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1
概述 21
第一章 烟叶生产 31
第一节 生产条件 32
一、地形 32
二、气候 32
三、土壤 33
四、交通 34
第二节 晒烟 35
一、传入 35
二、栽培 35
三、采收、晒制 37
四、产区、产量 38
第三节 白肋烟 42
一、引种 42
二、栽培 42
三、采收与晾制 43
四、产区、产量 45
第四节 烤烟 46
一、引种 46
二、品种特性 46
三、栽培 47
四、采收、烘烤 49
五、产区、产量 52
第五节 扶持生产 54
一、政策扶持 54
二、物资供应 56
三、组织协调 56
四、技术指导 57
第二章 烟草加工 59
第一节 烟丝加工 59
一、加工作坊 59
二、生产工艺 60
第二节 手工卷烟 61
一、兴起与发展 61
二、知名作坊 61
三、生产工艺 63
第三节 机制卷烟 63
一、机制卷烟的兴起 63
二、主要烟厂 64
三、设备、机械 66
四、产品、产量、销售 66
第三章 烟草贸易 69
第一节 烟叶购销 69
一、经营机构 69
二、经营管理 70
三、烟叶分级 72
四、价格及数量 78
第二节 卷烟购销 86
一、卷烟市场 86
二、卷烟消费 89
三、经营机构 92
四、购销方式 93
五、经营管理 108
六、卷烟价格 110
七、网点建设 119
第三节 仓储与运输 124
一、仓库储存 124
二、运输 127
第四章 专卖管理 131
第一节 清、民国时期的烟类品公(专)卖 132
一、机构 132
二、法规 133
三、管理 13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烟草专卖 136
一、机构与队伍 136
二、责任纪律 145
三、法规实施、宣传 146
四、市场管理 151
五、证件管理 155
六、户籍化管理 158
七、违法查处 160
八、设施装备 162
第五章 财务·烟税·审计 165
第一节 财务 165
一、核算体制 165
二、财务制度 166
三、会计核算 176
四、利润 179
第二节 烟税 180
一、清代烟税 180
二、民国烟税 181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烟税 183
四、财税检查 187
第三节 审计 188
一、机构 188
二、审计职责 188
三、审计实施 189
第六章 综合管理 193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193
一、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机构 193
二、专卖专营体制下的管理机构 194
三、内设机构 194
四、基层单位 195
五、领导更迭 196
第二节 人事管理 200
一、干部制度 200
二、人员变化 202
三、职称评定 204
四、教育培训 205
五、退休人员管理 207
第三节 劳资管理 208
一、用工制度 208
二、工资制度 209
三、劳动管理 214
四、福利 218
第四节 机关管理 225
一、安全保卫 225
二、车辆管理 227
三、档案管理 230
第七章 党群工作 231
第一节 党组织 231
一、中共宜城市烟草专卖局党组 231
二、基层党支部 233
三、党小组 233
四、党员发展 234
第二节 群团组织 235
一、共产主义青年团 235
二、工会 236
三、妇女工作委员会 236
第三节 思想建设 237
一、专题教育 237
二、党风廉政教育 238
第四节 纪检监察 241
一、机构 241
二、组织领导 241
三、廉政制度 241
四、纪检职能 244
五、党内监督 244
六、政(企)公开、公示 245
第八章 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247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 247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 250
一、组织领导 250
二、企业精神 250
三、普法学习 251
四、评先创优 252
五、扶贫帮团 254
第九章 烟事文化 257
第一节 烟俗 257
一、烟民群体 257
二、烟礼 258
三、烟袋的妙用 259
第二节 烟具 259
一、鼻烟壶 259
二、水烟斗 260
三、旱烟斗 260
四、小烟斗 261
五、竹筒水烟袋 262
六、烟嘴 262
七、火具 263
八、盛烟具 263
第三节 烟草艺文 264
一、烟标艺术 264
二、烟标 265
三、烟标收藏 266
四、烟标诗联 267
五、烟歌谣、谚语、诗、文 270
第四节 企业文化 273
一、通讯报道 273
二、内部刊物 274
三、文体活动 274
四、论文 274
五、禁控烟宣传 274
人物 277
一、人物简介 277
二、先进人物表 283
附录 287
后记 307