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层格架 1
第一节 概况 1
第二节 地层层序及含油气层系 2
一、地层层序 2
二、含油气层系地层特征 4
第三节 地层精细对比划分 7
一、地层精细对比的原则 7
二、地层对比划分技术流程 8
三、地层自动对比划分技术 12
第四节 地层等时对比模式 14
一、等高程对比模式 14
二、叠置砂体对比模式 15
三、沉积相变对比模式 16
四、相控沉积旋回地层对比模式 16
第二章 构造及断裂系统 21
第一节 构造形态及其演化 21
一、区域构造应力分析 21
二、断裂的成因 22
三、胜坨油田的构造特征 23
第二节 区块的断裂系统 26
一、断层的分级 26
二、断层的构造样式 28
第三节 断层封闭性研究 29
一、断层封闭的机理 30
二、断层封闭性的影响因素 31
三、断层封闭性的研究方法 32
四、断层封闭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36
五、断层封闭模式 39
第四节 微型构造研究 40
一、研究方法 41
二、储层微型构造的类型 42
三、典型微型构造特征分析 44
四、微型构造的展布与沉积相带的关系 48
第三章 砂体成因类型 50
第一节 沉积概况 50
第二节 冲积扇砂体 54
一、冲积扇沉积体系 54
二、砂体沉积特征 55
三、沉积微相的平面特征 56
第三节 河流沉积砂体 58
一、河流沉积体系 58
二、砂体沉积特征 59
三、沉积微相的平面特征 62
第四节 三角洲沉积砂体 65
一、三角洲沉积体系 65
二、砂体沉积特征 66
三、沉积微相平面特征 68
第四章 储层特征研究 73
第一节 储层微观特征 73
一、储层岩矿特征 73
二、储层孔隙喉道类型 74
三、孔隙结构特征 76
第二节 储层成岩作用 79
一、成岩作用的类型 79
二、成岩作用阶段 83
第三节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83
一、层内非均质性 83
二、层间非均质性 89
三、平面非均质性 91
四、储层非均质的影响因素 95
第四节 主力油层岩石物理相 96
一、岩石物理相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流程 96
二、岩石物理相的划分 97
三、单井岩石物理相模式 101
四、岩石物理相的平面展布及特征 101
第五节 储层敏感性分析 102
一、储层速敏性分析 103
二、水敏性分析 103
三、酸敏性分析 104
四、碱敏性分析 105
第五章 地质条件约束测井评价 106
第一节 不同开发时期储层特征的变化 106
一、储层物性参数的变化规律 106
二、储层含油饱和度的变化规律 111
三、储层微观结构的变化 112
四、储层电性的变化 114
第二节 测井资料预处理和标准化 116
一、测井资料预处理 116
二、测井曲线标准化 117
第三节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 119
一、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119
二、不同开发时期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123
三、测井多井处理与解释 130
四、神经网络法测井解释 132
第六章 储层参数分布预测 137
第一节 储层随机建模方法概述 137
一、地质统计学基础 138
二、随机模拟方法的特点 140
第二节 指示模拟 143
一、方法的基本原理 143
二、预测模型的建立 145
三、储层预测模型的分析及评价 148
第三节 退火模拟法 149
一、基本原理 149
二、算法的具体步骤 150
三、胜二区储层参数预测 150
四、关键技术 152
第四节 序贯高斯模拟 153
一、高斯模拟的原理 153
二、储层三维地质模型 156
第七章 剩余油分布与形成机理 158
第一节 剩余油分布特征 158
一、剩余油的微观分布特征 158
二、剩余油的层内分布特征 162
三、剩余油的平面分布特征 164
第二节 剩余油分布模式 165
一、剩余油的宏观分布模式 165
二、剩余油的微观分布模式 169
第三节 剩余油形成机理 171
一、剩余油微观形成机理 171
二、剩余油宏观形成机理 173
第四节 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 176
一、沉积条件的控制作用 176
二、储层非均质的控制作用 180
三、构造的控制作用 183
参考文献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