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新编》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万松玉,马真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04103667
  • 页数:772 页
图书介绍:

导言 1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9

第一节 人类历史的新阶段 9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 9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否定自身的新因素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类异常迅速地接近了社会主义 14

第二节 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战略策略 18

历史走着奇特的道路 18

二月革命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1

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社会主义革命路线的制定 24

从革命的和平发展到武装起义方针的确立 26

第三节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国家的建立 30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 30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及其初期的政治经济措施 32

苏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35

第四节 国内战争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胜利 37

外国武装干涉的开始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37

粉碎协约国的三次武装干涉 40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 42

第二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45

第一节 巴黎和会 45

巴黎和会的召开 45

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51

国际联盟的诞生 55

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 57

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争夺 57

华盛顿会议及其主要内容 61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64

第三章 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67

第一节 德国十一月革命 68

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爆发 68

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 74

魏玛共和国的建立 75

第二节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77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77

外国武装干涉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失败 80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失败的经验教训 82

第三节 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 83

意大利工农运动的高涨 83

英、法、美等国的罢工高潮和“不准干涉苏俄”运动 84

日本的“米骚动” 87

第四节 共产国际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动 89

共产国际建立的历史背景 89

共产国际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 91

共产国际的初期活动 92

第四章 一战后初期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98

第一节 朝鲜“三·一”人民起义 98

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 98

“三·一”人民起义及其意义 100

第二节 中国的五四运动 103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103

五四运动的经过及其意义 105

第三节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07

甘地和甘地主义 107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10

第四节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113

凯未尔和凯末尔主义 113

土耳其的民族革命战争 116

凯末尔的改革 119

第五节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121

英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 121

华夫脱运动和埃及的独立 123

第五章 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国际关系 127

第一节 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 128

美国的柯立芝繁荣 128

发展缓慢的英国社会经济 130

法国经济的脆弱 131

日本经济的发展 132

第二节 2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统治的新特点 134

英国工党政府执政 134

法国左翼联盟政府 137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38

美国的政治状况 141

日本政党内阁的出现 142

第三节 20年代的国际关系 143

热那亚会议和拉巴洛条约 143

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 146

扬格计划 149

洛加诺公约 150

裁军问题和非战公约 152

第六章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155

第一节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列宁的晚期思想 155

内战结束后的形势 155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57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 161

列宁的晚期思想 164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68

工业化建设与五年计划的实施 168

农业集体化运动 170

联共(布)党内的斗争 173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79

肃反运动 183

第七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88

第一节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188

经济危机的爆发及其特点 188

经济危机的后果及其影响 189

第二节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191

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与胡佛政府的困境 191

“新政”的主要内容 195

“新政”的实质和作用 199

凯恩斯主义与“新政” 201

危机年代美国的对外政策 202

第三节 日本的法西斯化和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04

经济危机中的日本 204

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05

日本国民经济军事化和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206

第四节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210

经济危机中的德国 210

纳粹党的兴起和希特勒的上台 212

法西斯恐怖统治的确立 217

希特勒的扩军备战 220

第八章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和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 222

第一节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和法国人民阵线的建立 223

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223

法国人民阵线的建立 225

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武装斗争 227

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 230

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日战争 235

第二节 30年代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 239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发展 239

朝鲜、越南人民的反帝斗争 242

墨西哥卡德纳斯的改革 246

尼加拉瓜人民的反美斗争 249

第九章 30年代的国际关系 252

第一节 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252

列强对日侵华的绥靖 252

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和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255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258

第二节 帝国主义的慕尼黑阴谋 260

德国吞并奥地利 260

苏台德区危机 262

慕尼黑会议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灭亡 264

第三节 英法苏谈判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67

波兰危机和英法态度的变化 267

英法苏三国谈判 268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70

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273

第一节 大战的全面爆发及其初期阶段 273

德国入侵波兰和英法对德宣战 273

苏联“东方战线”的建立 275

西线战争与法国败降 277

不列颠保卫战 281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83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阶段 285

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 285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287

珍珠港事件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88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90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 292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和二次大战的转折点 292

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295

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297

德黑兰会议和开罗会议 299

第四节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300

各国人民反对法西斯的英勇斗争 300

苏军的胜利反攻 302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303

雅尔塔会议 305

德国法西斯的溃灭 306

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 308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及其意义 311

第五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 313

雷达——神奇的眼睛 313

火箭——弹道导弹的雏型 314

原子弹——威力无比的武器 315

电子计算机——人类智力解放道路上的里程碑 317

第十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影响和战后初期国际新格局的出现 319

第一节 反法西斯盟国对战后世界的安排 319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319

联合国的建立 322

布雷顿森林协定 322

五国和约和多瑙河公约 328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影响 331

国际阶级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 331

国际新格局的出现 332

人类思想的变化 335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339

第一节 战后初期的苏联 339

国民经济的初步恢复 339

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42

对外战略与斯大林逝世 345

第二节 欧亚—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348

欧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348

欧洲人民民主国家与苏联的关系 353

朝鲜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抗美救国战争 359

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和抗法救国战争 36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363

新中国成立的世界历史意义 363

新中国初期的内政外交 365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369

第十三章 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和战后初期的西欧、日本 372

第一节 美国实力的急剧膨胀和杜鲁门政府的对内政策 373

经济军事实力的急剧膨胀 373

反劳工法案和麦卡钖主义的猖獗 374

人民运动的发展 378

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380

第二节 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382

杜鲁门主义与冷战的开始 382

马歇尔计划 384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386

对拉美的控制与掠夺 387

“第四点计划”和亚太地区军事集团的建立 390

第三节 战后初期的中、西欧国家 392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德国的分裂 392

大英帝国的衰落 396

法国的重建 399

意大利共和国的建立 400

第四节 战后初期的日本 402

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和初期的“民主改革” 402

“旧金山体制”的建立 407

第十四章 战后初期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410

第一节 东南亚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411

印尼共和国的成立及动荡不安的政局 411

缅甸联邦的成立及其内外政策 415

菲律宾的独立 418

马来亚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420

第二节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 422

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422

《蒙巴顿方案》和印、巴分治 424

印度独立的道路 426

第三节 西亚、非洲的民族解放斗争 431

西亚、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431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和第一次中东战争 434

埃及共和国的建立 440

第四节 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443

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 443

拉美国家反美反独裁的斗争 445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不同道路的探索 448

第一节 率先探索新模式的南斯拉夫 449

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449

经济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452

第二节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挑战 457

赫鲁晓夫上台与苏共“二十大” 457

赫鲁晓夫的改革 462

对外关系的变化 467

第三节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 469

“新经济体制”的实施与存在问题 469

军事实力的增长和对外扩张 474

第四节 走上独特发展道路的匈牙利 476

独特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 476

农业在全面改革中的作用 479

新经济体制的目标、特点与成就 483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和国际共运的多元化 486

第一节 中苏关系的恶化 486

中苏分歧的开始 486

苏联挑起边界冲突 490

第二节 东欧国家的离心倾向与苏联控制的加强 495

苏波关系与波兹南事件 495

苏匈关系与1956年匈牙利事件 499

“布拉格之春”和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 504

第三节 欧洲共产主义 509

欧洲共产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09

欧洲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 514

欧洲共产主义在各国引起的反响 518

第十七章 50、6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520

第一节 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影响 520

战后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520

战后科技革命的原因和特点 524

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527

第二节 美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加强 530

50、6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原因与问题 530

美国垄断组织的加强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534

50、60年代美国的主要政治和社会问题 539

第三节 西欧国家经济政治的发展与变化 542

联邦德国的崛起 542

50、60年代的英国 545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 547

第四节 日本的振兴 550

日本经济的起飞 550

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原因 552

自民党执政与内外政策 555

日本人民反美控制和收回“北方四岛”的斗争 557

第十八章 第三世界的兴起 560

第一节 亚非会议和不结盟运动 560

亚非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560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564

第二节 阿拉伯国家和人民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斗争 566

苏伊士运河事件和第二、第三次中东战争 566

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恢复民族生存权利的斗争 571

第三节 非洲的独立运动 573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 573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 574

刚果事件 577

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 579

第四节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581

古巴革命的胜利和格瓦拉的“游击中心主义” 581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585

智利阿连德政府及其改革 587

第五节 印度支寻三国的抗美救国战争 589

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 589

柬埔寨的民族解放战争 593

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 595

第六节 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道路 597

印度的经济发展模式 597

巴西经济的迅速发展 599

墨西哥经济的稳定发展 602

非洲“社会主义” 603

第十九章 西欧的联合与美国霸权地位的动摇 607

第一节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 607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和扩大 607

由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 609

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614

第二节 西欧与美国矛盾的加深 618

法国抗衡美国的政策 618

英美特殊关系的结束 622

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625

第三节 美国霸权地位的动摇 629

美国侵略计划的破产 629

美国实力地位的下降 632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新浪潮 636

第一节 中国的全面改革 63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637

经济政治体制改革 638

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和外交政策 643

第二节 苏联改革的深入 649

安德罗波夫的改革 649

戈尔巴乔夫上台与苏共27大 653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与改革实践 656

第三节 东欧国家和南斯拉夫改革的进展 660

80年代以来东欧国家改革概况 660

波兰的社会主义革新 663

匈牙利改革的向前推进 667

南斯拉夫改革的深化 671

第二十一章 70、8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和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 675

第一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滞胀和复兴 675

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675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策和经济复苏 679

第二节 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战略攻势 684

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684

苏联的战略攻势 691

第三节 美苏争夺态势新变化 696

美国对苏联政策的调整 696

美苏既争夺又对话的局面 700

第二十二章 第三世界的反霸斗争和此起彼伏的地区冲突 707

第一节 第三世界的反霸斗争 708

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内的斗争 708

第四次中东战争 709

震撼世界的石油战 712

拉丁美洲国家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 714

阿富汗人民的反苏斗争 716

第二节 此起彼伏的地区冲突 718

两伊战争 718

柬埔寨人民抗击越南侵略的斗争 724

英、阿马岛之战 728

第三节 南部非洲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统治的斗争 733

津巴布韦的独立 733

纳米比亚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736

南非人民反对种族主义统治的斗争 738

第四节 第三世界国家为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741

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741

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 743

大事年表 747

后记 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