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小传入选典藉书目 1
争鸣一家 3
侗族远古定居梧州说需要再探 3
对侗族西部和北部某些民族特征变态现象之研究 18
贵州“双语文”教学的回顾与前瞻 31
苗文、布依、侗文在贵州的推行实践 36
积极开展民族文字教学 43
贵州民族古藉工作的思考 52
重视民族科学研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59
把握特性,优化选题 63
民族工作在改革中发展 69
做好民族识别,巩固民族团结——学习《邓小平文选》关于“安定团结问题的体会” 77
在民族地区初级教育中推行“双语文”教学的思考 85
民族语言文字与改革开放 90
发挥侗族文化优势,建立民族旅游产业——试谈侗族文化资源与民族旅游业的关系 93
发扬团结互助优良传统,加强区域经济文化协作 98
侗族文人文学浅谈 103
侗族文人文学的兴起、发展与繁荣 115
贵州民族概述 128
贵州毛南族 141
衷心的祝贺——《侗族文化概论》读后感 147
足迹印记 155
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侗族卷的编辑出版 155
侗族语言的调查与侗族文字方案的创制 160
侗族文字的试验推行 165
兴起中的贵州民族出版业 168
繁荣学术的侗学研究会 171
友好的会见 173
路 175
怀念昌嗣同志 179
《五溪历代诗钞》序 182
《贵州玉屏县志》序(清乾隆22年纂修勘校注释版) 184
《晃州厅志》序(清道光5年首修核校版) 185
《亮川集》序 187
较量——忆解放初期三江、枫木封建势力对农民的反朴 189
在土匪横行的日子里——记解放初期李树军民与土匪的斗争 192
给亡母 196
水美情更深 198
休闲哼吟 201
共产党七十周年华诞 201
有感于十四大六中全会决议 201
有感“五四”七十周年 201
悼胡耀邦总书记 202
瞻仰龙大道故居 202
悼李珍轩同志 202
唁昌嗣 203
喜迎香港回归 203
西江月·迎香港回归 203
赠玉屏政协诸友 204
“龙溪诗社”改选 204
失邀补笔 204
应邀回梓参加县庆 205
龙溪盛会 205
“三八”妇女节咏 206
免年报京侗节 206
斥腐败 206
小传入选 207
田野考察侗乡 207
感事八首 207
民族团结赞 208
《贵州民族报》创刊五周年 209
贵州民族出版社恢复五周年 209
贵州民族研究所成立三十周年 209
“四月八”芦笙赛 210
民族剪纸艺术在京展出 210
《东山集》入《侗族文学史》 210
腐败者 211
浪淘沙·《五友诗钞》赞 211
浪淘沙·贵阳水灾 211
临江仙·重九学六中 212
湘黔铁路实现电气化 212
新晃防洪堤 212
无题(1989) 213
陶尧吃新节 213
回中寨 213
己已春节宿扶罗 214
洁溪饮水工程竣工 214
诗赠“侗乡酒楼” 214
寄语景和同志 215
敬步景和赠诗原玉 215
步陈衣《七十抒怀》 215
贺关一吟师七十寿辰 216
回故乡 216
新晃40年县庆 217
国际图书博览会 217
与明光君叙旧 217
旧友欢聚 218
都匀堤歌 218
黄果树瀑布 218
马别河峡谷 219
安龙十八先生墓 219
安龙招堤 219
金城江一瞥 220
临江仙·鸳鸯湖 220
南宁民族文物苑 220
芋叶滩 221
香炉山 221
雷公山 221
地坪风雨桥 222
古州江岸 222
舞阳三峡 222
镇远晨眺 223
飞云崖 223
溜鸟 223
春晓鸟会 224
游“桃花源”公园 224
红枫湖 224
公园晨练 225
都柳江之春 225
僻乡新事 225
西安掠影 226
天池明珠 226
吐鲁番葡萄沟 226
夜飞乌市上空 227
休后由长考察返筑 227
张家界金鞭溪 227
瓜仲河地下电站 228
平溪吟 228
中秋思母 228
六十抒怀 229
七十抒怀 229
休后自慰 229
舞阳情结 230
在贵毕高速道上 230
百里杜鹃行 231
蟾蜍呈异彩 231
云霞耸翠 232
高原涛声 232
忆松林寺古刹 233
重登培元亭 233
晃境郊游 233
赞《晃州历代诗选注》 234
西江月·重上十八弯 234
西江月·五十周年国庆暨澳门回归 235
故乡行 235
斥“一中一台”谬论 235
西部开发四则 236
新晃电信发展 237
祝永堂君七十寿辰 237
祝本星乡友《星星诗、书、画集》问世 238
《恸元兄》 238
后记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