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中世纪哲学文献 6
一 著作和译本 6
1.希腊哲学著作 6
2.阿拉伯和犹太哲学著作(A.阿拉伯来源;B.犹太来源) 15
二 文学的种类和知识的形式 22
1.教育领域:从学校到大学 22
2.表述的种类:从注释到大全(A.注解和注释;B.提问和独白;C.大全和小型大全) 27
第二章 逻辑学 34
一 从哲学著作中的逻辑到逻辑的科学 34
1.著作的构成和逻辑学的分类 35
2.“大全著作”的形式 36
二 中世纪词项语义学的伟大阶段 39
1.波爱修的语义学(A.“是什么”和“为什么”;B.“指代”的诞生) 40
2.“逻辑大全”的语义学(A.牛津与巴黎的对立;B.“指代式”;C.分析的方法;D.非范畴项的特性) 41
三 中世纪逻辑的主要创新 47
1.从论题的论证到推论的理论 48
2.从诡辩到悖论(A.义务辩论;B.“不可解问题”) 49
第三章 物理学 55
一 从宇宙起源论到物理学 55
1.柏拉图主义,注释和阿拉伯科学 55
2.光的形而上学和物理学 58
3.运动的物理学 60
二 计算的时代 65
1.14世纪的科学革命 65
2.物理学的数学化和“根据想象”的推理 68
第四章 形而上学 73
一 存在的问题 74
1.波爱修和“希腊—拉丁的”形而上学 74
2.阿拉伯哲学和“逍遥学派的”形而上学的诞生 76
3.作为“与物质分离的现实事物”的科学的形而上学 81
4.形而上学的“唯名论”概念 84
二 中世纪关于存在的形而上学的大主题 87
1.存在和本质 87
2.存在的类比 98
3.在存在之外:形而上学和太一论 103
第五章 心理学和伦理学 108
一 思维的主体 109
1.心理学的对象和定义 111
2.灵魂的结构和机能(A.机能的理论和大脑定位;B.认识的起源和理智的超验性;C.从心理学到“神秘主义”) 113
二 思维的对象 125
三 伦理学的用途和思维的目的 135
注释 138
参考书目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