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走出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涌动 1
上篇 日常生活的理论范式 9
第一章 日常生活的一般界定 9
一、内涵与外延界定:个体生存与再生产领域 11
二、时间与空间界定:相对封闭与凝固的天然共同体 18
三、结构与图式界定: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 24
第二章 日常生活的内在结构和基本图式 32
一、自在的活动方式:重复性思维与重复性实践 33
二、经验主义的活动图式:传统习俗、经验、常识 41
(一)传统习俗 42
(二)经验 47
(三)常识 50
三、自然主义的立根基础:生存本能、血缘关系、天然情感 54
(一)生存本能 56
(二)血缘关系 61
(三)天然情感 65
四、自发的调控系统:家庭、道德、宗教 72
(一)家庭 74
(二)道德 87
(三)宗教 94
第三章 日常消费世界 102
一、三种生产与日常生活世界 103
二、自在的和缄默的对象世界 112
三、理性与非理性冲突中的生殖世界 120
第四章 日常交往世界 131
一、主体间性与交往的类型 132
二、缄默共存的日常交往世界 137
三、日常交往的基本类型(形式) 142
(一)闲聊、谈天 143
(二)情感交流 147
(三)礼尚往来 150
(四)游戏 154
四、日常交往的社会历史方位 159
第五章 日常观念世界 168
一、日常思维的历史原型:原始思维 169
二、日常思维的现实生成(Ⅰ):常识思维 195
(一)科学与日常思维 199
(二)艺术与日常思维 201
(三)哲学与日常思维 206
三、日常思维的现实生成(Ⅱ):经验思维 210
第六章 日常生活的一般运行 215
一、日常生活的自然运行及其一般特征 215
二、日常生活的一般满足和高峰体验 221
(一)日常生活的一般满足 221
(二)日常生活的高峰体验 223
三、日常生活的冲突与裂变 226
四、日常生活的中断与灾变 230
下篇 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 243
第七章 自在的日常生活:传统文化的寓所——一种文化学阐释 243
一、文化: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 244
二、自在的文化与自觉的文化 252
三、自在的日常生活与自在的文化 256
四、人的现代化·文化转型·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 258
第八章 日常生活的历史沿革——一种历史学阐释 266
一、原始日常生活 268
二、传统日常生活 275
三、现代日常生活 285
第九章 日常生活的变革与重建——一种价值学阐释 291
一、正面与负面:关于日常生活的双重价值思考 293
二、回归生活世界:现代理性的沉思 300
(一)胡塞尔:生活世界 301
(二)维特根斯坦:生活形式 304
(三)海德格尔:日常共在的世界 307
(四)列菲伏尔:现代世界的日常生活 310
(五)科西克:伪具体性的世界 313
(六)赫勒: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 316
三、日常世界与非日常世界的三种关联模式 318
四、现代化背景下的日常生活变革 322
第十章 中国:人的现代化·文化转型·日常生活变革 328
一、总体性危机与文化激进主义的崛起 329
二、深层启蒙:从文化的根基入手 335
三、中国社会:一个巨大的日常生活世界 339
四、走向中国日常生活的变革与重建 346
附录 357
开拓文化哲学的新领地:日常生活批判 359
中国日常生活批判领域的拓荒者 367
日常生活理论视野中的现代化图景 370
深入生活世界的哲学探索 377
走向深层文化批判 379
拥抱生活的哲学 383
日常生活批判与人自身现代化 387
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日常生活批判与重建 390
走出日常生活世界 395
《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一书被引用情况 400
参考书目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