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静著
  • 出 版 社: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34383083
  • 页数:21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国内外环境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研究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对中学地理课程实施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从学科属性和课程特性两方面解析了中学地理课程实施环境教育的优势和特点;从目标选择、基本目标和课程目标、目标策略三方面对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目标定位进行了解析;对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结构和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结构进行了探讨,对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基本方式和特色途径进行了建构,并且对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教案设计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最后,本书还对中学地理教师环境素养的构成和现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并对提升教师环境素养的方向和具体途径问题进行了研究。

序&谢志仁 1

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国内外环境教育研究和发展状况 1

一、国外状况 1

(一)一般状况 2

(二)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研究状况 6

(三)关于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发展的研究进展 8

(四)国外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特点 11

二、国内状况 12

(一)一般状况 12

(二)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与*环境教育 13

(三)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研究状况 15

(四)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研究状况 16

第二节 本书的选题依据与意义 18

一、选题依据 18

(一)加强中学环境教育是国际环境教育发展与研究的重要命题 18

(二)结合课程开展环境教育是我国中学环境教育的艰巨任务 20

(三)与基础教育改革相结合是推进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新契机 20

二、选题意义 21

(一)理论意义 21

(二)实践意义 21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22

一、研究目标 22

(一)探讨中学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目标体系 22

(二)探讨中学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22

(三)探讨地理教师环境教育素养的构建 22

二、研究内容 22

(一)国内外环境教育发展况 22

(二)中学地理课程体系与环境教育目标体系 22

(三)中学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23

(四)中学地理教师环境教育素养的提高方式 23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23

一、研究方法 23

二、研究思路 24

三、研究框架 25

第二章 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地理学理论基础 27

一、地球表层系统理论 27

二、人地关系理论 28

(一)人地关系理论的哲学基础 28

(二)人地关系的地理学理论 29

三、区域发展和空间结构理论 33

(一)位置观点 33

(二)人地关系的综合观点 34

(三)区域分析观点 34

第二节 课程论理论基础 35

一、课程设计的理论模式 35

(一)学科中心论 35

(二)学生中心*论 35

(三)社会中心论 36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36

(一)言语信息 36

(二)智慧技能 36

(三)认知策略 37

(四)动作技能 37

(五)态度 37

三、建构主义理论 38

四、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39

第三节 环境教育理论基础 40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40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不同释义 40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42

(三)可持续发展思想对环境教育的影响 43

(四)《21世纪议程》是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行动的标志 44

(五)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教育的伦理基础 45

二、环境教育的课程理论与课程模式 47

(一)环境教育课程理论 47

(二)环境教育多学科与单学科课程模式 49

(三)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 49

(四)派莫的整体综合模式 50

(五)我国学者关于环境教育的观点 52

本章小结 53

第三章 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优势分析 55

第一节 中学地理课程在环境教育中的独特价值 55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环境和人地关系问题 55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55

(二)地理课程的研究对象 56

二、中学地理课程目标凸显人口、资源与环境教育 57

(一)地理课程标准对环境教育的总体要求 57

(二)地理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中的环境教育内涵 58

三、中学地理课程内容贯穿人地关系主线 63

第二节 中学地理课程在环境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64

一、地理学科的跨学科属性 64

(一)地理学科的重要地位 64

(二)地理科学的分类体系与地理知识的文理属性 65

二、中学地理课程设置的特殊性 66

三、中学环境教育的跨学科平台 69

第三节 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点 70

一、基本功能 70

(一)环境指向功能 70

(二)融合渗透功能 71

(三)多元化功能 72

(四)主体化功能 73

二、主要特点 73

(一)以空间概念为载体展示环境问题的发生地域 73

(二)以人地关系为主线阐明环境问题的发生原因 74

(三)以自然要素研究为基础传授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75

(四)以人类活动分析为背景阐述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76

第四节 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77

一、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 77

(一)教学形式以渗透式与主题式相结合 77

(二)课堂教学是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主阵地 77

(三)教师是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设计者和实施者 77

(四)有效整合校外环境教育资源 78

二、当前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78

(一)形式化 78

(二)随意性 78

(三)教学资源的不足 79

本章小结 79

第四章 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目标解析 80

第一节 目标选择 80

一、四个基本原则 80

(一)整体性原则 81

(二)发展性原则 81

(三)地域性原则 82

(四)可操作性原则 82

二、两条主线一个立足点 83

第二节 基本目标和课程目标 83

一、环境*教育基本目标解析 83

(一)国际环境教育目标框架 83

(二)我国新课程体系下的目标框架 85

二、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目标定位 89

(一)形成人与地理环境协调的发展思想 89

(二)认知全球与家乡地域的环境问题 89

(三)探究地域环境问题的能力 90

(四)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价值观 90

(五)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90

第三节 目标策略 91

一、养成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 91

(一)生活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92

(二)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 93

二、在学习“生活的地理”的同时学习环境伦理 94

(一)中学地理课程关注人口、资源、环境等现实生活问题 94

(二)环境伦理 99

本章小结 101

第五章 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102

第一节 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内容 102

一、中学地理课程的内容体系和结构 102

(一)初中地理课程内容体系 102

(二)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体系 103

(三)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总体结构 103

二、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内容体系和结构 105

(一)内容体系 105

(二)三板块结构 106

第二节 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基本方式 110

一、方式选择的原则 110

(一)符合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目标 110

(二)体现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内容的要求 111

(三)以地理学科认知结构为载体渗透环境教育思想方法 112

(四)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114

(五)适应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与框架 115

二、三位一体的基本方式 116

(一)问题建构方式 116

(二)价值观建构方式 118

(三)行为养成方式 121

第三节 基于生活问题的探究式环境教育方式 122

一、指导思想 122

(一)倡导相互适应或调适的以课程为主的价值取向 122

(二)关注地理原理、规律的生活价值 123

(三)发挥地理课程在思维培养中的优势 124

(四)强调自主、合作的建构方式 125

(五)重视情意教育 126

二、过程解析 127

(一)基本流程 127

(二)主要步骤 127

本章小结 132

第六章 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教学设计 134

第一节 影响因子与要素分析 134

一、三类主要影响因子 134

(一)人——教师、学生 135

(二)物——教学资源 136

(三)学校文化 136

二、四组相关联的要素 137

(一)指导性要素 138

(二)构成性要素 138

(三)过程性要素 139

(四)管理性要素 139

第二节 设计的原则、类型与案例 140

一、设计原则 140

(一)内容优势化原则 140

(二)课程生态化原则 140

(三)关注生活化原则 140

(四)学生主体化原则 141

(五)减少异质化原则 141

(六)形式多样化原则 141

(七)适应性原则 141

(八)有效性原则 142

(九)可操作性原则 142

二、主题式教学设计 142

(一)类型特征 142

(二)设计案例:保护南京人的母亲河——秦淮河 143

(三)设计小结 150

三、融合式教学设计 150

(一)类型特征 150

(二)设计案例 151

四、联结式教学设计 156

(一)类型特征 156

(二)设计案例:南京市的夏季节电问题(设计夏季节电方案) 157

五、实践式教学设计 159

(一)类型特征 159

(二)设计案例:地理实验——水土流失 160

第三节 关于建立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资源库的思考 161

本章小结 163

第七章 中学地理教师的环境素养 164

第一节 环境教育对教师环境素养的要求 164

一、环境素养的一般内涵 164

二、教师环境素养的特征 166

第二节 中学地理教师环境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68

一、调查设计和操作 168

(一)问卷设计的原则 168

(二)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 169

(三)问卷调查的操作 171

二、调查结果分析 172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理解层面的状况 172

(二)环境意识、价值观与行为层面的状况 173

(三)环境教育层面的状况 174

第三节 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师素养 176

一、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师环境素养的内生模式 176

二、人文素养的提升 178

(一)人文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 178

(二)人文知识与地理空间的结合 178

(三)积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热点知识 179

(四)加强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180

三、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 181

(一)充分了解当代环境资源与环境问题,形成危机意识 181

(二)形成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181

(三)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81

本章小结 182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183

第一节 主要结论 183

一、关于中学地理课程实施环境教育的三大优势 183

(一)人地关系研究的学科性质构成了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指向性优势 183

(二)文理交叉研究的学科特点构成了地理课程的环境教育综合性优势 184

(三)中学课程设置状况构成了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稳固地位 184

二、关于中学地理课程实施环境教育的基本思路和特点 185

(一)尺度和要素的系统分析是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基本思路 185

(二)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四种基本功能和四个主要特点 185

三、关于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目标定位 185

(一)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选择应把握的原则、主线和立足点 185

(二)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五大课程目标定位 186

(三)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两条目标策略 186

四、关于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内容的“三三”框架 186

(一)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总体结构由三个板块构成 186

(二)地理课程环境教育内容的总体结构同样由三个板块构成 187

五、关于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方式的“3+1”架构 188

(一)方式选择的五个原则 188

(二)“三位一体”的三类基本方式 188

(三)一种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重要方式 188

六、关于中学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教学设计 189

(一)三类主要影响因子和四组要素 189

(二)教学设计的九个原则 189

(三)教学设计的四种类型和案例 189

七、关于中学地理教师环境素养 189

(一)中学地理教师环境素养的构成 189

(二)中学教师环境素养的现状 190

(三)提升中学地理教师环境素养的方向与途径 190

第二节 讨论 191

一、教学设计、试验的调整和完善 191

二、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目标和内容的体系化 191

三、基于生活问题的探究式环境教育方式的理论提升 191

四、地理教师环境素养构成和调查的深入探讨 192

参考文献 193

附录 201

后记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