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国花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
一、主要的经济作物、食用作物和油料作物 1
二、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宗出口农产品 2
三、在农业种植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2
四、花生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3
第二节 中国花生产区和产业发展 5
一、中国花生产区布局 5
二、中国花生生产发展 9
第三节 中国花生育种及其贡献 13
一、中国花生育种简史 13
二、中国花生育种的贡献 15
参考文献 16
第二章 花生形态、解剖与生殖生物学 18
第一节 花生形态与解剖 18
一、根 19
二、胚轴 21
三、茎 22
四、叶 25
五、花 30
六、果针 33
七、荚果 34
八、种子 41
第二节 花生生殖生物学 45
一、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形成 45
二、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形成 47
三、受精过程 50
四、胚乳发育 51
五、胚胎发生 52
参考文献 53
第三章 花生重要目标性状的遗传 55
第一节 外观品质与内在品质 55
一、荚果大小 55
二、荚果缩缢 55
三、荚果网纹 56
四、果壳厚度 56
五、果嘴 57
六、荚果形状 57
七、出仁率 57
八、每荚种子粒数 57
九、种子大小 58
十、种子形状 58
十一、种皮颜色 58
十二、种皮裂纹 59
十三、种子休眠性 59
十四、油分、蛋白质与糖分 59
十五、脂肪酸含量 61
第二节 生物与非生物胁迫 62
一、褐斑病和黑斑病 62
二、锈病 63
三、青枯病 64
四、黄曲霉 64
五、丛簇病 64
六、根结线虫病 64
七、叶蝉 65
八、烂果 65
九、耐旱 65
十、铁吸收 66
第三节 生育期 66
第四节 产量性状及其他性状 66
一、生长习性 66
二、分枝 67
三、主茎花序 67
四、雄性不育 67
五、遗传率与配合力 67
参考文献 78
第四章 花生品种改良的农艺学基础 81
第一节 花生生理生化 81
一、花生抗逆生理 81
二、花生高产生理 83
三、花生品质影响因素 90
第二节 花生栽培制度 108
一、我国主要花生产区栽培制度的发展 108
二、花生的轮作 110
三、花生的间作、套种 113
四、花生与粮、菜等作物复种 118
五、花生的连作 121
第三节 病虫害分布、危害与寄主抗性 126
一、花生主要病害、抗源与抗性机制 126
二、花生主要虫害、抗源与抗性机制 138
参考文献 141
第五章 中国花生种质资源 146
第一节 花生种质资源的分类与性状分化 146
一、花生属近缘植物种质的起源与系统分化 146
二、栽培种花生品种的分类 148
三、中国花生品种类型及其典型性状 153
第二节 花生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评价 156
一、花生种质资源的收集 156
二、花生种质资源的保存 160
三、花生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161
四、花生种质资源核心收集品与优异种质 172
第三节 花生种质创新与利用 173
一、花生种质资源的创新 173
二、我国花生种质资源的利用 178
参考文献 180
第六章 中国花生品种改良 182
第一节 花生育种目标 182
一、制定花生育种目标的原则与依据 182
二、高产育种 183
三、熟性育种 185
四、品质育种 185
五、抗性育种 186
第二节 花生主要育种方法 187
一、引种 187
二、系统育种 189
三、栽培种杂交育种 192
四、种间杂交 198
五、诱变育种 204
六、细胞工程、遗传工程与分子标记技术 209
第三节 花生的育种程序 221
一、亲本材料圃 221
二、杂交与处理圃 222
三、选种圃 223
四、鉴定圃 224
五、品种比较试验 224
六、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225
七、品种审(认)定和鉴定 226
参考文献 227
第七章 山东省花生品种 233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233
一、全省自然生态条件概况 233
二、各花生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236
第二节 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 236
一、花生生产发展概况 237
二、花生育种研究概况 245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250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287
参考文献 293
第八章 河南省花生品种 295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295
第二节 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 299
一、花生生产发展概况 299
二、花生育种研究概况 302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308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356
参考文献 360
第九章 河北省花生品种 362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362
一、全省自然生态条件概况 362
二、各花生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365
第二节 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 366
一、花生生产发展概况 366
二、花生育种研究概况 367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370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385
参考文献 386
第十章 安徽省花生品种 387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387
一、全省自然生态条件概况 387
二、各花生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388
第二节 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 389
一、花生生产发展概况 389
二、花生育种研究概况 391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393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399
参考文献 400
第十一章 广东省花生品种 401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401
一、全省自然生态条件概况 401
二、各花生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411
第二节 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 412
一、花生产业发展概况 412
二、花生育种研究概况 413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423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444
参考文献 445
第十二章 江苏省花生品种 449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449
一、全省自然生态条件概况 449
二、各花生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456
第二节 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 459
一、花生生产发展概况 459
二、花生育种研究概况 464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470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496
参考文献 497
第十三章 湖北省花生品种 498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498
一、全省自然生态条件概况 498
二、各花生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498
第二节 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 500
一、花生生产发展概况 500
二、花生育种研究概况 501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505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518
参考文献 519
第十四章 四川省花生品种 520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520
第二节 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 521
一、花生生产发展概况 521
二、花生育种研究概况 527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538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549
参考文献 551
第十五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花生品种 552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552
一、全自治区自然生态条件概况 552
二、各花生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556
第二节 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 558
一、花生生产发展概况 558
二、广西花生育种概况 559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578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583
参考文献 585
第十六章 辽宁省花生品种 586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586
第二节 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 586
一、花生生产发展概况 586
二、花生育种研究概况 587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588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610
参考文献 611
第十七章 江西省花生品种 612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612
一、全省自然生态条件概况 612
二、各花生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613
第二节 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 614
一、花生生产发展概况 614
二、花生育种研究概况 616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618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621
参考文献 622
第十八章 湖南省花生品种 623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623
一、全省自然生态条件概况 623
二、各花生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624
第二节 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 626
一、花生生产发展概况 626
二、花生育种研究概况 629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631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636
参考文献 637
第十九章 福建省花生品种 638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638
第二节 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 640
一、花生生产发展概况 640
二、花生育种研究概况 642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647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666
一、狮头企衍生的品种 666
二、伏花生衍生的品种 667
三、粤油551衍生的品种 667
四、汕油523衍生的品种 669
五、广A衍生的品种 669
参考文献 671
第二十章 台湾省花生品种 672
第一节 自然生态条件 672
一、全省自然生态条件概况 672
二、各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675
第二节 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 675
一、花生产业发展概况 675
二、花生育种研究概况 679
第三节 主要推广品种 682
第四节 育成品种系谱 694
附:台湾省花生品种性状调查及表示方法 697
参考文献 701
第二十一章 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花生品种 702
第一节 山西省花生品种 702
一、全省自然生态条件 702
二、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 702
三、主要推广品种 703
四、育成品种系谱 705
第二节 北京市花生品种 706
一、全市自然生态条件 706
二、花生生产与育种概况 706
三、主要推广品种 707
四、育成品种系谱 715
第三节 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花生品种 717
一、内蒙古自治区花生品种 717
二、吉林省花生品种 718
三、黑龙江省花生品种 720
第四节 贵州省、云南省花生品种 721
一、贵州省花生品种 721
二、云南省花生品种 726
第五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花生品种 730
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花生品种 730
二、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花生品种 734
第六节 陕西省花生品种 736
一、全省自然生态条件 736
二、花生生产概况 737
三、主要推广品种 738
第七节 重庆市花生品种 740
一、自然生态条件 740
二、花生生产概况 740
三、主要推广品种 741
第八节 浙江省、海南省花生品种 742
一、浙江省花生品种 742
二、海南省花生品种 744
参考文献 745
第二十二章 中国花生品种及其系谱综合分析 747
第一节 中国花生品种演替 747
一、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 747
二、花生品种更替的特点 748
三、品种更新的作用 749
第二节 中国花生育种所用亲本材料的综合分析 750
第二十三章 花生良种繁育与推广 761
第一节 花生良种繁育的任务与成就 761
一、花生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761
二、花生良种繁育的任务 762
三、花生良种繁育推广的成就 762
第二节 花生良种的合理布局 765
一、花生良种布局的原则 766
二、花生良种合理布局的依据 766
三、我国花生良种布局概况及发展方向 768
第三节 花生良种繁育的方法和技术 769
一、花生原种的概念 769
二、花生良种繁育的基本程序 769
三、加速花生良种繁育的主要措施 771
四、提高花生良种质量的主要措施 773
第四节 花生种子检验 775
一、品种品质检验 775
二、播种品质检验 779
第五节 花生良种推广 780
一、花生良种推广成就 780
二、花生良种推广经验 781
三、花生良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83
参考文献 784
第二十四章 中国花生品种改良展望 785
第一节 新时期花生育种目标应根据市场需求重新定向 785
一、花生市场需求发展方向 785
二、未来我国花生育种的主要目标 786
第二节 加强花生遗传改良基础理论研究 788
一、深化花生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 788
二、推进花生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789
三、加强花生聚合育种技术的研究与集成 789
第三节 推进花生育种技术体系建设 791
一、建立高效的花生育种技术创新体系 791
二、培育支撑产业发展的重大突破性品种 791
附录 792
附录一 花生种质特征特性术语解释及观察记载标准说明 792
附录二 花生新品种DUS测试标准 798
附录A(标准的附录)花生新品种DUS测试性状 801
附录B(标准的附录)性状的解释 804
附录C(标准的附录)花生新品种DUS测试技术问卷格式 817
附录D(标准的附录)花生新品种DUS测试记录内容及报告形式 820
附录三 花生品种改良研究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826
一、花生新品种保护简介 826
二、专利申请 830
花生品种索引 83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品种名录 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