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中国哲学产生的背景 3
二、中国哲学与中国人 7
三、中国哲学的特点 11
1.浓郁的社会情结 11
2.看似无神却有“神” 12
3.深厚的辩证法传统 13
4.偏重直觉的思维方式 14
5.学派的二分对立不明显 15
四、中国哲学的初萌 16
1.殷周的天命神学 17
2.阴阳学说 18
3.“五行”思想 20
第二章 春秋百家兴起 22
一、儒家的创始人——孔子 23
1.“仁”的学说 25
2.天人观 28
3.仁智统一与成人之道 29
4.孔子与中国文化 30
二、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墨子 32
1.“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 34
2.“兼相爱”和“交相利” 34
3.“取实予名”与“三表” 36
4.非命与天志 36
5.墨学的文化失落 37
三、最早的思辨哲学家——老子 39
1.道生万物 40
2.无为与无名 41
3.“反者道之动” 42
4.老子的文化地位 44
第三章 战国诸子争鸣 46
一、儒学的亚圣——孟子 47
1.性善论 48
2.“仁政”学说 49
3.“养浩然之气”与成人之道 51
4.孟子的历史地位 52
二、逍遥的隐士——庄子 53
1.泛神论的天道观 54
2.“齐物我”的超脱与无为 54
3.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55
4.“逍遥游”与道家的理想人格 56
5.道家的文化传承 56
三、儒家的别派——荀子 57
1.性恶论 58
2.“明于天人之分”的天道观 58
3.“明分使群”的人道观 59
4.“制名以指实”的认识论 59
5.对“古今”“礼法”之争的总结 60
6.荀子思想的文化地位 61
四、先秦最后的思想家——韩非 61
1.法治思想和历史进化的观念 62
2.“缘道理”与“因人情” 64
3.“参验”的认识论 65
4.法家与中国文化 65
第四章 两汉儒术独尊 68
一、儒学独尊地位的奠定 69
二、汉代“醇儒”——董仲舒 73
1.“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哲学 75
2.“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历史循环论 77
3.“三纲”“五常”的社会伦理观 78
4.“尊神”与“以名正实”的认识论 79
5.董仲舒思想的文化影响 80
三、战斗的无神论者——王充 81
1.“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元气构成论 82
2.“自然之道,非或为之”的无神论思想 83
3.“疾虚妄”“重效验”的认识论 84
4.王充哲学的主要贡献 85
第五章 魏晋乱世玄风 88
一、玄学的奠基人——王弼 89
1.“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90
2.“言不尽意”的认识论 91
3.“天无妄然”的天命观 92
二、名教与自然的再争论——嵇康、裴頠和欧阳建 93
1.“越名教而任自然” 93
2.从“贵无”到“崇有” 94
3.从“言不尽意”到“言尽意” 95
三、以独化调和两极——郭象 96
1.“独化于玄冥之境” 96
2.“遇”即是“命” 98
3.“名教即自然” 99
四、道佛入玄——葛洪和僧肇 101
1.玄宗万殊,道括乾坤——葛洪的道教神学 102
2.“不真空”,“物不迁”——僧肇的般若空宗 103
五、反佛的斗士——范缜 104
1.佛教的社会危害与反佛思想 105
2.对因果报应说的批判 106
3.对形神之辩的总结 107
第六章 隋唐三教合流 110
一、隋唐佛学 111
1.“三谛圆融”——智顗与天台宗 112
2.“万法唯识”——玄奘与法相宗 113
3.“法界缘起”——法藏与华严宗 115
4.“顿悟成佛”——慧能与禅宗 116
二、隋唐道学 119
1.道教兴盛的社会条件 119
2.隋唐道教的主要理论 119
3.道教的文化影响 121
三、隋唐儒学 122
1.重振儒学的努力——韩愈和李翱 123
2.哲学唯物主义的重起——柳宗元和刘禹锡 125
第七章 宋明理学盛行 131
一、理学的主要奠基者——张载 132
1.“太虚即气” 133
2.“一物两体” 134
3.“知礼成性”和“变化气质” 135
二、为“新法”推“新学”——王安石 136
三、两宋理学的主流派——程颢、程颐 138
四、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 140
1.“理在气先”——对世界本体的回答 140
2.“理一分殊”与“物无无对”——宇宙形成观 142
3.“人欲”与“天理”——人性论和复性说 143
4.“格物”与“致知”——认识论和方法论 144
五、宋明理学的“心学”一派——陆九渊和王守仁 146
1.从“心即理”到“良知”——本体论上的结论 148
2.“知行合一”与格物即格心——认识论上的结论 149
3.良知的发育 150
六、对理学的批判——王廷相 151
第八章 明清经世实学 156
一、反道学的异端——李贽 157
1.主观真理论 157
2.天赋平等观 158
3.“无私则无心”的私产要求 159
二、古代哲学的总结家——王夫之 160
1.对“理气”之辩的总结 160
2.对“动静”之辩的总结 161
3.对“心物(知行)”之辩的总结 162
4.“理势合一”的历史观 163
三、民主的启蒙人——黄宗羲 164
1.反对专制的社会史观 164
2.“心即气”的泛神论 165
3.历史主义的方法论 165
四、从批判到建构——颜元 166
1.重解义利关系 166
2.强调“习行”“践履” 167
五、最后的盛世学者——戴震 168
1.道、气、理一致的本体论和运动观 169
2.“血气心知”“精爽神明”的认识论 170
3.“理存乎欲”的理欲观 171
第九章 结语 174
一、近代中国哲学的逻辑发展 175
1.基于传统的求新——从1840至1898 175
2.进化论引发的变革——从1898至1915 177
3.新旧思想的大激战——从1915至1949 180
二、比较和反思——中国哲学的世纪回响 185
1.对中西方哲学的比较 185
2.对中西方文明的比较 188
参考文献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