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中的中国就业政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伟国著(中国人民大学)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4563651
  • 页数:3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基于大量的研究文献、原始政策文件与就业数据,探讨了我国就业政策的变迁与转型过程。本书的重要价值在于在中国经济改革与就业重组的背景下,构建了“就业矩阵模型”与“就业政策矩阵模型”,界定了中国就业政策转型的具体内容。第2~8章具体介绍了模型中的就业政策并加以分析(从功能性、对象性、时间性三个纬度探讨)。第9章在简要介绍就业政策评估理论、方法与国际实践之后,对我国的就业政策转型绩效做出初步的理论评价,并简略的勾画了我国就业政策的未来发展。

第1章 导言:中国改革与就业政策转型 1

1.1 中国改革与就业重组 1

1.2 就业矩阵模型 3

1.2.1 就业矩阵模型及其解释 4

1.2.2 充分就业、过度就业与不充分就业 8

1.3 就业政策矩阵模型 10

1.3.1 政策与就业政策 11

1.3.2 就业政策矩阵模型及其解释 12

1.4 转型与中国就业政策转型 13

1.4.1 转型与转轨 13

1.4.2 中国经济转型 14

1.4.3 中国就业政策转型 17

1.5 从功能性政策到对象性政策 18

1.5.1 就业政策转型的宏观背景 18

1.5.2 功能性就业政策转型 19

1.5.3 对象性就业政策转型 20

第2章 中国就业政策转型的宏观环境 25

2.1 国家治理 25

2.1.1 经济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5

2.1.2 和谐时代:全面建设小康与和谐社会 31

2.1.3 创新时代:国家创新战略 35

2.2 经济成长 36

2.2.1 GDP的增长 37

2.2.2 经济增长的源泉与前景 40

2.2.3 经济结构:科技与金融 44

2.3 国际联系 47

2.3.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选择 48

2.3.2 WTO与中国 49

2.3.3 国际劳工标准与中国 52

第3章 战略性就业政策:从创业抑制到创业激励 61

3.1 产权的法律与政治保护 61

3.1.1 产权保护与创业激励 61

3.1.2 中国产权保护实践 63

3.1.3 中国产权保护政策转型 64

3.2 激活企业家精神 66

3.2.1 企业家精神理论 66

3.2.2 中国企业家精神与民营企业发展 68

3.2.3 企业家精神激活政策转型 71

3.3 市场准入 73

3.3.1 市场准入与创业 73

3.3.2 中国市场准入限制 74

3.3.3 中国市场准入政策转型 76

3.4 行政成本 78

3.4.1 行政成本与创业 78

3.4.2 中国企业的行政成本壁垒 79

3.4.3 中国行政成本政策转型 81

3.5 融资便利 86

3.5.1 融资与创业 86

3.5.2 中国企业融资实践 87

3.5.3 中国融资便利政策转型 89

3.6 税收政策 92

3.6.1 税收与创业 92

3.6.2 中国企业税收政策实践 93

3.6.3 中国税收激励政策转型 95

第4章 市场性就业政策:从行政管制到市场深化 103

4.1 劳动力供给:宏观与微观机制并举 103

4.1.1 劳动力供给的宏观机制 104

4.1.2 劳动力供给的微观机制 107

4.1.3 劳动力供给政策转型 109

4.2 劳动力需求:增长与多元化 111

4.2.1 引致需求与就业增长 111

4.2.2 产业结构转换与劳动力需求 116

4.2.3 劳动力需求的灵活性 118

4.2.4 劳动力需求政策转型 121

4.3 劳动力市场匹配:就业中介服务 124

4.3.1 劳动力市场中介的功能与形式 125

4.3.2 劳动力市场中介机构的发展 127

4.3.3 劳动力市场匹配政策转型 131

第5章 保护性就业政策:从保护不足到普遍保护 141

5.1 就业前:保护平等就业权利 141

5.1.1 就业歧视的形式与治理 142

5.1.2 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就业权利保护 144

5.1.3 基于户籍的就业权利保护 147

5.2 就业中:关注工作场所权利 150

5.2.1 自我组织与就业合同 150

5.2.2 工资权 154

5.2.3 工作环境与职业健康 157

5.3 非就业:扩展社会保障权利 160

5.3.1 养老保障 160

5.3.2 失业保障 163

5.3.3 医疗、工伤与生育保障 164

5.4 权利平衡:自我负责与社会保护 166

5.4.1 社会保护的双刃剑 166

5.4.2 权利平衡的政策支持 168

第6章 国有企业改革、失业群集与城镇就业政策转型 175

6.1 国有企业改革与城镇就业政策变迁 175

6.1.1 一元时代:企业安置 176

6.1.2 二元时代:再就业工程 178

6.1.3 三元时代:再就业服务中心 180

6.1.4 多元时代:市场配置机制 183

6.2 下岗、失业与失业群集 186

6.2.1 下岗 186

6.2.2 失业 189

6.2.3 失业群集 192

6.3 城镇就业政策转型 198

6.3.1 国有企业改革的走向 199

6.3.2 国有企业改革与再就业政策转型 202

6.3.3 城镇就业政策转型的总体框架 204

第7章 无限供给、非均衡性与农民就业政策转型 210

7.1 从公民时代到新公民时代 210

7.1.1 公民时代 211

7.1.2 农民时代 213

7.1.3 过渡时代 216

7.1.4 农民工时代 219

7.1.5 新公民时代 222

7.2 无限供给与非均衡性:民工潮与民工荒 223

7.2.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计 224

7.2.2 无限供给与民工潮 225

7.2.3 民工潮背景下的民工荒 229

7.3 中国农民就业政策转型 232

7.3.1 农民就业政策转型的基点 232

7.3.2 农民就业政策转型的基本框架 235

7.3.3 平等就业制度的就业政策基础 238

第8章 短期紧张、结构缺口与大学生就业政策转型 245

8.1 政策变迁:从行政安置到市场选择 245

8.1.1 行政安置阶段 246

8.1.2 双轨并行阶段 248

8.1.3 市场选择阶段 250

8.2 大学生就业:短期紧张与结构缺口 251

8.2.1 供求失衡 251

8.2.2 需求苛刻 254

8.2.3 期望错位 256

8.2.4 政策错位 259

8.3 大学生就业政策转型 261

8.3.1 大学生就业政策转型的目标与原则 261

8.3.2 大学生就业政策转型的路径选择 262

8.3.3 大学生就业政策转型的政策设计 269

第9章 中国就业政策转型绩效与展望 273

9.1 就业政策评估理论与方法 273

9.1.1 就业政策评估模型 273

9.1.2 就业政策评估方法 276

9.2 就业政策评估实践 279

9.2.1 OECD与欧洲国家 280

9.2.2 瑞典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283

9.2.3 英国青年新政 286

9.3 中国就业政策转型绩效与展望 288

9.3.1 中国就业政策转型绩效:简要回顾 288

9.3.2 中国就业政策转型绩效的理论评价 290

9.3.3 中国就业政策展望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