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扈中平,李方,张俊洪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4017121X
  • 页数:40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我社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材《现代教育学》的修订版。原教材自2000年2月初版以来,已连续多次印刷,每年保持将近3万册的销量,是我社的“销售码洋500强”产品。此次修订,在内容上争取反映学术发展最新成果,突出实践操作性。在版式设计和行文体例上采用灵活生动的表现方式,增强可读性。结合我社“一条主线”的发展模式,对这样量大面广的产品我们将尽可能地配套出版教学导航光盘和学习卡,争取为教学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本书是具有一定基础的公共课教材,相信会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

第一节 教育、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2

一、教育概念的界定 2

二、教育学概念的界定 9

第二节 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5

一、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 15

二、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1

第二章 人·社会·教育 34

第一节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4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 34

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36

第二节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8

一、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中的地位 38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9

第三节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9

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49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54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56

四、教育诸社会功能的联系与特点 59

第四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63

一、教育活动的客观依据 63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65

三、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73

四、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76

第三章 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 81

第一节 教育规律 81

一、教育规律概述 81

二、教育规律的分类 87

三、教育规律与教育活动 90

第二节 教育原则 95

一、教育原则的概念 95

二、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 95

第三节 教育艺术 104

一、教育艺术概述 104

二、教育的言语艺术 108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16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概念 116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116

二、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117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117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17

二、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126

第三节 20世纪教育目的观概览 130

一、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130

二、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 134

三、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 137

第四节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与实践 141

一、建国以来教育目的的演变 141

二、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42

第五节 全面发展的教育 144

一、“五育”的基本要求 144

二、“五育”之间的关系 146

第五章 教育改革 148

第一节 教育改革的理论 148

一、正确的教育改革理论——指导教育改革实践成功的前提 148

二、改革、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理论 150

三、教育改革理论的范型和人力资本理论 152

第二节 教育改革实践概览 161

一、20世纪教育改革的第一阶段 161

二、20世纪教育改革的第二阶段 165

三、20世纪教育改革的第三阶段 171

第六章 教师 189

第一节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特点 189

一、教师职业和专业发展 189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195

第二节 教师的权利、义务和价值 199

一、教师的社会地位 199

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02

三、教师劳动的价值 203

第三节 教师的素质 205

一、教师的角色形象 205

二、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修养 210

第七章 课程 218

第一节 课程概述 218

一、课程的概念 218

二、课程的类型与结构 219

三、影响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 223

四、课程的现代化 231

第二节 课程编制 235

一、几种课程编制模式 235

二、课程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239

三、我国中小学的课程编制 242

附件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节选) 247

附件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节选) 252

附件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55

第八章 教学理论 261

第一节 教学概述 261

一、教学的概念 261

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262

三、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 265

第二节 教学系统 267

一、教学系统的概念 267

二、教师中心说 271

三、学生中心说 271

四、学科中心说 272

第三节 教学过程 273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273

二、教学过程的动力 274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276

四、教学过程的本质 281

第四节 教学设计与开发 283

一、教学设计与开发概述 283

二、媒体设计与开发原理 285

三、环境设计与开发原理 287

四、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原理 288

第五节 教学原则 291

一、教学原则概述 291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294

第九章 教学实施 300

第一节 教学方法 300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300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 301

第二节 教学策略与学习方式 308

一、教学策略概述 308

二、学习策略 310

三、教授策略 312

四、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 315

五、学习方式 317

第三节 教学评价 3

一、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 322

二、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327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331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331

二、现代流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332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336

第十章 德育 346

第一节 德育与现代德育观 346

一、德育的概念 346

二、德育的功能 348

三、德育与公民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351

四、德育价值的重现与几种现代德育观 353

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356

一、德育目标的含义与特点 356

二、德育目标的基本表述 357

三、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 358

四、德育课程的编制 360

第三节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363

一、德育过程概述 363

二、德育过程的组织 365

三、德育方法 367

第四节 国外德育思想与流派简介 371

一、苏联的主要德育思想 371

二、当代西方重要的德育思想与流派 374

第十一章 班主任工作 384

第一节 班级与班主任 384

一、班级及其功能 384

二、班主任的职责 388

三、班主任的角色转变 389

第二节 班级群体的发展与教育 390

一、班级群体的发展 390

二、班集体的培养 391

三、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教育 395

四、班级人际冲突的预防与协调 396

第三节 班级个别指导 397

一、班级教育与个别指导 397

二、学业不良及其指导 399

三、品行不良的预防与矫治 4

第四节 班级学生评价 402

一、学生评价及其发展趋向 402

二、班级学生评价的主要策略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