第四节 气相色谱检测器 227
第五节 气相色谱定性定量方法 231
第六节 几种气相色谱技术简介 235
第七节 气相色谱应用 237
第八节 液相色谱分析法简介 237
第十二章 有机化合物初步分析 241
第一节 初步分析 241
第二节 物理常数的测定 243
第三节 元素定性分析 249
第四节 溶解度分组 252
第五节 官能团的检验 255
第六节 衍生物的制备 255
第十三章 无机定性分析 261
第一节 无机定性分析概述 261
第二节 定性分析的化学反应 263
第三节 阴离子分析 265
第四节 阳离子分析 269
附录 275
附表1弱酸、弱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 275
附表2弱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 276
附表3金属离子-氨羧配合剂配合物的形成常数 277
附表4标准电极电势(18~25℃) 278
附表5条件电极电势?θ' 280
附表6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18℃) 281
附表7常用酸碱指示剂(18~25℃) 281
附表8常用金属离子指示剂 282
附表9氧化还原指示剂 282
附表10常用吸附指示剂 283
附表11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283
附表12相对原子质量表 283
附表13常用化合物的相对摩尔质量表 284
参考文献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