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险社会的特征和主观幸福的界定 1
一、风险社会的特征及其突出的问题 2
二、主观幸福的界定 12
三、主观幸福的理论 17
四、主观幸福的相关研究和若干发现 26
第二章 主观幸福的测量 37
一、测量的方法和效验 38
二、主观幸福的测量项目 45
三、主观幸福的测量维度 54
四、主观幸福的社会指标 59
第三章 社会阶层与主观幸福 87
一、社会阶层与主观幸福的联想证据 88
二、社会阶层的认定和职业地位的分类 97
三、经济收入与主观幸福 105
四、生活贫困与主观幸福 115
五、受教育程度对主观幸福的作用 122
第四章 就业、失业与主观幸福 132
一、知识型劳力的供给弹性和面临的挑战 132
二、工作的满意度 140
三、工作满意度的社会效应 149
四、失业与主观幸福 156
五、就业、失业与心力憔悴 167
第五章 社会关系与主观幸福 178
一、社会关系对主观幸福的一般作用 178
二、家庭生活与主观幸福 182
三、家庭暴力与主观幸福 191
四、婚姻状况:生活满意度与身心健康 197
五、婚姻质量:测量与维度 205
六、友谊与主观幸福 212
第六章 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 227
一、人格与主观幸福关系的理论 228
二、五因素模型与主观幸福 235
三、人格的两极发展模型和主观幸福 246
四、人格障碍与主观幸福 253
第七章 生命周期的发展与主观幸福 263
一、年龄与主观幸福 264
二、性别与主观幸福 266
三、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 273
四、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 283
五、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 295
第八章 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与主观幸福 312
一、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的频率与幸福体验的调查 313
二、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319
三、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22
四、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与主观幸福3个变量的关系 328
第九章 增强主观幸福的心理因素 338
一、实验室的心境诱导和生活中的积极事件 340
二、创伤性事件的处理与主观幸福的增强 348
三、耐性因素与主观幸福 355
四、乐观因素与主观幸福 366
五、自我效能与主观幸福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